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永乐时代几个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部分(第1页)

分了主次坐下之后,说了一大堆的费话,进入主题,谷王可是投了资的,王动这边要报出个年收益出来。王动细细地把帐目算了一下,告诉王爷,这会你可以领个五十万两白银。谷王当下表示,暂时不动,滚存下,继续去做生意。

接下来谷王问起的是王动在益阳的生意和江心洲干的活,这下把王动问的郁闷了,心想,王爷你这也太心急了吧,这两处可都是国家机密呀,都是制造武器地呀。

王动只是说,他参加设计了些器械,出国都两年了,现在情形如何,不大清楚。谷王也不是笨地人,一听王动这么回,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没去细究。

以前王动还感觉一天能干很多事情,这次回来,他现时间不够用了,自己也安排不过来了,最好是要有个秘书,最称手的是绿柳,而这会她怀上了,在长乐就有反应了,有点吐,但总以为是王动设计地马车有问题,坐着人晕,回到家之后,方上一号脉,马上就问柳夫人要红包,都三个月了,居然一点都看不出来。

明天郑和就回南京了,今天王动一天不出门,在家里好好陪陪家人们,正好张晋湘和张马氏被马府请了去,王动马上命人把宅门关上,在家里大动烟火,排上了流水席,全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整个下午。晚上开始大派红包,算是东家对家人们照顾萍夫人和欣小姐的谢仪。

很多新买来或是雇来的人并不知道王家还有这种没大没小的传统,而那些老人们,比如廖柱,及那些护卫,则早就习惯了。现在府上人真的多了,王动买来的,在福建时收的,到了番国时别人送的,加上请的郎中之类的,粗粗一算,王动府里已经住下四五十人了。不过廖管家对这些已经不以为意了,在占城,成千上万人的工地和村寨他都管过。

王动给长沙的乔掌柜去了信,问他有没有意思到京师来,乔掌柜其实也清楚,去京师是早晚的事情,大掌柜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这边潇湘记已经派别人去查帐了,只要帐一查完,也算是对望江楼有个交待,到底要不要去京师呢,乔掌柜也是在犹豫。孩子在长沙的学堂里读书读的不错,他相信,到了京师之后,只会更好。问题是,他到了京师是大掌柜会怎么用他,这会他心里还是没底。

事实上是,乔掌柜又在长沙继续呆了下去,查帐的现,乔掌柜在望江楼的帐里混了大掌柜府宅的帐,觉得有点不妥,帐是送到张浩手上的,张浩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过张萍觉得有问题,张萍认为乔掌柜这样做有点私心在里头,虽然私到王家的宅院里头,但也不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他们得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王动已经南下夷洲了。

不过这事倒是给了乔掌柜另一个机会,没让他来南京,没调他下西洋,而是调入长沙的三湘商行,开始接触别的行业,而且,王动把他自己在长沙的产业交给了他打理,书局,泥灰场和木器场。

………【第一节 觥筹之间】………

郑和的船队回到了京师,昨天王动就现,城里又开始张灯结彩了,自仪凤门起一直到会同馆,这次的声势比上回还大,一路彩旗飘飘,王动看了就在想,下次要开个做标牌旗帜的作坊就好了,太多生意可以做了。

和上次一样,还是太子出面,王动跟着家人去了马府等郑和回来。帐在苏州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数据应该是皇上看了很高兴的。

晚上又是折腾到很晚郑和才回,回来家人见面,特别是多了个王欣,郑和看了非常开心,又是打赏,派了一大通礼物。考虑着郑和很辛苦,大家也没多说什么话,早早的就让郑和收拾收拾休息了。郑旺在府里仿着王动宅子里的样子弄了个洗澡的池子,小池子躺下两人还有余位,一边墙上有水管出水,各有两个拉手,一个控制热水,一个控制冷水,郑和这会泡在热水里,浑身放松,慢慢的闭目沉思。

皇上照例是大大的夸了郑和一番,问了下西洋的过程,特别是这次跟着他回国的那些个使臣,问的很细。让郑和意外的是,永乐问了王动的事情,生意怎么做的,苏门达剌国生了什么事情等等,特别还提到了龙城。郑和一点都不敢隐瞒,据实以告。永乐只是点头,表情漠然,不知是怒是喜。

有了王动的参加,郑和下西洋的事变的简单了很多,特别是贸易这部分,他不用去操心了。而且王动参加到各个基地的建设之中,热情之高,早就让郑和怀疑了。自家人,他也没什么好说的,问题是,他都怀疑了,永乐也是会怀疑的。

楚王这几天特别高兴。嗓门很大,世子也频频的约王动喝酒吃饭,长吏文刀三也过来南京城了,王动却是没空,不过楚王世子相约又推不掉。

“静之一出手,大明朝整年的税赋都赚了回来了。”楚王不大明白,文刀三可是算的清清楚楚。

“文大人夸大了吧!”这种事情一定要低调,“殿下试试这肉,番国出地火鸡。”

“肉有点躁。蛮有咬劲。”朱孟烷咬的很吃力。

“我让大哥给楚王准备了点酒,番国的椰酒,等下烦世子带回。”王动说的大大咧咧的。其实他是不想直接找上门去,影响不大好。他回来地时候,列了一长串的名单,送这送那。

“不必多礼了吧!静之,这回宗人府可是大大的露了脸了,父王在想,内府会不会把这事接手过去。”

“接手这生意怕是不会吧,加股进来倒是有可能。”王动算的很准,永乐帝这几年在不停的削藩,永乐四年齐王被废。永乐六岷王被削官属及护卫。当初建文帝,没干的事,朱棣轻松的搞定了。对于楚王这种大条的又老实听话的,只会褒奖,应该不会动到。

“父王也不想掺和到宫里地事务中去。”

“那王爷还是回湖广更逍遥些。”王动补了一句。

朱孟烷和文刀三对视了一眼。楚王可是宗人令噢,多少是个官呀,宗人府可是在京城。

“世子殿下也不小了,应该出来历练一下了。”

“呵呵,静之所言极是。”文刀三觉得没错。王爷只要留在武汉就行了。世子放在京城,一来可以向皇上表个忠心。二来有什么事务,第一时间也能有个处理反应。事实上,宗人府基本上也没什么大事,真有什么大事,也都是皇上拍了板子的,楚王最多执行就行了,这种出人出力的事,又不要王爷亲自出面,有个印就行了。

“明日会宴,有几位王爷会到?”王动问。

“还不知,谷王已经在京师了,周王、宁王、辽王也会过来。”世子看来不是很清楚这事,王动这么一问,朱孟烷也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看来有空地时候,那些叔叔伯伯那里,不能断了来往。

“过些时日厨师比赛又要开始了吧,王爷能否拨冗关心一下?”王动问,这些天酒肆行会已经让张科问了王动几次了,第一届楚王出席了,第二届楚王只是送了幅字过来。

“呵呵,去年父王身体不适,今年,不知能不能安排的过来,番使来朝,事多些。”

“还请世子殿下关心一下。”

王动给楚王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整整一车,不过细细算起来,还真的都是些土特产,珍珠宝石香料珊瑚之类的都没有,只有些米、酒、红薯干、香蕉片、椰肉干之类的。

晚上过来吃饭的是一帮将军,李远为一帮将军,王动没有扩大化,只是把原来的老关系喊了过来,枪炮司的和三大营的,吏部工部和兵部地几个管事也一起请了过来。请这帮人吃饭最简单,只要酒管够就行了。酒桌上的主角不是王动,而是周鼎,神机营第一次出兵,就给大明朝挣足了面子在龙城打了一仗,在那孤尔国打了一仗,虽然对阵的国家不及明朝的一个行省,但打了胜仗呀,这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