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隐君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冥王殿内赐道法九州台上得鼎纹(第1页)

说罢,又连着磕了三个响头。结果,那“无常娘娘”再没任何反应。

等了会儿,丁隐失望地叹了口气,正欲收了珠子,却是发觉自己左手手腕处多了一副小锁链,跟那大门上的锁链如出一辙,并无任何接口,只是小了些。

只是丁隐摆弄了半天却是毫无反应,无奈之下,只得收了珠子,出了殿门,再寻它法。

出了殿门,丁隐刚开始对这里的恐惧也是逐渐开始减少,只是一直找不到出路也不是个办法,只能无奈的挠着头发,看着眼前的景象,却是毫无办法。

后土殿对面仍有一座殿宇,两殿之间是一座大鼎,大鼎向前又是一条道路,不知通往何方。

摸了摸下巴,丁隐最终还是决定去对面的殿宇里找找有没有什么线索。走近观之,比之后土殿一般恢宏,乃是一座黑石所筑之殿,只见其四周黑气缭绕,幽暗无光,殿上有匾,刻字曰:冥王殿。

殿前是数级台阶,台阶之上又是与先前相似的黑色石制门窗,门前左右各有两个小鬼石像把守,眼神呆滞,并无凶相,反而给人一种痴呆之感。

丁隐只是随意看了一阵,便迈步进入殿中,殿内左右各有两座人形石像,中间却是一巨型石像。

走近观之,左侧一人身披绿袍,面色和善,笑容可掬,左手持“善簿”,右手持笔,其下刻“赏善司魏征”。

又一则是身披紫袍,豹头环眼,铁面虬鬓,怒目圆睁,双唇紧闭,右手持一剑负于身后,左手食指中指并拢结印,其下刻“罚恶司钟馗”。

右侧一人身披蓝袍,双目如电,绿脸红须,虽是看似狰狞凶恶,却又给人以刚直不阿,大义凛然之感,其下刻“察查司陆判”。

又一身披红袍,双目如炬,面色刚毅,左手持“生死簿”,右手执“判官笔”,下刻“阴律司崔钰”。

看完两侧石像,丁隐目光看向中心巨型石像,只见此像乃是一尊仙风道骨之老者,端坐九色莲花座,左手持一拂尘,右手掐诀,双目紧闭,似有思索。

其左有一九头狮子卧地,亦是闭目养神之状,老者石像下刻“十殿冥王”,九头狮子下刻“九灵元圣”。

丁隐虽是不知这是何人,却见其像远大于其余石像,又是如此仙风道骨,便知不是一般人物,急忙双手合十拜道:“救苦救难的神仙爷爷,小子不懂事被弄到这等地方,平日未行一分恶事,只求神仙爷爷大发慈悲,救我回家,以后每年过年都给您老摆上贡品,磕头谢恩啊!”

说罢,悄悄抬头,眼皮抬了抬看了看石像,并无丝毫反应,又见前方有一石制拜垫,便觉定是自己礼数不够,急忙于拜垫之上磕了九个响头。

突然之间,大殿有些晃动,拜垫与石像之间开了一大道裂缝,其下缓缓升起一座石碑。说是石碑,其实按大小看,更像是一座墓碑,其上刻满经文,最上方刻曰:《太一救苦天尊三生大成妙经》。

上方文字皆呈血色,又是晦涩难懂,与寻常人间文字又是不同,丁隐看着顿时头疼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难得神仙爷爷显灵,结果却是看不懂何意。”

虽说看不明白,但也只能一字一句看下去,只盼能有离开此地之法。

粗略看了一遍,每看一字必以右手手指于左手手心处临摹,一篇经文看完,依旧是一字不通。

丁隐失望至极,正低头叹息,双眼微微一闭,却感觉脑中灵光乍现,急忙细细感受,却觉那经文字迹一部分已是记于心中,急忙又是看了数遍,至第九遍看完,整篇经文已是牢记于心。

再观石碑,其上已是光滑平整,并无半分经文。丁隐已知是神仙相助,又是磕了数个头道:“多谢神仙爷爷大恩,经文已是牢记于心,只求告小子离去之法。”

说罢,只听有声入耳曰:“黄泉路,奈何桥,过彼岸,至人间。”

丁隐浑身大震,大喜道:“多谢神仙爷爷,小子明白了!”

说罢急忙起身向殿外走去,虽不知“黄泉路”、“彼岸”是什么,但他听懂了“奈何桥”和“人间”,眼前只有一条路,沿着走必然就是奈何桥!

出了殿门,四周仍然是淡淡阴气笼罩,但丁隐心情大好,呼出一口浊气,觉得此地亦是顺眼了几分。正欲沿正路前行,又看到了前方大鼎,不禁有些好奇,快步前往。

大鼎下方乃是一座方形祭台,四角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只神兽,一侧有台阶可至祭台之上,丁隐走上祭台,只见一三足两耳圆形大鼎位于其上,鼎下又有一方台,想是用来放置巨鼎。

鼎高约一丈九尺,,其上刻诸多纹路,似乎是九幅地图,又有夔纹、盘纹、饕餮纹等纹路,更有风雨雷电等诸多异象,三足之上又刻龙纹、凤纹等,诸多纹路,不可言说,实非凡物。又观鼎下之台,刻有硕大两字曰:“九鼎”!

二字之下又有两段刻字,其一曰:“禹收九牧之金,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雌金为阴,雄金为阳,于昆吾铸九鼎,以定天下。”

又一曰:“秦皇与鬼神契约,愿奉上九鼎,得鬼神助之一匡天下。然秦皇狡诈,其事成即欲背约,鬼神怒,断其帝路。”

刻字皆是隶书,丁隐看的不甚理解,好在他记性甚好,只是记于心中,欲待回至人间再懂不迟。看了一阵,并无特别之处,丁隐正欲离去,忽有声入耳曰:“阴鼎留此,阳鼎归汝,待来日修行有成,当归此地重启轮回之路。”

言罢,只觉大鼎纹路运转,有丝丝金色之雾笼罩丁隐左臂,不久散去,只留一鼎状之纹于其手腕之处。

丁隐此时已是目瞪口呆,锁链、石珠、经文、鼎纹,进了这鬼门关,竟得了诸多宝物,虽暂且不知何用,也是心中窃喜。

丁隐晃了晃脑袋,不再多想,只是下了台阶,打算往前路走去,寻那归家之路。

走过大鼎,见前方有一青石板路,不知多长,丁隐正欲前往,却忽见路旁有一小型庙宇,上书曰:“翠云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