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高门弃妇最经典的一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修(第1页)

深夜,抱朴居

颜韶筠临窗而坐,丝毫不顾及深冬之寒,窗棂外是一株殷红的腊梅,斜斜探出枝丫,上面覆了一层白霜,身旁的小炉子围煮着热酒,酒香四溢,醉了心扉。

一通身漆黑的探子跪在了他的身前:“爷,都打探清楚了,这是信件。”探子上前把厚厚一踏信件递给了颜韶筠:“不多,只一些,他防得太紧。”

颜韶筠修长的直接捏起旁边的白玉酒盏,闲闲仰头饮尽,喉结滚动出好看的弧度,眉梢眼角氤氲出别样的风情:“回头一笑,清冷几千春。”

颜韶筠突然念了这么一句诗,探子颇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为他是吃醉了酒,试探叫:“爷?”

“知道了,叫她继续盯着。”颜韶筠桃花眸清明了几分,缓缓放下白玉盏,漫不经心的扯开了信封。

同鸢堂的屋子早早的歇了灯,孟禾鸢知晓颜韶桉的事儿也是翌日早晨了,她屋子里的饭食换上了滋补的汤品,以往颜韶桉晨起喜欢吃些咸口的豆腐脑、油条,大多都会按着颜韶桉的口味来。

孟禾鸢搅着寡淡的汤水想,过日子嘛,总得往开了想,凡事不往心里去才能快活些。

“二爷昨儿个,确实没往流玉阁而去。”王妈妈嘴快的倒腾出来,私心里她到底还是希望自家奶奶争气些,身子骨支愣起来,没得叫那黑心肠的把二爷给抢夺了去。

孟禾鸢一愣,随即缓缓的点了点头:“嗯。”,王妈妈看着她迟钝的模样,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听说流玉阁的差人去催了几回,二爷也没去,奶奶,您得表示表示啊。”

孟禾鸢瓷白的手腕一顿,抬眸神色莫辩,王妈妈继续加了把火:“奶奶,您啊,得放低些身段儿,奴婢斗胆猜,这二爷先前一直是清心寡欲,怎么就着了这小狐狸精的道儿,说不准啊,是在与您置气。”

置气?孟禾鸢这就纳罕了。

她这些日子可有哪儿做错了?论行径举措,她自问一步也不敢踏错,里里外外的顾及着颜韶桉的情绪,这置气又是何来一说。

王妈妈见她听了进去,继续道:“老奴觉着,您呀,得把这个坎儿跟二爷解开喽,这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什么是说不开的,今儿个啊,您亲自熬一盅汤,拿去书房给二爷补补,说会儿夫妻间的交心话,明日啊,看哪家的还敢嚼您的闲话。”

孟禾鸢闻言放下了玉箸,叹了口气:“既如此,我便听妈妈的。”她晓得王妈妈是真心同她打算的,而她也正有此意,想问问颜韶桉,到底对她哪里不满。

宣政殿

朝臣官员皆着绯袍垂着头位列两旁,恭敬的举着笏板,龙椅上端坐着年少的官家,脸颊稚嫩,瞧着不过十三四,冕旒垂下,遮掩住了他的惶惶之色。

而官家身后,又设宝石珠帘、高台,端坐着华服高髻的太后,周太后全然隐于身后,看似以小官家为主,实则,这位的厉害手段,众人早就领教过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章越踏出了一步,撩起官袍跪了下来,浑厚声响起:“启禀陛下,太后,臣章越有奏。”

小官家气势孱弱:“说吧。”

“入了深冬,北地遭遇雪灾,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臣请奏户部拨赈灾银十万两。”说完他垂首静待小官家发话。

这种事自然是轮不到小官家发话,周太后淡声应下,叫内阁拟了方策呈上来就好,“陛下的意见呢?”,周太后暗含威压的声音响起。

“朕……朕没意见,但凭母后吩咐。”小官家盯着后脑勺炙热的视线,有些磕巴的说,可见也就是走个流程。

颜韶筠眼观鼻,鼻观心,又接连走了许多个流程,终于进入了主题,颜韶桉站出来进言:“陛下已到了立后选妃的年纪,还请陛下尽快立后,诞下皇嗣,后继有人。”

周太后掩了掩唇道,假意用朝纲未稳推脱了几许,博得了一阵好感,但很快便败下了阵,答应了选秀,叫各位朝臣家的适龄女儿均入宫参选。

颜韶筠冷眼看着周太后和她的党羽互相演戏,垂下了眼眸。

晨暮落了下来,梅臻儿提了一食盒汤去往书房的路上,经过廊庑时却被守在那处的王妈妈拦住了脚。

“梅姨娘且慢,今儿个二爷怕是不能见您了。”王妈妈身躯往前一挤,居高临下道。

梅臻儿笑得绰约:“妈妈这是何意,臻儿是做错了何事不成?”抚着鬓发说。

“自然不是,今儿个十五,依着规制来说,本就是要去太太屋里的,姨娘还是莫要坏了规矩。”王妈妈伸手往回示意,梅臻儿这下挂不住脸了,却仍旧想刺两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二爷去何处竟轮到妈妈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