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凤仙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招财进宝27(第1页)

在东都洛阳,少府官员为李思送来了脱籽机、纺线机和织布机。这些珍贵的工具在当时无疑是稀有的科技奇迹。李思兴致勃勃地指导众人将这些机器放置在城门外,并在棚子底下井井有条地摆放好。

首先,李思向众人展示的是脱籽机。这是一个木头支架,两边都是三角形的结构,上面中间部位有两块木板,一个人摇动把手,另一个人则将棉花放入其中。两根圆木,其中一根非常光滑,另一根则有一些凹槽,但整体依然很光滑。转动时,棉花可以不停地被吸入脱籽机中,这是现代工艺的脱籽机,就只是李思演示这么一会儿,就成功脱了一堆棉花。

接下来是纺线机。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T字架,底部有一个踏板,然后是一个大圆盘,上面缠着橡皮筋,顶上是线轮穿在木条上。这里又有一个三角结构横过来,加装了两个木条,中间木条上有个大大的孔,线从孔穿过去,然后困在线轮上固定好,就可以开始纺线了。这速度比起老式纺车可是快多了。

最后是织布机,这可真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跟现代织布机的区别只有一个——多了一个像健身单车一样的东西。只要踩上去,两排线就会一下上一下的交替,压板会自己打过来。每当收回的时候两边的竹片轮流打一下,将梭子打过去,压板压一下后收回去,另一边又打一下,把梭子又打回来。一个人随时看着布料,检查梭子的线是否用完了。这速度只要骑得越快织布就越快,应该是原来织布机的几十倍吧。

李思分出六十万斤棉花用来织布给兵部。剩下六十万斤棉花,她花了半个月时间,把这些棉花全部做成了府绸。二十万斤制成二八〇棉布十二万丈,这就是现代冬季外套的面料;跟手工织布机做的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棉线粗细一致、编织更加紧致每平米重量二百八十克。十万斤制成最厚的一百万零七千丈这是现代春秋面料每平米一百四十克;十万斤制成第二厚的一百二五万丈这是夏季或初秋面料每平米一百二十克;十万斤制成第三的一百五十万丈这是夏季面料每平米一百克;五万斤制成第四的九万三千丈这是很薄的布料每平米八十克;五万斤制成最薄的十五万丈这是非常薄面料每平米只有五十克。

李思让宁掌事在北市和西市又买了两间铺子,还去长安东市西市买了两间准备卖布,这可是个绝佳的生意机会啊。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长安的大明宫中的天后与陛下正在闲聊,其实也称得上是“日理万机”吧。毕竟,作为一国之后和君主,他们所谈论的话题往往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而此刻,天后却拿了一个鲜红的番茄,轻轻递给了李治。

“陛下,尝尝这个,”天后微笑着说道,“这是思儿从西边五万里带回来的种子,种植出来的果蔬,可以做水果吃,也可以做菜。”

李治接过番茄,咬了一口,那鲜美的味道立刻让他赞不绝口,“嗯——这酸酸甜甜的,味道还真不错。思儿这孩子,真有本事。朕听说,她还种植棉花织布来着。”

“是吗,思儿真是个好孩子,”李治接过来吃了一口“嗯-,这酸酸甜甜的,味道还不错。思儿,可真有本事,”

“之前她低价卖了一千多匹给兵部,还送了五百匹给少府。现在正忙着采摘棉花织布呢。还说继续按五百文一匹的价格给兵部。”天后回答道。

“朕看啦,思儿还得给工匠们补贴工钱呢。”陛下听了挺高兴,这么便宜的布料,如果大量生产,肯定会受到欢迎。

“大家,天后,裴少监求见。”一个宫人前来通报。

“让他进来吧。”陛下说道。

裴少监进来后,行礼问候,“微臣拜见陛下,天后。”

“平身吧,裴少监又有何事啊?”陛下问道。

裴少监有些支吾,“陛下,微臣来回禀陛下与天后,微臣与安定公主商议之后可以将布匹先拿去外邦售卖,等下次进购之时在支付上一次的款项,只是……”

李治听后淡淡的说道,“嗯,这才算正当事情嘛,上回那个卖马粪的计量着实不怎么样。”

裴少监有些尴尬,“陛下教训的是。”

天后问道,“只是什么?裴少监好像没说完吧。”

裴少监犹豫了一下,“是,天后,只是安定公主定的价格……实在有些古怪。”

“有何不妥?”李治问道。

“回陛下,这中上等的价格倒是很公道,只是最低等的三款是一贯、两贯和四贯。”裴少监说道。

李治想了想,“这布料好的话,也不是什么问题嘛。”

“陛下有所不知。”裴少监说道。

“哦!”李治疑惑。

天后插话道,“是因为,思儿自己出售这些布匹,是五百文、一贯和两贯。”

李治笑了笑,“这孩子倒是聪明,不想让你们在大唐售卖吧。”

“想必是这样的,安定公主的布庄这三款布料是只卖给我们大唐子民的。其实这三款布料只是没有染色而已,在其他布庄同等布料要卖到了,十贯以上一匹。”裴少监说道。

“这也不错嘛,你拿到外邦去,也可以挣点钱回来补充国库,兵部那边的到时候也可以拿一些去卖嘛。”陛下说道。

“是,陛下,天后,微臣这就去东都进购,微臣告退。”裴少监说完便离开了。

东都洛阳,西苑依龙门外,一百多名女子身着朴素的衣裳,静静地坐在城墙边,手中拿着纺线与织布的工具,熟练而敏捷地操作着。阳光透过城墙砖的缝隙,温暖的光线洒在她们身上,为这个忙碌的场景增添了一种古老而宁静的美。她们的脸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但那眼神却坚定而专注,仿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满足。

空气中弥漫着棉线的气息,那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里,这些女子们用手中的线、布料和织布机,编织出了生活的诗篇。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她们的身上,给这个场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她们的动作逐渐慢下来,最后停了下来,或许是劳累了一天,或许是她们在享受这个难得的宁静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