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50年代小团宠的闺蜜养老计划 猫妖的尾巴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挺不错的(第1页)

大家坐在一起吃了早饭,上学的,干活的都陆续的离开了。徐老三拿着背篓,收拾准备出门的东西。李老太在屋里换衣服,顺便给孙女带上一件厚棉衣,再准备点吃的。若梦这时候从屋里跑过来,进屋就关上了门,手里拿着暖宝宝往李老太的衣服里贴。李老太这时候想起了这个东西,有了这个孙女出门就没有那么冷了。等祖孙俩贴完,就喊徐老三进来,给她也贴好,徐老三抱着若梦带着老娘便一起出发了。

经过村口的大槐树下,又遇见了聚在那里分享八卦的几个人。王婆子看见李老太就开口招呼:“老嫂子,你们这是去哪啊?”“大妹子,我们上县里看看,家里几个娃娃都长高了,棉衣都有点短了,我就去看看能不能遇见卖棉花的,给孩子们的衣服里添一点。”“那嫂子你快去吧,这大冷的天早点回来,眼瞅着这雪就是这两天了,可赶紧回来,别冻着孩子了。”

“行,我们先走了,回来再唠啊”李老太说着就带着儿子往村外走去,一直没有说话的方婆子开口了:“不就是个赔钱货吗?还一天天走哪都抱着,跟抱着个金娃娃一样。天天不是走亲戚就是买东西的,说的好听,指不定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旁边几人顿时觉得这方婆子还是离远点比较好,这都是什么人啊。王婆子皱着眉头开口道:“你这么能耐,你咋不当着李嫂子的面说呢?人走了你在背后说人家,小心被听见了,挠花你的脸。”方婆子顿时不再吭声了,大家都当没看见,又聊起了别的事情了。

要说这方婆子对徐家这么大的怨气,还要从那天她儿子上山没有回来,村里人一起去找的事情说起。

原来那天大家上山以后,在山里找了好一会儿,把平时大家砍柴捡山货常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还是没有看见她家儿子。大家就不愿意再找了,徐老三就说,会不会是没有上山,想着下山让她去她儿子平时一起的狐朋狗友家里看看。这一下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的,方婆子顿时就不乐意了。张口就开始骂人,她不敢惹李老太,所以也不敢指名点姓的说,就把上山的所有人,都带着骂进去了。

大家一听,顿时不乐意了,都说太冷了要下山。人家徐老三说的也没有错啊,她家那好吃懒做的儿子怎么可能会山上干活,指不定在哪鬼混呢。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准备下山去了,方婆子一看没有人管她就赶紧也跟着下山,一边走嘴里一边不干不净的骂着,觉得是徐老三挑拨了大家不帮她。结果刚到山脚下,就遇见了一身酒气喝的醉醺醺的方宝根。大家一看,顿时就没好气的开始数落起他,说他害得大家在外面受冻。

方婆子一听别人说她儿子,顿时不乐意了。开始对着众人开骂,大家顶着风寒大半夜的出来帮她找儿子,还上山去找半天,不说功劳至少有苦劳吧?结果呢,刚抱怨两句,还被骂了,下次求着都不会再来。

于是众人都不打算再搭理她,各自打了招呼就回家去了。方婆子还想让他们帮她把儿子扶回去,结果一抬头,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了,只能她来。

往家里走的这一路,她就骂了一路,就这样还是觉得不解气,后来到处说徐家的坏话。

这不是看见祖孙仨出门,就又开始在背后说三道四的。旁边的几个人家里都出了人那天晚上上山,所以都知道这个方婆子是个拎不清的,自然她的话是没有人相信的。

再说徐家祖孙三人,离开村子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若梦将自行车拿出来。徐老三将闺女放在前面的昨晚刚做好的座椅上,自己跨上车子,让老娘慢慢的坐在后面的后座上。等两人都坐稳后,长腿一蹬后,稳稳的向县城骑去。

李老太第一次坐自行车,刚开始有点紧张,等过了一会就觉得没有那么紧张了。这自行车还走的还真的是挺快的啊,比走路强多了,怪不得这么多人想要呢。

若梦在前面虽然有些风,但是有了这个座椅,可不以前直接坐在前杠上可舒服多了。

不一会功夫就到了县城,直接往他们家骑去,先把老娘和闺女安排好,再去黑市。几人到院子以后,上前打开门,李老太走进院子,顿时觉得这个院子还是挺不错的。听说城里什么东西都要花钱,有了这个院子,在这里住还能种上一些的菜。院子里还有井,用水也方便,不用出去挑水。

徐老三一直等着老娘看完了院子,才和她说,让她们在这里等等,他要出去一下。李老太答应着,就开始准备看看各个屋子里的情况,看看要不要收拾一下。徐老三拿着闺女给的几个纸包,都装进背篓里,骑着车子往黑市走去。

若梦看奶奶兴致勃勃的看着每个屋子,自己也跟在后面看着。走到堂屋的时候,就把上次买的锁都拿出来。那家人搬走以后屋里家具倒是没有带走多少,恐怕是路途遥远,不方便运输。桌椅板凳,大柜子,还有炕柜都还在呢。看样子都很结实呢,这些就不用换了。等有空的时候用空间里的红木,做些好家具留着,不过要找到好的手艺人才行啊。

若梦等奶奶看的差不多了,就拉着她往柴房走去。李老太打开柴房的门,里面的柴火已经没有几根了。若梦让奶奶在门口看着,自己走进去,将之前在山上收的柴火放满这个屋子。又找到一个小炉子和一只烧水的壶,若梦拉着李老太又来到厨房,将炉子水壶放在这里,又拿出一堆柴火和火柴,准备生火烧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