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蝴蝶骨古言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五章 将军上(第1页)

第一百零五章将军(上)

裴瑶笙闻声赶来时,裴筠庭的泪早已落了满襟。

她唇瓣张阖数次,终究没能说出什么安慰的话。

裴筠庭埋首在她怀中放声大哭,在场众人听着,皆有些于心不忍。

阿姐,他才十几岁。。。。。。连个喜欢的姑娘都没有,就牺牲在风华正茂的大好年纪。本应策马扬鞭,一日看尽长安花,无忧无虑活下去的。

为何偏偏是他

她作为长房年纪最小的孩子,一直深受兄长和姐姐的关爱照顾,却也曾口是心非的将傅伯珩当成自己的弟弟来看待。

少年笑起来的时候,露出嘴角的虎牙,瞧着憨厚可爱,稚气未脱。

她甚至不敢想象,傅伯珩有多疼,有多怕,会不会想家。那张白净可爱的脸上,又会沾染血污几何。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虽告捷,但他已殉国,从今往后只能成为后世口口相传的人物,无法回到燕京,无法完好无损地站在她面前,笑着唤她裴姐姐。

回忆起出征前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他欲言又止的神色,现下细细想来,眼里分明含了泪光。其实傅伯珩很懂事,当年对她死缠烂打也只是急于向父亲证明自己,反倒是相识以来,他将裴筠庭当作至亲之人,亲近崇拜。然而战场凶险,刀剑无眼,竟忍心将这般年轻的生命带走。

燕京城的灯火和他离开的时候一样,繁华依旧,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再过几年,还有人记得他吗?

可会有人记得,永昌侯府,曾有位鲜衣怒马的傅小侯爷,义薄云天,笃行报国志。

。。。。。。

养心殿内的气氛压抑且紧绷。

方才新送来的信中,永昌侯提到傅伯珩的死在意料之外。本应该由副将及其堂哥领兵前去拦截黎桡与怡亲王等人,但傅伯珩突然自告奋勇代替堂哥前去,又因情报上描述黎桡一方的兵马并不算多,永昌侯深思熟虑下,决定相信儿子的选择。

怎料情报有误,一行人迟迟未等来援军,遂英勇就义,与敌军同归于尽,使得前方战场免于腹背受敌。

可在信中提到这一段时,永昌侯字里行间都透着无尽的悔恨。

风沙汹然,战火连天,掩埋无数的残骸断刀;黑云压城,砖石上的血迹始终无法洗去,而他唯一的嫡子长眠于此。

【臣,忍泪吞悲,椎心泣血,实已不再适合执掌军兵大权,恳请圣上抚恤,提早计划,能令我儿早日归土。】

温璟煦一时无话,燕怀瑾亦沉浸在情绪中。

犹记自年幼起,永昌候就极喜欢他,那时傅伯珩尚未出生,永昌侯无论在宫里瞧见作为三皇子的他,抑或是在宫外偶遇乔装成世家公子的他,皆是满脸慈爱。每年生辰都会用心挑好礼物送上来,甚至常在仁安帝面前夸赞他乃将帅之才。

如今的局面,谁都不希望它发生。

然而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无论你姓甚名谁,有着怎样的过往,享受何种待遇,待变成尸山血海中的一员时,皆不会区分高低贵贱。

仁安帝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于短暂的沉默中理清局势后,将目光投向燕怀瑾。

他是帝王,是一国之君,手里把握着数万人的生死。

可此时此刻,他难免牵带几分为人父的私情。

淮临。

被叫到名字的瞬间,燕怀瑾下意识蜷了蜷手指。

倘若此去平乱,他日班师回朝,万事可平。但如果你不想去,朕同样会替你铺好路。

燕怀瑾从未对自己的野心与才华加以掩饰,更何况,他做了数年的努力,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手握利刃,上阵杀敌,成为裴照安那样骁勇善战的大将军。

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既有心想上九天揽月,便不会因此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