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平之战旧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咸阳(第1页)

秦国,咸阳宫中,传来了一阵砸东西的声音。昭襄王在得到了细作汇报的上党郡守冯亭拒绝接受将上党献给秦国,却转而向赵国请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御座上的灯台、笔墨、竹简等物品就都成为了他发泄怒气的目标。砸完东西之后昭襄王觉得气顺了不少,转首对内侍道:“去将应侯请来。”

应侯范雎,原是魏人,出身贫寒之家,自幼习得纵横之术,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在魏国时跟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对齐襄王慷慨直言而遭受了嫉妒,回到魏国后遭诬陷后差点被打死,之后化名逃到了秦国。秦昭襄王被他的才干所吸引五次长跪才得到他的辅佐,被拜为相国,封应侯。

不多时,应侯范雎应召而至,今上把冯亭降赵的消息让内侍传给了范雎。范雎看完后道:“大王,冯亭此举明显是想祸水东引,想以区区上党郡的十七城来引发咱们秦国跟赵国之间的大战。”今上道:“寡人也知晓这冯亭此举的意图,那咱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范雎想了想道:“臣觉得这是天赐的良机。要看大王是想要上党郡还是邯郸了?“昭襄王道:“哦?此话怎讲?”范雎回道:“冯亭此举有两个意图,一是想让咱们秦国跟赵国直接发生冲突,二是想要促使赵、魏、韩三国合纵对抗咱们秦国。现如今赵军的实力也是现在关东诸国中最强的,韩、魏的精锐在前几年已经被武安君消灭的差不多了,楚国也被武安君打的连郢都都变成了咱们的南郡。现在唯一能跟咱们秦军抗衡的也只有赵军了。咱们虽然九年前在阏与输给了赵奢,但现在赵奢已死,廉颇老迈不堪大用,乐毅刚刚投奔赵国不久,赵王必不敢用之为将。反观咱们秦国,有以武安君为首的一大批优秀将领,咱们正好借此机会不但可以把上党借势打下来,顺便再消灭掉赵军的精锐,如果赵军主力被歼灭,大王说不定还能顺势拿下邯郸。臣想文武两道并行,一面遣使质问韩赵二王,看他们如何解释。同时派遣大军迅速拿下上党郡,再看看赵国的反应如何?”

昭襄王哈哈大笑道:“应侯真是好算计,那明日跟大家伙一起商议一下派遣何人为将,领兵讨伐上党。”应侯应道:“臣尊王命。”转身出宫而去。

次日清晨,咸阳宫大殿。昭襄王对着群臣说道:“韩王言而无信,之前派人说好了要把上党郡割让给咱们,现在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偷偷把整个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都转献给了赵王,寡人决定遣使,质问韩王、赵王,要让他们给寡人一个交代。”群臣听后齐声道:“大王英明。”昭襄王接着对群臣说道:“昨日寡人也已与应侯商议,单靠遣使质问韩、赵二王估计也于事无补,还得靠咱们自家拳头硬才说得上话。所以同时需要派遣大将领兵前往拿下上党,只有攢在自己手心里才是真的。大家伙议一下该派谁为将领兵出击合适呢?”

范雎出列道:“出阵的主将首推武安君,但武安君刚刚率军拿下了野王,军队还在休整之中,而且咱们秦国良将如云,反观赵国无将可用,此次就无需劳烦武安君出马,另遣一大将领兵前往即可。”昭襄王点头道:“那各位看看何人可以为将领兵征讨上党呢?”群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推荐大将蒙骜,有的推荐大将王陵。此时,从武将班列中大步走出一人,此人身材魁梧,方国脸,正是左庶长王齕。王齕大声道:“大王,臣不才,愿意自荐领兵征讨上党。”昭襄王看了一眼范雎,范雎点头道:“左庶长用兵持重,可以为将。”昭襄王思考了一下点头道:“那就让左庶长王齕领兵五万征伐上党郡。”王齕大声道:“臣领王命。”当即昭襄王赐下虎符,王齕拜领了虎符之后转身出了咸阳宫去城外蓝田大营中调兵遣将去了。

同日,有两队使节车队也从咸阳出发分别前往邯郸跟新郑方向去了。

数日之后的韩国新郑,韩王宫中,秦使上殿行礼之后大声质问韩桓惠王道:“外臣拜见韩王,本国国君想知道您之前已经派人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我秦国,为何上党郡守冯亭拒不执行?冯亭此举置大王于何处?他不是让大王成为了诸国的笑话了嘛?还请大王给外臣一个说法,外臣也好回咸阳去回复我国国君。”韩桓惠王苦着脸答道:“尊使请息怒,冯亭此举小王也属实不知,现在贵国的军队占据了野王,我们跟上党的联系已经完全中断了,冯亭既然投降了赵国,现在他就是赵国臣子了。小王这就下诏给他质问他为何如此?但是小王估计现在小王的诏令对与冯亭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了。”秦使冷哼一声道:“外臣此次前来也是知会大王一下,本国国君已决定发大军讨伐上党郡,也希望大王不要再作出什么不该做的举动,生出什么不该想的非分之想。”韩桓惠王连忙道:“小王不敢,还请贵使回去禀告贵国国君,我韩国是真心实意与秦国交好,绝无他意,此次之事皆是冯亭一人所为,跟我韩国无关,还望贵国国君明察。”秦使听完后缓和了一下脸色道:“大王如此想最好,外臣会尽快回咸阳禀告本国国君,也请大王尽快下诏给冯亭,避免上党郡生灵涂炭。”韩桓惠王忙到:“小王现在就下诏,还请贵使先回馆驿休息。小王准备了许多礼物烦请贵使带回咸阳转呈给贵国国君,礼物中也有贵使的一份,还请贵使笑纳。”秦使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外臣先谢过大王了,大王的诚意外臣会完全的带回去给到本国国君的。”说罢就行礼告辞转身下殿回馆驿去了。

赵国,邯郸,赵王宫。赵孝成王在正殿中接见了到访的秦国使节。秦使上殿行礼后道:“大王,外臣此来是就先前韩王已答应将上党一地割让给我秦国。但上党郡太守冯亭不听诏令,反而转投了贵国。按理来说贵国应不予接受上党郡的投降才是,听说现在贵国不但接受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还封了原上党郡守冯亭为华阳君,不知这是何道理?”

赵孝成王微笑道:“贵使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了。韩王下诏让冯亭投降贵国一事寡人事先并不知道,只以为华阳君冯亭心向我国,在我国的感召之下,故率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归附我国。”秦使听完后冷笑道:“大王所说毫无道理,韩王下诏在前,冯亭投降在后,大王说事先不知情如何能令人信服?”平原君赵胜出列道:“请贵使得知,我国国君确实不知韩王下诏一事,由于贵国占据了野王,致使新郑与上党的联络中断,我国如何能够事先得知此事?”秦使转向平原君道:“那如此说来还是我国的不是咯?那现在我已告知了贵国此事的来龙去脉,贵国应该如何处理呢?”秦使转头面向赵孝成王道。赵孝成王道:“贵使,现在木已成舟,冯亭已是我国的华阳君了,上党十七城也已归入我国领土。换成贵国国君,这吃下肚子的东西总不能再吐出来吧。”秦使正色道:“那贵国就等着我秦国军队的利剑吧。告辞。”说罢拂袖转身而去。

赵国君臣见此情形,面面相觑。赵孝成王对平原君道:“平原君,你要抓紧去上党接收土地。传诏让老将军廉颇加强战备,预防秦军的攻击。”

平原君躬身道:“臣遵王命。”

秦国,咸阳宫中,传来了一阵砸东西的声音。昭襄王在得到了细作汇报的上党郡守冯亭拒绝接受将上党献给秦国,却转而向赵国请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御座上的灯台、笔墨、竹简等物品就都成为了他发泄怒气的目标。砸完东西之后昭襄王觉得气顺了不少,转首对内侍道:“去将应侯请来。”

应侯范雎,原是魏人,出身贫寒之家,自幼习得纵横之术,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在魏国时跟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对齐襄王慷慨直言而遭受了嫉妒,回到魏国后遭诬陷后差点被打死,之后化名逃到了秦国。秦昭襄王被他的才干所吸引五次长跪才得到他的辅佐,被拜为相国,封应侯。

不多时,应侯范雎应召而至,今上把冯亭降赵的消息让内侍传给了范雎。范雎看完后道:“大王,冯亭此举明显是想祸水东引,想以区区上党郡的十七城来引发咱们秦国跟赵国之间的大战。”今上道:“寡人也知晓这冯亭此举的意图,那咱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范雎想了想道:“臣觉得这是天赐的良机。要看大王是想要上党郡还是邯郸了?“昭襄王道:“哦?此话怎讲?”范雎回道:“冯亭此举有两个意图,一是想让咱们秦国跟赵国直接发生冲突,二是想要促使赵、魏、韩三国合纵对抗咱们秦国。现如今赵军的实力也是现在关东诸国中最强的,韩、魏的精锐在前几年已经被武安君消灭的差不多了,楚国也被武安君打的连郢都都变成了咱们的南郡。现在唯一能跟咱们秦军抗衡的也只有赵军了。咱们虽然九年前在阏与输给了赵奢,但现在赵奢已死,廉颇老迈不堪大用,乐毅刚刚投奔赵国不久,赵王必不敢用之为将。反观咱们秦国,有以武安君为首的一大批优秀将领,咱们正好借此机会不但可以把上党借势打下来,顺便再消灭掉赵军的精锐,如果赵军主力被歼灭,大王说不定还能顺势拿下邯郸。臣想文武两道并行,一面遣使质问韩赵二王,看他们如何解释。同时派遣大军迅速拿下上党郡,再看看赵国的反应如何?”

昭襄王哈哈大笑道:“应侯真是好算计,那明日跟大家伙一起商议一下派遣何人为将,领兵讨伐上党。”应侯应道:“臣尊王命。”转身出宫而去。

次日清晨,咸阳宫大殿。昭襄王对着群臣说道:“韩王言而无信,之前派人说好了要把上党郡割让给咱们,现在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偷偷把整个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都转献给了赵王,寡人决定遣使,质问韩王、赵王,要让他们给寡人一个交代。”群臣听后齐声道:“大王英明。”昭襄王接着对群臣说道:“昨日寡人也已与应侯商议,单靠遣使质问韩、赵二王估计也于事无补,还得靠咱们自家拳头硬才说得上话。所以同时需要派遣大将领兵前往拿下上党,只有攢在自己手心里才是真的。大家伙议一下该派谁为将领兵出击合适呢?”

范雎出列道:“出阵的主将首推武安君,但武安君刚刚率军拿下了野王,军队还在休整之中,而且咱们秦国良将如云,反观赵国无将可用,此次就无需劳烦武安君出马,另遣一大将领兵前往即可。”昭襄王点头道:“那各位看看何人可以为将领兵征讨上党呢?”群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推荐大将蒙骜,有的推荐大将王陵。此时,从武将班列中大步走出一人,此人身材魁梧,方国脸,正是左庶长王齕。王齕大声道:“大王,臣不才,愿意自荐领兵征讨上党。”昭襄王看了一眼范雎,范雎点头道:“左庶长用兵持重,可以为将。”昭襄王思考了一下点头道:“那就让左庶长王齕领兵五万征伐上党郡。”王齕大声道:“臣领王命。”当即昭襄王赐下虎符,王齕拜领了虎符之后转身出了咸阳宫去城外蓝田大营中调兵遣将去了。

同日,有两队使节车队也从咸阳出发分别前往邯郸跟新郑方向去了。

数日之后的韩国新郑,韩王宫中,秦使上殿行礼之后大声质问韩桓惠王道:“外臣拜见韩王,本国国君想知道您之前已经派人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我秦国,为何上党郡守冯亭拒不执行?冯亭此举置大王于何处?他不是让大王成为了诸国的笑话了嘛?还请大王给外臣一个说法,外臣也好回咸阳去回复我国国君。”韩桓惠王苦着脸答道:“尊使请息怒,冯亭此举小王也属实不知,现在贵国的军队占据了野王,我们跟上党的联系已经完全中断了,冯亭既然投降了赵国,现在他就是赵国臣子了。小王这就下诏给他质问他为何如此?但是小王估计现在小王的诏令对与冯亭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了。”秦使冷哼一声道:“外臣此次前来也是知会大王一下,本国国君已决定发大军讨伐上党郡,也希望大王不要再作出什么不该做的举动,生出什么不该想的非分之想。”韩桓惠王连忙道:“小王不敢,还请贵使回去禀告贵国国君,我韩国是真心实意与秦国交好,绝无他意,此次之事皆是冯亭一人所为,跟我韩国无关,还望贵国国君明察。”秦使听完后缓和了一下脸色道:“大王如此想最好,外臣会尽快回咸阳禀告本国国君,也请大王尽快下诏给冯亭,避免上党郡生灵涂炭。”韩桓惠王忙到:“小王现在就下诏,还请贵使先回馆驿休息。小王准备了许多礼物烦请贵使带回咸阳转呈给贵国国君,礼物中也有贵使的一份,还请贵使笑纳。”秦使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外臣先谢过大王了,大王的诚意外臣会完全的带回去给到本国国君的。”说罢就行礼告辞转身下殿回馆驿去了。

赵国,邯郸,赵王宫。赵孝成王在正殿中接见了到访的秦国使节。秦使上殿行礼后道:“大王,外臣此来是就先前韩王已答应将上党一地割让给我秦国。但上党郡太守冯亭不听诏令,反而转投了贵国。按理来说贵国应不予接受上党郡的投降才是,听说现在贵国不但接受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还封了原上党郡守冯亭为华阳君,不知这是何道理?”

赵孝成王微笑道:“贵使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了。韩王下诏让冯亭投降贵国一事寡人事先并不知道,只以为华阳君冯亭心向我国,在我国的感召之下,故率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归附我国。”秦使听完后冷笑道:“大王所说毫无道理,韩王下诏在前,冯亭投降在后,大王说事先不知情如何能令人信服?”平原君赵胜出列道:“请贵使得知,我国国君确实不知韩王下诏一事,由于贵国占据了野王,致使新郑与上党的联络中断,我国如何能够事先得知此事?”秦使转向平原君道:“那如此说来还是我国的不是咯?那现在我已告知了贵国此事的来龙去脉,贵国应该如何处理呢?”秦使转头面向赵孝成王道。赵孝成王道:“贵使,现在木已成舟,冯亭已是我国的华阳君了,上党十七城也已归入我国领土。换成贵国国君,这吃下肚子的东西总不能再吐出来吧。”秦使正色道:“那贵国就等着我秦国军队的利剑吧。告辞。”说罢拂袖转身而去。

赵国君臣见此情形,面面相觑。赵孝成王对平原君道:“平原君,你要抓紧去上党接收土地。传诏让老将军廉颇加强战备,预防秦军的攻击。”

平原君躬身道:“臣遵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