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李白没喝酒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投名状求追读(第1页)

又是一日中午,李小白和仲哥儿乘车行走在安福门街上。安福门街上车来车往,人流川行,竟似比朱雀大街更要繁闹。

哥舒翰密信中约定的会面地点就在附近。大隐隐于市,确是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好地方。

安福门街从长安郭城西北开远门直通东北通化门,向东依次过皇城安福门、延喜门,与宫城前横街连为一体,宽达百步,是长安城数一数二的交通要道,号称“外郭城第一横街”。

马车过了宫城广场,更是驼铃阵阵、胡语交织。

李小白放眼望去,只见一支支身着各色斑斓宽袍的胡人商队,牵着骆驼骡马、满载四方货物,满面笑容地行走在大街上。

间杂在他们之间的是身穿白袍、上绣黄金十字架的景教僧侣,胡服儒冠的留学生,镶金戴玉的各国使节。

天下之中,五色之人,聚此交融。

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来到长安的呢?

“公子,前面就出开远门了。”驾车的老儿说道。

“继续往前走。”李小白眼睛不离道路两侧。

刻着“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的石碑映入眼帘,这就是万里丝路的起点。

李小白专程来看看这块石碑。

“太宗朝名臣虞世南奉天子之命手书此碑,意为‘此去西域,不过九千九百里’,用以安抚远行之人,不必怀万里跋涉之忧。”李小白感慨道。

有朝一日,他定要靖清四海,让万里丝路平安畅通,让像杜环这样的人不再怀远行之忧。

“二郎,这老仲知道。”仲哥儿说道,“都已经出城了,我们还要走多远?”

小白白了仲哥儿一眼,“我真后悔带上你!那我们就在这里下车吧。”

二人在长安城外大道边上下车,人声如雷、烟尘滚滚。

仲哥儿一脸迷惑地看着李小白,“约在这里会面?”

“过来!”李小白把仲哥儿拉进路边茅房。

再出来时,二人都已穿上宽大的白色长袍,头上蒙戴白布,一副大食商人的装扮。

“有必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吗?”仲哥儿嘟囔道,“又没有人跟着我们。”

“是为哥舒兄安全起见!他现在可是身处龙潭虎穴,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李小白带着仲哥儿一路往回走,入开远门,进景教寺旁边的深巷,来到一间门面甚大的茶肆。

店内人头涌动、生意极好。李小白好不容易才找到坐在角落里的哥舒翰和编发着裘扮成突厥人的颜真卿。

“你们来得可真慢。某有紧要情况,正和颜兄商量对策呢。”

“没人跟你一起出来?”

“那日在西市打过架后,谁敢跟某一起出来!”

“那便好,不过还是要多加小心。都有些什么紧要情况?仔细说清楚。”李小白问道。

“他们要某去威胁兵部侍郎卢绚卢大人,阻止他去往岭南任职。”

李小白闻言一愣。

“卢绚,去往岭南?”

“是的。刘成奇那厮说卢大人主动上奏,请求往岭南任五府经略使,圣上已经同意。上面的人希望能够阻止他。”

这跟历史书上说的不一样啊?

李小白前些日子刚整理过《开元天宝大事件》,因此对卢绚的事很有印象。

历史上,这正是权相李林甫欺骗打压潜在对手的典型事例。

唐玄宗素来敬慕风雅,前后所用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张说等人无一不是风度翩翩、人才斐然。卢绚因仪态俊逸,也受到玄宗赏识,甚至有心用他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