足迹
地狱五条根出自哪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部分(第1页)

“是么?这个我倒是没有注意到。”范无病有些诧异地回答道。

从年初开始,人们就在揣测已经八十七岁的邓公在南方到底讲了一些什么话。元月十八日开始,邓公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其间他断断续续地讲了不少话。他的此次南下显得非常神秘,连惯例应当随行的新华社记者也没有带上,媒体没有做任何相关的报道。

但是主流媒体不讲话,并不等于就没有人能够知道这次巡视地细节。事实上,很多消息都通过非官方渠道传了出来,各种小报上和私底下都在疯传,说是可能有重大的决策要出台了!

范无病对于这一段儿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是非常了解地,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当年他重生之前,在这个阶段,正是上高中的时候,政治课本上面,相关的复习资料上面,很多都是关于这次邓公南巡讲话,其中许多段落,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比如邓公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比如邓公说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邓公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比如邓公还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地本质区别。比如邓公还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范无病很自然地就将这些东西慢慢说给父亲范亨听,而范亨也确实听得非常仔细,不时地还就某个问题跟范无病讨论一番,父子二人倒是不愁时间太多。

“现在我们看起来。这些讲话地核心其实就是对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争论给予了断然的终结,似乎邓公已经没有耐心继续在理论的层面上对那些纠缠不清的问题进行讨论了。”范无病对父亲如此说道。

改革开发是主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过这十几年地改革开发,眼光超前思维敏锐的领导者们,已经认识到无休止地意识形态纷争造成地最大影响,其实就是使经济发展开上倒车,这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想要国富民强,首要地任务还是重点优先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口袋里面装满钞票。

范亨听儿子这么一说,便也点头回答道,“事实上。《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献词》中,总书记已经把主要阐述集中于经济方面,涉于意识形态的话题只轻轻掠过。如今听你讲了邓公在南方的讲话,可以看得出,他是把这一思想推到了极致。看来,今天春天是一定要有大的变化了,估计经济发展要走上快车道了!”

邓公的这些讲话先由小道上传来,但官方并未给以证实,国内人们到处打探消息。境外报界炒作得纷纷扬扬,北京的新闻界则遵守新闻的纪律不让此事见报,静待上级指示。

在这种情况之下,地方领导们基本上都在观望形势地发展,从邓公的一言一行之中揣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以及自己应该怎么样来进行配合?

只是大部分人还是看不清楚,这次南巡究竟会给躁动中地国内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范亨现在作为负责一个地级市管辖好几个县工作的正厅级领导。自然也不能不认真地了解上层的形势变化。而最佳的渠道,不是别的。恰恰就是自己这个无所不能的儿子。

范无病将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也不管邓公是不是已经在众人面前说过,一股脑儿地给父亲范亨都说了一遍,然后有些踌躇地说道,“可以想象,邓公这次南巡的积极意义,对我们国家地经济发展是多么重要?而且他南巡的日子也选得非常特殊,元月十七日,中美双方才就知识产权保护和纺织业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次日他老人家就开始南巡,这说明什么问题?”

“意思是说,他老人家已经扫除了后顾之忧,现在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范亨眼睛一亮道。

事实上从三年前开始,国内的经济运行状况就一直不很乐观,国营企业遇到了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很多的工厂都开不足工,而许多工人也都仅仅能够领到基本生活费,不得不出外寻找养家糊口的事情来做,这几年当中,个体经营户的发展本来是不错地,可是由于柳市打假风暴地影响,这一势头又遭到了遏制,前景不容乐观。

在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处境也是举步维艰,不论是出于政治上地孤立主义,还是经济上的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都是采取比较敌视的态度,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人将中国当作需要首先遏制的国家,妄图通过各种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使中国人屈服于他们的价值观,成为第二个被和平演变的大国。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和美国达成了谅解备忘录,显然还是牺牲了一部分利益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让步还是划得来的,想要发展就得开放,想要开放,首先就得解放思想。九二南巡之路,邓公就是想要给大家表露一个姿态,我们改革的步子,还是要放得大一些!

范无病想了想后说道,“如果磐石市这边儿还有什么问题是不好解决的,老爸你不妨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借着这股东风,我想还是很容易办好的!”

范亨听儿子这么一说,精神也提起来了,对他说道,“这个还真让你给说中了,确实有几个难题是急需解决的。”

“有吗?”范无病顿时一皱眉头。心想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却没有想到范亨真地有难办的事儿,莫不是他就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范亨说的事儿,倒确实都比较难办,一个是关于市场建设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平原厂的问题。

磐石这地方,算是经济相对发达一些的城市,交通比较便利,古时候就是有名地商贾云集之地,这么多年下来,当地人的经营意识都很强,再加上磐石连同四省数十县的交通,每天通过火车和汽车来往的客流量巨大,将这里作为中转站的客人们也很多。所以市里面一直就有在这里打造华北规模较大地集贸市场的打算。

范亨所说的第一件难事儿,就是指这个。

“这个有什么问题?无非就是投资而已嘛,怎么你们市里面还没有统一了思想?”范无病觉得有些惊奇。

“钱倒是有了。可就是在市场的建设选址上,以及投入的规模上,争执不下。”范亨便将其中的详细情况跟儿子细细地说了一通儿。

关于建市场这个问题,市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因为磐石有这个传统,大家也都希望通过市场的繁荣,来带给市里一份新地税收增长,这样的话,市里可支配的收入就不再仅仅局限于几家大地工厂。还有当地的供销系统及市办企业了。

但是以前的时候,因为市里面财政紧张,自然是没有钱搞建设的,前一个阶段,范无病通过买地,向磐石市政府支付了上亿的资金,一下子就让市财政肥了起来。所以这个建市场的想法。就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虽然大家都同意建市场,但是却又拿不准儿该建多大的规模。很多人看起来,能够达到百余户经营着入驻,应该就差不多了。但是范亨记得儿子跟自己曾经说过一个规模效应,大意就是虽然大家都是在搞同样的经营,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要有一个选择的。

对于不同地经营者,规模的大小就决定了他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规模越大,就意味着实力越雄厚,就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光顾和青睐。

因此范亨是力主将市场规模提到一个相对较大的程度的,像服装市场之类的,最起码也得容纳上千经营户吧?而至于副食批发市场,其规模也应该在几百户经营者上说话。

范亨地意见,在市政府里引起了争论,大概是穷日子过久了,大家地胃口都小了,如今忽然之间得到了这么大一笔财富,都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花了?于是很多人虽然不敢公开跟范市长对阵,却都在私下里议论,好不容易弄来的一点儿钱,可是要省着点儿花,别建了市场赚不来钱,到时候可就又没钱给大家发工资了。

当然了,这些话是不可能在范亨面前说地,所以就传到了张梅的耳朵里,于是张局长回到家里之后,就问起了这件事情。范亨此时才知道,原来底下的人,已经就这个问题吵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