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白话版封神演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渭水文王聘子牙 2(第1页)

文王听完渔人们的歌声,对散宜生说:“这歌的韵律清新独特,其中必定有大贤人隐居在此。”于是,文王命令辛甲:“带上我去邀请作这歌的贤人来见我。”辛甲领命,骑上马向前,大声说:“里面有贤人,请出来见我们的千岁爷!”那些渔人齐齐跪下,回答说:“我们都是普通渔人。”

辛甲问:“你们为何称自己为贤人?”渔人回答:“我们早晨出门捕鱼,现在回来无事,所以我们都是闲人。”不久,文王骑马到达,辛甲上前汇报:“他们都是渔人,并非贤人。”文王说:“我听了这歌的韵律,感觉清新独特,里面定有大贤。”

渔人们回答:“这首歌不是我们作的。离这里三十五里有一个磻溪,溪里有一个老人,他经常唱这首歌。我们经常听他唱,所以就跟着学会了,真的不是我们自己作的。”文王说:“好吧,你们可以回去了。”渔人们叩头后离开。

文王对那句“洗耳不听亡国音”颇有感触,他评价道:“这是好诗句!”旁边的大夫散宜生好奇地问道:“‘洗耳不听亡国音’是什么意思?”文王回答说:“大夫不知道吗?”散宜生说:“臣愚昧,不明其深意。”

文王解释道:“这句话源于尧王访问舜的故事。昔日,尧王虽有德行,但生了不肖之子。尧王担心失去民心,便私下访查民间,打算让位。一天,他行至一处僻静的山区,看到一个人倚溪临水,手里转着一个小瓢。尧王问道:‘你为何在水中转这个瓢呢?’那人笑着回答:‘我看破了世间的情感,抛弃了名利,放下了家财,离开了妻子,远离了爱欲、是非之争,摆脱了红尘的牵绊,隐居深林,以齑盐蔬菜为食,享受林泉之乐,以此度过我的余生,这就是我一生的愿望。’尧王听后非常高兴:‘此人超然物外,忘却了富贵之荣,远离是非之地,确实是不凡之辈。我这帝位应该让给他。’

尧王向那个人说:“贤者,我不是普通人,我是帝尧。现在见你有大德,想要把天子的位置让给你,你愿意接受吗?”那个人听到这话,拿起小瓢,一脚将它踩得粉碎,然后用双手捂住耳朵,飞快地跑到溪边洗耳。就在他洗耳的时候,又见一个人牵着一头牛来喝水。那人对他说:“那位君子,牛来喝水了。”那人却只顾洗耳。那人又说:“你的耳朵有多脏,还要洗多久?”那人洗完耳朵后,才回答说:“刚才帝尧要把位置让给我,弄脏了我的双耳,所以我要好好清洗一下,误了你的牛喝水了。”

听到这话,那人就把牛牵到上游去喝水。那人问:“为什么要走?”那人回答:“水被你洗脏了,我怎能让我的牛喝脏水?”当时那些高洁之士就是这样的。所以这句“洗耳不听亡国音”正是用来形容这种高洁的品格。

文王讲述完这个故事,众官员们都在马上听着文王讲述先朝的兴衰和后国的遗迹,感慨万千。

文王和官员们在马上传递着酒杯,共同享受春日的乐趣,与民同乐。他们看到桃花绽放,李花如雪,绿叶鸭黄,鹅黄嫩绿,听到莺鸟的清脆歌声和紫燕的轻柔呢喃。春风吹拂,让游人沉醉,唯有春天的景色,每年都是崭新的。君臣们正行走间,看到一个樵夫边走边唱着歌:

凤凰并非不存在,麒麟也不是无有,只是悲叹这治世之时有污点。

龙兴时云起,虎生时风动,世人徒然惋惜难寻贤路。

你没见过那莘野之人,他的心中喜乐于尧舜和耕种之事。

若不是成汤三次聘请,他怀抱着经纶学问像左丘明一样。

还有那傅岩之子,穿着蓑衣笠帽,在寒冷中感到满足。

如果当年不进入高宗的梦,他就会终生被埋藏在土地里,像霖雨一样。

古来贤达者常被辱而后得荣,不只是我们终将隐匿在水边。

还有那横吹牧笛的人,在清明的白昼歌唱,慢慢地驱牛耕作在白云之下。

王侯的富贵在斜晖之下,他们抬头仰天一笑,等待明君的到来。

这首歌表达了对古代贤者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那些未被发现或被世人误解的贤人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明君的期待。

文王和众文武官员听到那樵夫的歌声,都觉得非常奇特,确定这里一定隐藏着不凡的贤人。文王便命辛甲去邀请这位贤者来见。辛甲前去询问,但所有樵夫都说自己不是贤者。当文王亲自到来,一位樵夫告诉他,这首歌不是他们作的,而是磻溪中一位老叟每日垂钓时所唱,他们只是听得熟悉而已。

听闻此事后,文王和众人继续前行,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但文王心中依然惦记着那位垂钓老叟。他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交杯换盏,但文王的心思并未完全在此。就在这时,他们看到另一位樵夫边挑柴边唱歌走来: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这首歌表达了对那些隐藏在世间未被发现的贤者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人未能识别这些贤者的惋惜。文王听到这首歌,更加坚信磻溪中的那位老叟确有不凡之处,心中对能见到这位老叟充满了期待。

文王听到这首歌,感叹道:“真是奇怪,这里一定隐藏着大贤。”散宜生在马上观察那挑柴的人,觉得他看起来像是犯人武吉。他对文王说:“主公,刚才唱歌的那个人看起来很像是打死王相的武吉。”文王回应道:“大夫,你误会了。武吉已经死在万丈深潭之中,我之前已经通过占卜得知,怎么可能武吉还在世上?”但散宜生确信不疑,便命辛免去确认。

辛免骑马前去,武吉看到文王的车驾临近,无法回避,便放下担子,跪在地上。辛免一看,确认那人确实是武吉。于是他返回向文王报告:“果然是武吉。”

文王听到这个回答,脸色变得非常严肃,对武吉大声喝斥道:“匹夫,你怎敢如此欺骗本王!”然后他转向散宜生说:“大夫,这种狡猾逆民必须严加审问。他杀人后逃脱,这罪行与直接杀人无异。如果不是说武吉逃脱了,那么先天数就存在错误,那我们传承的占卜之法岂不是要被质疑了?”

武吉在地上泣拜,回答道:“臣是一个守法奉公的平民,不敢有悖逆之心。只是因为不小心伤了人命,后来向磻溪的老叟姜子牙求救。他叫我回家挖一个坑,在里面睡觉,用草覆盖身体,头前和脚后各点一盏灯,然后在草上撒一把米,睡到天明,以后只管打柴,再也不会有事。千岁爷,就连蝼蚁都贪图生命,怎么可能有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