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云欢宁墨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人,重新受到万岁的重视,圆我报过之志也是好的。”

听了这话,太太微一怔神,随即说道:

“前两年,不也有一些举子监生拜在您的门下吗?自从江公子投奔您以来,那些文人不愿与无节之人为伍,更不耻江公子的浪子行径,怕被江公子带坏了名声,才疏远了您,老爷想要这些文人投奔,只要驱逐江公子一人足已。”

当初用计引江贤入府,只为离间黎国君臣,挖走黎国谋士,不想会有今天的局面,但如今形势,却是万万不能放虎归山的,江贤果真和黎帝前嫌尽释,重新辅佐他,栾国的灭亡,只在弹指之间,听了这话,董国脸色变了又变,沉吟了半晌,叹了口气说道:“凡事有得必有失,衡君自有他的长处,只是不能为我所用罢了。”

“阑儿听宰相说,自江公子背叛黎国,投奔您,但凡有志之士,往往作诗谩骂,常被那些宦官当笑话说给万岁听,致使万岁疏远、冷落您,难道老爷看不出来吗?到现在还执迷不悟?”

“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男人的事情,你们少掺和,告诉阑儿,以后少往宰相府跑!”

见董国公恼羞成怒,太太也知不能再劝,想了想,转口说道:“不说这些文人会不会如老爷所想,因仰慕云初而投奔您,单说云初毕竟是我亲外甥女,万一有个好歹,让我怎么和妹妹交代?”

“云初在娘家时,也常和那些才子们吟诗做赋,祭酒府每日门庭若市,不也没什么,常言道,身正不怕影斜,只要云初不为所动,又会有什么闪失?夫人过虑了。”

“老爷……今非昔比,云初现在是守节之人,怎可再像从前,虽说万岁允许女子参加集会,但妾还没听说有哪家寡妇抛头露面去参加诗会的……阑儿未嫁前,也是个才女,现在不也安分守己地守着念忠过日子。”

见国公爷不语,太太又接着说道:

“老爷,族长还指着阑儿和云初给我们董氏一族挣回那五孔麒麟牌坊和万岁亲笔题词的金匾呢。”

“没人强迫云初,她果真不屑,做出没脸之事,也是她自己所为,和董家无关,只将她从族谱中除去便是,又怎会污了董族的名声,自古良莠共存,万岁只是承诺,董家出一百个节妇便有赏赐,没说不可以出一个荡妇!”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古董

“老爷……”

见董国公语气果决,太太急得叫了起来,一口气憋在嗓子眼,脸色涨红,竟再说不出话来。见太太如此,董国公语气缓和了些,耐心地说道:“如今万岁被佞臣蒙蔽,听不进忠言,亡国之危就在眼前,如能牺牲云初一人,拯救栾国,又何尝不可,更何况,也没要她牺牲什么,只多给她些自由而已,她如能说服那些文人志士向万岁进些忠言,那是再好不过了……”

“老爷,云初不过一介女流,哪有这么大的能量,您别打错了主意,最后得不偿失。”

“夫人没见,墨帝11年探花唐萧唐侍读,就是听信云初所言,直谏万岁不要听信谗言,对赤国用兵……云初毕竟是栾城著名才女,总有些号召力。”

“唐侍读早被万岁免了官,贬为庶人。”

那是唐萧不懂得策略,非要当着文武百官,搞什么死谏,伤了君威……这文人就是酸腐,自命清高,从不懂得转圜!听了这话,董国公心里一阵不屑,开口说道:“唐萧被贬为庶人是他无能,与云初无关,夫人通过此事,可以看到云初在文人中的影响力。”

说完,见太太久久不语,董国公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夫人是担心云初,殊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栾国灭了,你我尚不知葬身何处?云初即便为董家争回一块牌匾又有何用?”

“想我栾国传承二百多年,根基牢固,外有龙口峡天险可守,内有大将军护国,怎能说亡就亡,老爷未免危言耸听了。”

“俗话说的好,人要懂得居安思危,栾国几代以来,仰仗天险,以为无人能破,导致文风盛行,世人只知填诗作赋,不知务农习武,朝堂上下,尽是一片奢靡之音,栾国……早已徒有其表了……”

说到这,董国公长叹一声,竟再说不下去。

见董国公神色萧然,看着他两鬓渐渐斑白的头发,太太深知他的忧国之心,虽不赞成他利用云初的心思,却也不想再反驳,沉默了一会儿,太太冲门口喊道:“来人!”

喜梅推门走了进来,快步上前见礼说道:

“回太太……”

“传喜兰进来。”

见喜兰进来,太太开口说道:

“星宿院住的都是些粗鲁的剑客,你这就回去,和喜菊跟紧些,仔细别撞上他们,冒犯了四奶奶,四奶奶出什么事儿,拿你和喜菊是问。”

“太太,这……奴婢……”

听了这话,喜兰惊得脸色煞白,刚开口便被太太打断道:“快回去吧,喜菊一个人在那儿我不放心,晚了别出什么事儿……以后没什么大事,打发个丫鬟过来就是,别巴巴的自己跑来,让云初生疑。”

不容置疑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无奈,喜兰听得出,太太也和她一样的心思,担心云初在落雁湖再出事情。本想再劝,瞥见董国公正阴沉着脸,坐在那喝茶,哪敢再说,忙应了声,转身匆匆地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