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白山下好种田吗现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部分(第1页)

文翰和鹏程子轩因为县试都过了,所以又都去了府城,参加府试。府试是在四月举行,这时已经考完了,可能正往家走呢。陈氏惦记着文翰,每天都要念叨几句,不知道文翰考的啥样,能不能过什么的。

正是要过端午,陈氏婆婆媳在那包粽子呢。薛氏手里拿着粽叶,正往里放江米呢,听了母亲的话,不禁笑道,“娘啊,文翰才十五,不过是个小屁孩,今年府试过不了,明年再考就是了。我记得志祥考试的时候,您可没这么担心过。”

“那能一样么?志祥都多大了?志祥考府试的时候,也有十六七了吧?再说了,这孙子和儿子总是不一样的,不都说隔辈亲么。”陈氏知道自己是有点操心过度了,忍不住也笑笑。“唉,这人老了啊,还真就是絮叨。我就恨不得这些个儿子孙子的,都在跟前才好呢。”

娘几个正唠嗑呢,外头有动静,原来是庆年和慧心带着孩子回来了。连同志德一家,静雅、文宣、文昌,大家一起从车上下来。庆年和志德把东西从车上搬了下来,然后庆年把车费算给车夫,那车夫就赶着马车走了。

慧心抱着景辉来到了陈氏的面前,“娘,我们回来过节了。”景辉还认识陈氏,张开小手,让陈氏抱。

陈氏赶紧的抱过来景辉,在他柔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叫姥娘。”

景辉很听话的叫了一声,“姥姥。”他现在发音还不太准,姥叫的像脑,不过,大家也能听懂了。

庆年拎着一大些的东西,递给了薛氏,“大嫂,你吧东西放起来吧,也没啥好的,就是性的。”

薛氏接过东西,赶紧的放到了老太太她们那屋。

陈氏看见了,就说道,“你们能回来就挺好的了,还拿啥东西啊?咱们在山上啥也不缺,以后别买了,多余花那些钱。”陈氏依旧抱着景辉不撒手,景辉也听话,就任由陈氏抱着,两个小胳膊还搂着陈氏的脖子。

“娘,我们也不常回来,就是些点心啥的,留着在山上吃些,也花不了几个钱的。”慧心比原来胖了,气色也好,笑着从陈氏手里把景辉抱回来。“娘,还是我抱着吧,这小东西可沉了,别累着你。”

小景辉离开了陈氏,却不干了,扭着身子,一个劲的回头看陈氏。陈氏一看外孙子这样,那心里美的,赶紧的再接回来,“行了,咱们也别折腾孩子了。我还能抱得动,等会儿他新鲜劲过了再给你。”

那边志德也过来跟父母说话,这回也算是出息了,志德手上也拎着东西回来的。“爹,娘,也没啥好东西,给你们买了点肉,还有几包点心,留着吃吧。”自从上次的事情过后,韩氏对许家这边的态度也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你们能回来就挺好的,都拿啥东西啊?文星和静和也都渐渐的大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是,能攒点就攒点吧。别到时候亏了孩子。”陈氏让薛氏吧东西接过来,肉留着中午炒菜,点心放倒了屋里。

“娘,以前是我们做的不对,多亏二老没怪罪我们,还拿我们像以前一样,我们都明白呢。那些东西也没多少钱,就是志德的一份心思,你二老别嫌少就好。”韩氏领着文星过来,“文星,叫奶奶。”

文星还是有些扭捏,不过好歹的开口叫了一声,“奶奶。”然后就躲到了母亲的身后。

陈氏看着这个小孙子,一脸慈爱的说着,“好孩子,赶紧进屋吧。你那些哥哥姐姐们都去北面的林子了,等会差不多就能回来。说不定又能打些鸟回来,那你可就有口福了。”

正说话间,静涵和静婉、静娴还有文成就从外面进来了,手里拿着好多的鸟,“奶奶,今天中午可以烤鸟吃了。”静涵扬起手,高兴的喊道。

☆、第八十七章端午团圆

一大家子,除了志祥和文翰,这就算是齐了。陈氏看着眼前的孙男娣女,高兴地嘴都合不上了,一个劲儿的在那笑着。老爷子也不用说,一样的高兴,正兴高采烈的跟儿子们在那唠嗑呢。

薛氏一看这个情形,赶紧的进屋去做饭了,已经要午时,这些人也不能光高兴不吃饭啊?朱氏一看大嫂进屋做饭,她也跟着进屋帮忙去了。好在这个时候地里还有几样小菜,妯娌两个忙活了一阵子,就把饭菜全都做好了。

“娘,咱们先吃饭吧,反正也没啥事,吃过饭慢慢聊。”薛氏做好了饭菜,出来说道。

“好,咱们先吃饭,吃完中午饭,大家一起包粽子。早知道你们能回来,就多泡些米好了。”老太太念叨着。

桌子就摆在外头,大家围坐在桌旁,一边吃饭,一边唠嗑。“慧心啊,你们来山上,那庆年没去陶家老宅那头看看?”陈氏想起来这个,赶紧问问。

“去了,庆年买了些东西拿过去,也没进门,直接给了庆余。”慧心回答道。这已经一年半多了,庆年和老宅那头的关系一直不好。当初慧心生景辉的时候,是去老宅那头报了喜的,可是老宅那头并没有去人。之后的洗三、满月、百日,老宅那头都没有人过来过。庆年就挺恼的,可是即便这样,庆年也没落下礼数。每逢过节啥的,都会买些东西送过去,也不进院,谁开门就把东西递进去也就算了。不是庆年不孝顺,实在是老宅那头,连一点态度都没有,还让人怎么办?

“唉,这陶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也真是,既然已经说开了,以后好好的相处也就是了。哪里至于弄到不来往的地步啊?庆年做的对,咱们往那头送东西,是说明你们还没忘了父母,他们接不接是他们的事情。整件事庆年也没错处,为啥要这么对待他啊?庆年才是最无辜的人。”老太太听了陶家的情况,也忍不住说了两句。

“不想那些事了,咱们也没啥对不起他们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现在就想着好好的看着景辉,好好的疼景辉就行了。”慧心抱着景辉,正在喂他吃东西呢。

那边静涵她们正在看着静和还有文星啃鸟呢,他们抓的那些鸟,全都烤熟了,一只只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静涵她们这几天倒是常吃,还算没那么馋了,静和和文星可没吃过,这下子,啃得那叫一个香。文宣、文昌虽然没能经常在家,但是以前在山上也没少吃野味,所以每个人拿了一只在那啃着,剩下的全都留给文星兄妹了。

“静和,你慢点,当心骨头啊。”静涵叮嘱道。这个静和一直就是自己吃饭,但是吃相非常的好,一点也不会掉到地上。文星还比静和大呢,却吃得地上掉了不少。“文星,你更得慢点吃,你看你,掉地上的这些能喂一只小鸡了。”静涵取笑道。

文星听了静涵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才慢慢的啃着,注意不往地下掉东西。

吃完了中午饭,陈氏就让孩子们都去睡一觉,然后陈氏就领着薛氏她们妯娌几个包粽子。静涵她们早上起来的非常早,就是为了去看着那些柞蚕。这会儿吃完饭,还真得就上来困劲儿了,于是大家都回屋子睡觉去了。柞蚕一般只是上午出来觅食,等到太阳太毒了的时候,就全都躲到叶子的下面去了,所以下午一般不用去看着。

等到孩子们睡醒了,陈氏她们已经把粽子全都包好,放到一个大盆里了。

趁着天晴,陈氏进屋找出来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出来,配成了五彩线,然后捋好了挂在外头。这五彩线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用来系在孩子们的手脖和脚脖上的。这东西需要提前配好了,初四这晚放到外面让露水打一下,然后初五的早晨给孩子们系上。这五彩线,自然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希望孩子们能够压邪避毒,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