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秀出美丽人生2006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中国古代的女孩子重要的节日。

余然定定心神,伸手推开厚重的朱红色宫门,云雾缭绕,清香沁肺,凝眸望去,一副美人的绣像映入眼帘。她没有被画中美人脱俗倾城的容颜所吸引,反而目不转睛地盯住绣像旁的一行小字。

织女?她不禁会心一笑。

绣画上栩栩如生的女子,居然是织女?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余然的家乡W县自然也有。小时候的她,每到七夕夜晚,就喜欢搬张小凳子坐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闭目聆听晚风吹过叶梢发出的沙沙声。老辈里传说,那些沙沙声是牛郎和织女在窃窃私语。若是那晚夜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就表示织女她哭了。

余然扫了眼紫檀香案上,上面除了一个白玉浮雕的香炉和一盒檀香外,再无其他。盯看了一会,视线落到香案前摆放的蒲团。她侧头想想,移步上前,打开盒子,拿出三支檀香点燃,毕恭毕敬地上好香,退到蒲团后,双手合十,闭上双眼,无声祷告。尔后下跪,连续磕了三个头。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余然磕好头站起来,本想离开。在她想走的一瞬,脚却怎么都挪不开步子了?身体好像不受她控制一样,自动自发地跪在蒲团上,继续磕头,下跪磕头,下跪磕头……三跪九叩,一个都不能少。

“然然,然然,你在吗?”

“月娟,你叫然然做什么?”

“妈,我问问我家小军今天有没有来找然然玩?”

“没有。你去后面她二姑姑家找找,兴许是去找震慧玩了。”

“好的。妈,你今天不要做饭了。今天她二伯去街上买了两斤前腿肉,说要包馄饨吃。你和然然等会一块来我们家吃吧。”

“好吧。一会我过去帮你拌馅包馄饨。”

……

这时,空中隐隐约约飘来一阵她二伯母和奶奶的交谈声,余然心底一惊,猛然间想起她现在不知道是意识进入混沌空间的,还是身体进来的?假如只是意识进来的还好,奶奶见到了,最多以为她睡着了。如果是连同身体一块进来的,那待会可会出大乱子的。

偌大的一个活人凭空消失了,不把人急死才怪!

余然的脑子里刚浮起想要离开混沌空间的念头,眼前就突然光芒一闪,场景急速变化,刹那间她已回到绣架旁站好。还没等她回过神来,通向楼梯口的房间门打开了。

“然然,你二伯母刚才来说,今天让我们去她家吃馄饨。你等一会吃饭的时候早点过去帮忙烧烧火,不要太晚了。”余奶奶推开一半房门,对着站在绣架前发愣的余然叮嘱。

“哦!奶奶,那根……”余然想了想,还是把刚才进入混沌空间的事咽进肚子里。她不是天真懵懂的小孩,怀璧其罪的道理,以前实践过多次。像这种处处透着古怪的事,只能等她彻底摸清了,才能私下里悄悄问余奶奶。

“什么事?”余奶奶诧异。

“没事。我就问问你给我的那根绣花针在你们师门传了多少代了?”余然呵呵笑着转移话题。

余奶奶笑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是师傅的师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虽不是什么金贵的玩意,但给你了,你就要好好保存下去,留给你的传人。”她嘱咐了几句,关上房门,下楼。

余奶奶的话很简单,但里面却包含了千金的分量。余然低下头,手指轻轻抚摸绣布上绣了一半的野菊花。针脚杂七杂八,松松紧紧,绣线的色彩浓淡不均匀,过渡极不自然。

忽然,她想起前世范医师对余奶奶说的话。

“这孩子灵气够,心气也高,上进心也有。可惜的是,年纪太小,性子还不够稳定,学得杂多而乱。若是肯多花费点心思,专注学其中的一两门手艺,你将来就不愁衣钵无人继承了。”

真是一句非常精准的评价!

余然嘴角勾起一缕苦笑。这一次,她绝不会犯以前的错误,看见什么都欣喜不已,嚷着要学,学了一半,就丢掉。弄到最后,不管什么她都只学到一点糊弄人的皮毛。

4 家事

余奶奶一关上门,余然心眼一动,蹑手蹑脚地躲到房门后,悄悄拧开锁,探头偷窥余奶奶下楼的身影。见她下了楼梯,直奔隔壁的二伯母家去帮忙了,她紧绷的心神不禁松懈下来。定定地看着余奶奶消失方向愣了会神,余然嘴角一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抓着门把的手指扣得老紧,眼角酸酸的,心底涩涩的。

她永远忘不了奶奶躺在病床上那张因胆囊癌扩散变得金黄的脸。

闭上双眼,余然用尽全身的力气才逼回眼底的泪意。能再次看到活得健健康康的余奶奶,真好!她又哭又笑的想着。这一回,她会努力赚钱,每年都陪着奶奶去医院做健康检查。不再像以前一样,直到癌症晚期发作才发现奶奶病了。

不,她要跟范医师学中医,亲自为奶奶调理身体。余然深信,人定胜天。有毅力有韧性的人,绝不会被小小的挫折打倒。大概是因为余然从小是奶奶带大,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所以余然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

胡思乱想了一会,余然看看放在五斗柜上的闹钟,一个八十年代常见的圆形老式闹钟。时针指向上午九点。离中午十一点吃饭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二伯母家今天包馄饨,肯定不止喊了她和奶奶过去吃。

这年头,乡下除了过年,平时基本不吃馄饨。哪家要是吃馄饨了,一定会为了图个热闹,把家里的亲戚全都喊齐了,一块包了吃。一家人聚在一起,剁肉馅的剁肉馅,剁菜馅的剁菜馅,打牌的打牌,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比起过年时还要热闹三分。

余然家本身就是个大家族,余奶奶嫁进余家后,养了三儿三女。长子余尤康在村委做事,次子余永康在一家厂单位销售科当科长,三子余云康高中时去参军了,直接留在部队没回家,后来余然她妈妈也跟着去当随军家属了。长女余欢娣嫁到了W市的太湖边,老公在湖边承包了几十亩的渔场,小日子过得很舒坦。二女儿余荣珍嫁得比较近,就嫁在余然他们村隔一条河的齐巷,走路花个三五分钟就能到。三女儿余菊芬最漂亮,选的老公也同样俊,就是嫁的村子比较偏僻。属于上趟街都比较远的死角落。

见时间不早了,余然打消了回混沌空间去一探究竟的念头,收拾了下绣架,拿起书桌上的课本,转身下楼,去隔壁二伯母家帮忙。

刚跨出大门,余然一眼瞧见站在门前榉树底下玩的三堂哥余军,她二伯母家的儿子。余军的样子和长大后差不多,瘦瘦高高的,像根竹竿子。他并不是余然的亲堂哥,是当年余奶奶去余然妈妈村子上抱回来的。

这事,余然私底下不止听她妈妈和余奶奶提过一回。说她二伯母见第二胎又生下个女儿,连哭了几天几夜,弄得余奶奶愁眉不展,到处托人打听哪个村上有孩子换?后来余然妈妈的村子上有户人家连养了四个儿子,想要个女儿养。於是余奶奶一问儿媳妇愿意换孩子,马上冒着大风雪赶去换,一路上连摔了九个跟头,才换来的。

不过,余然家也从没把余军当外人,俗话说得好,生娘哪及养娘亲!既然入了余家的家谱,自然就是余家的人了。

看着从小到大就与她特别亲厚的三堂哥,余然笑着问:“三哥,刚才你妈妈来我家找你了。你去哪玩了?是不是去河对面的二姑姑家找震慧哥哥玩了?”余军和余然二姑姑家的儿子齐震慧同年,俩人的生日就差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