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类真的要灭亡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招聘(第1页)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一千万的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就摆在安易的面前,安邦订下来的计划是在42年十二月之前,必须要让第一批两百万人上岛,这一批人负责和离洛岛上的原住民去对接,逐渐接替原住民的工作,维持离洛岛的正常运行。

时间已经不多了,此时安易正在和智囊团们殚精竭虑的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在经过几轮的讨论以后,安易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要让选中的人知道实情,任何编造的理由都不足以让几百万人不出任何问题的听从安排,将人弄到岛上去很难,但是更难的是,如何让他们在岛上好好的工作,只有让这些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选中,他们才会正常的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做。”

刘书华想了想,然后谨慎的说:“既然组长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略去制定计划,可是几百万人知道了囚鸟计划,那么该如何让他们保密呢?”

安易沉默了一会说:“我们可以将前期的两百万人挪到岛上以后,然后再告诉这两百万人实情,到了岛上以后,整个离洛岛都调整成静闭模式,除了整个行动的几个关键负责人之外,离洛岛只许进,不许出,岛上的所有人不许私自向外界联络,岛上只设置几个联络点,所有人的对外联络必须要受到管控,提前报备,并且一旦提到关键字,马上将信息切断,这样就可以防止囚鸟计划的泄密。”

安易知道自己虽然名义上是组长,但是安邦曾对自己说过,做事一定不可武断,关键的事情一定要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你只是一个决策者,而你手下的人才是执行者,如果一个决策者做出的决策无法执行的话,那么决策者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安易每做出一个决策之前都会再三思索其可行性,也会向大家事无巨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众人在听过安易的决策之后,都没有说话,安易接着说:“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将这两百万人送到岛上去,最好是让他们自愿过去。”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默,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安易也有些头痛,看来智囊团们的学识和智慧不足以支撑如今的局面啊,安易无奈的说:“我们这次可以先不讨论具体的细节,没有多少时间了,只讨论方略的可行性。”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会议室的红色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安易眼前一亮,知道父亲那里又有新的消息了,每次安邦带来的消息对安易来说都是突破口,无论好坏,只要有消息,就有指导性的作用。

在和安邦交谈过后,安易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他又想到了一些好办法。

刘书华看着安易的神情缓和了很多,于是问:“怎么样,领导那有什么好消息么?”

安易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样让这两百万人自愿去离洛岛了,这个办法就是招聘。”

“招聘?难道我们要在离洛岛上凭空创作出两百万个工作岗位么?”刘书华不解的问。

智囊团中的社会学家,黄教授拍手称赞道:“好办法,离洛岛原来有一千万人,现在只剩下三百万人,为了重新大力发展离洛岛的经济建设,直接创造两百万个工作岗位是可以实现的,我列举一下理由,第一离洛岛的位置位于世界航运的核心,目前我们与西海国处于冷战时期,将来冷战一结束,世界经济一旦恢复,离洛岛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转运中心,所以为了几年后的经济布局,离洛岛是需要重新投入建设的;

第二嘛,离洛岛上或者周边海域突然发现了大量的稀缺资源,例如稀有金属,或者石油什么都好,这样的话离洛岛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加工中心,在离洛岛上建设工厂,节约成本,这样我们就需要在离洛岛上建立大量的工厂,大量的工厂一建设,又会缺少很多的人。

第三嘛,离洛岛周边的海域特别适合填海造陆,把海一填,原来能容纳一千万人的小岛,突然能容纳四千万人了,这样又需要很多人过去;

第四,出于人文关怀,大陆对离洛岛同胞的遭遇深表同情,为了让离洛岛上的同胞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大陆要大力发展离洛岛的经济建设,在国家层面为离洛岛背书;

第五……”

安易听着黄教授涛涛不决的的给出的建议,心想:我不说话的时候,你们也不说话,我给出了观点以后,你们就能马上想出这么多的办法,看来不是你们没有办法,只是关于囚鸟计划的一切大的方针都需要我去说啊。

庄云在一旁飞快的记录着,庄云是安易的笔杆子,黄教授给出的建议在庄云的稍加润色之后,建议就变成了合情合理的政策,这些政策安易审核盖章以后,就变成了国家的战略计划,在南灵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迅速的出台过这么多重要的政策,但是在这种非常时期,像安易这样的年轻人,竟然也拥有了书写历史的机会。

刘书华听着黄教授说完以后,又疑惑的问安易:“既然是招聘,我们怎么保证前去应聘的都是健康的人呢?”

安易笑了笑:“我们当然没办法保证,可是只要参加应聘的人足够多,我们从中挑选出二百万人不就行了么。”

“可是这样,按照现有的数据去看,健康者四千万,总人口十个亿,按照这个比例,至少要有五千万人去应聘,才能从中挑选出二百万人”,刘书华惊异的说。

黄教授回应说:“不只是这样,至少需要一亿人去应聘,才能挑选出二百万人,健康者中儿童占的比例太高了,所以中年人是健康者的比例就更低,为了挑选出二百万人,是需要一亿人的。”

刘书华听到一亿人这个数字,感觉太过不现实,于是又问:“可是什么样的工作能让一亿人同时去应聘?”

听到这里,安易笑了:“给钱的工作啊,两百万人,每人每年给出三百万的高薪,我相信愿意去的人一定会很多,我们可以形容一下岛上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嘛,又不能经常回家,所以将待遇提的高了一些。”

刘书华这些年跟着安邦经历了无数的大事小事,但是面对眼前安易的想法,还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两百万人一人一年三百万,可就是六万亿啊,三年就是十八万亿,而且这两百万人本身也创造不了什么样的价值,如此大规模的印钱,只怕……”

“刘秘书不必担心”,智囊团成员之一的经济学家王教授打断了刘书华的话,王教授扶了扶自己的眼镜,不紧不慢的继续说:“短时间内的大放水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不过只要我们想办法让这些钱在短期内流动回来就可以了啊,我们发出去十八万亿,再收回来十八万亿不就行了么。”

刘书华突然也顿悟到了,“难道王教授的意思是……”

“就是您想的那样,我们把离洛岛的房价炒起来,让离洛岛的房价和琼海一样高就行了,只要国家肯出政策倾斜,宣传大力发展离洛岛的经济,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拉高离洛岛的房价是非常简单的,每个人给他们发六百万的钱,然后再让他们买一千万的房,这样我们一分钱不用出,还会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干活,这样就万全了,而且我们的目的是把他们救到离洛岛上,到了岛上以后,还不是都要听我们的,我们只是找一个借口,又不是真的要给他们发钱,安组长怎么看呢?”王教授说完以后,将目光投向了安易。

安易揉了揉眼睛,感觉有些疲倦了,然后掐着自己的笔在手中旋转着,仔细的想了一下王教授的话,想好以后将手中的笔停下,站起来转过身,然后拿起笔在面前的世界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圈中的位置正好是离洛岛的位置。“就按照你们说的办吧,庄云记录一下。”

这次的事情过于庞大,安易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拿着会议记录的文件向安邦请示,安邦觉得此事滋事体太过于庞大,担心自己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会留下很多隐患,让沈政道将来抓住把柄,于是便又和陆世元、沈政道开了一个会议,将想法和二人说了,陆世元仿佛看出了安邦的忧虑,于是又对安邦说,目前效率至上,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一些小事也就不用请示了。

沈政道的态度也出乎安邦意料,自囚鸟计划提出以后,沈政道不仅没有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横加阻拦,反而对自己所有要做的事情大都存赞成意见,虽然一些细节上略有分歧,但是整体上确是十分积极的协助安邦的,并且也让自己的部下积极配合,这让安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的顺利。安邦不禁想,看来在灾难面前,沈政道还是分的出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