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材料为王为什么下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郭逸铭吐掉烟屁股,又从烟盒里抖出一只烟。在他的嘴唇上,起了一圈的燎泡。功劳啊功劳,都有功!可他的晶元制备车间还是空空荡荡,距离全部投入使用依然遥遥无期。这两个月,车间又增添了七套单晶炉,一举使得车间总数成功突破了双位数,月制备产能也“惊人地”达到了672公斤。

672公斤,换算成产值是27万美元,用人民币结算是33万。百分之60的毛利,月利润达到了20万!

也就是说,他再继续忍耐一下,一年就能还清欠款。

如果不算日常营运费用,可以说这次国内空手套白狼圆满达到了预期。

但企业营运不是一锤子买卖,那是要细水长流的。日常营运开支让郭逸铭感到压力山大。

因为,他快没钱了。

他所有的钱加起来大约还有1000出头,对于普通家庭,在这个物价其低、5块钱就够全家生活下去的时代,这是一笔巨款。但要经营企业,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各项意外支出,1000块和身无分文处于同一水平线。

单晶硅全部被国家吃掉,一根也没有外流,也没有给他结算一分钱。工人的工资从哪里出?电费到现在账上已经挂了十八万!年底了,年货要不要给工人发、奖金呢?首批单晶炉马上就要到三个月使用期限,需要更换新的石英坩埚,这笔钱又从哪里出?

要知道,他不但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现在还是一个企业的投资人,投资是要讲求回报的,光有付出没有收获,难道让他喝西北风去!

国内的办事效率,低到令人发指!

这么多月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都还拼凑不出来,这还要不要他活了!

该急的项目不着急,不重要的庆功会、总结会、报告会一场接着一场,参与相关研制的材料所、自动化所、市半导体厂、全国各协作单位轮番庆祝。大红花、奖状、领导接见,喜讯铺天盖地,报纸、电视、广播里把他们的事迹都吹到了天上。

什么“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什么“国际先进水平”,什么“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都见***鬼去!你难道就不能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了,让先进技术形成了生产力,给国家创造了财富价值,再来论功行赏?

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你就是掌握了天顶星人给的外星技术,还不是吃菜喝糠的水平!

材料所的专项技改资金报告,不是早就交上去了吗?怎么到现在连个泡都不冒,连该上哪个部门打听都不知道,就只能在这里傻傻地等。

总不会等到中美电子研究所破产关门了,这笔专项款才通过审批吧?

“妈的!”

郭逸铭难得的骂了句怪话,抖出最后一只烟,点燃,将空空的烟盒捏成一团,随手扔出去,落在马路边,滚了几下,掉进了路边明渠。

“我回办公室。”

他没头没脑说了一声,转身就走,对舒雨菲不管不顾。不过这次舒雨菲没有生气,她看得出来,郭逸铭很急躁,心情很糟糕。

习惯了国内N年潜心研制,N年经验介绍,N年建设,N年投产流程的她,不明白郭逸铭现在近乎于对未来绝望了。他做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大代价,产品都出来了,效果好的出奇,但给他的感觉,却离成功越来越远,那种悲愤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舒雨菲倒是对对面材料所的热闹感到很兴奋,优质低廉的硅晶元,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制造机床,这些技术,她都参与其中,亲眼见证了奇迹的诞生,这种兴奋让她感到无比幸福。

她衷心期望中美电子研究所办得越来越好,给国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她一直痴痴地在研究所门口,望着一路之隔的材料所,听着里面传来的喧嚣欢笑,像做梦一样,想象着里面热闹的场景。

本来这次庆功会,也是邀请了郭逸铭作为外方代表出席的,却被郭逸铭一口拒绝。其实舒雨菲很想参加这个庆功会,能和领导们坐在一起,济济一堂,为成功而欢呼,想想就美。就算不能坐在主席台,能够在前排亲眼见证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现在,她只能在马路这边,眼巴巴地看着对面,幻想庆功会的场景。

大家一定是在礼堂里吧,红旗招展、歌声飞扬,主席台上一排的领导,引经据典,对同志们的工作作出肯定,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再建新功。然后是颁奖、戴大红花,谈研发过程的艰辛,谈领导的重视,谈同志们的帮助,谈兄弟单位的支持……

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