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都风颜录 作者秋若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古时乐师讲的是师法自然,为何通鉴中却说要师法人心?”

“这里么……”子夜哈哈一笑,“自然即是人心,人心即是顺从自然,这是一解。师法自然是根本,师法人心却是目的,这是二解。”

上官那颜从榻上起身,疑惑道:“竟有两种说法么?”

“此两种说法是子夜的解读,未必便是著作者的本意,太子妃也可自己辨析。”

上官那颜站到了地上,“著作者……不是子夜大司乐么?”

帘子后再传来子夜不羁的笑声,“不是我。”

上官那颜还要再问,子夜已收琴起身。

“子夜……”她追出几步。

子夜袍袖抱琴,侧身对追来的上官那颜浅浅一笑,“太子妃若要钻习乐律,通读《古今乐律通鉴》是最好的方法。”

走出几步后,子夜再一笑,语声妖娆,“六卷本藏于仙韶院,一般人难以借阅。”

宫女们纷纷在这乐师的笑声中红了脸颊,唯有上官那颜痴痴立在原地。

混进大明宫,上官那颜用的是从望陌身上偷来的玉牌。大明宫并无多少宫人,大门处却戒备较严,不许闲人出入。她曾暗示过望陌,自己想再去大明宫逛逛,望陌却是不许了。为了省事,她索性某次与望陌胡闹时,偷来玉牌。

宫人引路,她才到了仙韶院。这一路,她奇怪的是自己并无多少陌生。

仙韶院如今由盛熹负责,见到上官那颜时,他较为震惊,也较为难,“太子妃,这里怕是不适合您涉足。”

上官那颜看了眼他,便径自逛了开来,从前门到后院,最后在一排排的紫竹外止步。

盛熹跟在她身后,忙道:“这里已荒废多时,太子妃还是往前殿用茶吧?”

上官那颜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紫竹掩映,荒草没膝,青苔爬过石阶。

“太子妃!”盛熹极力劝阻,“进去不得!”

“这是什么地方?”上官那颜环视四周的荒草,心里莫名地哀戚。

“……”盛熹不语。

上官那颜转身看他,“为何进去不得?”

“蛛尘太多,难以涉足。”盛熹艰涩道。

上官那颜踩过荒草,穿过月洞门、院落,推开了廊庑下最大的一间卧房。飞尘铺面,她拿袖子遮挡。待飞灰落定,定睛一看,内里桌椅床榻摆设简单,除了铺满的灰尘,一切都极为整饬。

跨过门槛,提着裙摆迈步入内,上官那颜在屋内缓缓转了个身,视线扫视了一圈。

“太子妃……”盛熹在门口踌躇。

“你先出去,我一会叫你。”上官那颜继续往卧室里间走去,一眼瞧见六扇青石竹枝屏风,绕过屏风是床榻。

她伸手拂过屏风,手心全是灰尘,目光一转,瞧见地上散落着几颗珠子,蹲身捡起来一看,她容色一震。忙寻到桌上的铜镜,擦去灰尘,对着铜镜看自己项间的檀珠与捡来的珠子。

一模一样。

她愕然地瞧着手心的珠子,再摸着颈上的珠子,莫非她与这间屋子有什么关联?

走到榻边,不顾上面的灰尘,她坐了上去,将捡起的珠子都收入袖囊中,手指摸过床榻、玉枕,心中莫名哀痛。两手撑在榻上,眼泪竟垂落下来。

不知不觉,她就着玉枕,睡着了。

光线模糊中,有人从逆光中走来,来到榻边,俯身抬手,拭过她流到耳边的泪水。她连忙握住那只手,“不要走!”

一惊醒来,原是一枕黄粱。

手心空空,眼睛却是潮湿的,枕上新泪点点。

记忆深处有最深切的伤痛丝丝泄露,一阵阵悲戚袭上心头,如同压抑了几个轮回。由抽噎到低泣再到大哭,她从床榻哭得跪倒地上。

为什么会这么难过?梦里给她拭泪的究竟是谁?她遗忘的到底是什么?

从布满灰尘的卧房中走出后,上官那颜低着头对外面候着的盛熹道:“仙韶院典藏的全套《古今乐律通鉴》可否借我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