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你若得寸进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章 国策和征伐(第1页)

听完齐羽的办法,在场诸多大臣,全都点点头,认可了这种办法。

“此外,咱们还要将土地禁止私下买卖,写入法律当中,避免出现兼并土地的情况。”

只是经济上的限制,还不足以限制豪强和世家发展。

别看,现在他们几乎没有人在朝中为官,但手中却拥有大量财富。

说不定会用金钱诱惑百姓。

因此,还得从法律上,杜绝土地的流转。

对此,一帮文官都没有异议。

齐羽当初在梁州就是这么干的。

经过这几年实践,证明限制土地自由交易,确实对国家稳定有很大作用。

大臣们自然不会反对。

“此外,就是鼓励商业的问题。”

紧接着,齐羽又抛出了一个尖锐问题。

“陛下,亮以为,此事不能着急,商者皆奸滑,若给予太多权利,人人从商,必会影响农业发展。”

诸葛亮率先开口反驳道。

“不错,如今大夏虽然能勉强不饿死人,但距离吃饱和吃好,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如果这时候鼓励商业发展,必然有很多人不务正业,跑去从商,这样会有损国体的。”

张居正也跟着附和道。

所谓“国体”,就是农业发展。

齐羽推广的新作物,虽然能满足全国百姓吃喝,但远远达不到富足水平。

很多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老百姓还吃不上饭。

如果,他们都跑去从商,那么粮食收成一定会受到影响。

“大家别急!”

齐羽挥挥手,阻止其他人再说,解释道:“朕明白现阶段国家发展需要什么,因此并没打算全面开放经商渠道,朕准备一步步进行。”

“还请陛下明示。”

诸葛亮拱手,想听听齐羽的计划。

“这样,咱们先开放一部分城市进行鼓励商业发展实验,而后在南边进行开发,争取以国家力量来发展农业,使其达到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程度。”

“毕竟像楚州,谷州等地,一年可以种植数次农作物,如果由开发兵团介入,大夏将不再缺乏粮食。”

“到时,咱们再将这些粮食投入市场,就可以解放人口的生产力,让百姓从事也其他职业发家致富。”

经过齐羽一番解释,众臣不由纷纷点头。

如果粮食充足,百姓们干点其他收入增加收入,确实不错。

“关键,商业发达后,咱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多收税,以此来减免农民税务,实现国家和百姓共同富裕的愿景。”

齐羽紧接着抛出一个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