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华山的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忆流年27(第1页)

“前几天,我去小京华的咖啡厅弹琴,有一个女孩从那欢快的旋律中听到了感伤。她在梦中流泪,还做了一首小诗。”

“诗中说:弹琴的人,你想把《献给爱丽丝》弹给谁听?你想把岁月里沉淀的感伤,向谁说明?被离别后,你把离别,思成永恒。”

“我非常惊奇。那女孩比你还小一岁,看起来更小,像个学生。她怎么听出来的?而且后来我还知道,那女孩不会任何乐器,她只善听。等以后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她叫元俪。”

“孙洙,我想着,鸡肉她能听出,你也应该能听出,所以我今天也弹给你听,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因为我们曾经长时间相处,事件的起因你也明白,所以你的感受更深刻一点。”

“孙洙,以前你也听过我和你周老师和琴,但是现在我的心境与那时不尽相同。历尽沧桑,我也无法寻回那时的感觉。”

方言想想,那时是什么感觉呢?其实他的心也没有那么纯净。他在困惑,琴行的前途,和他对艺术的执着,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路,该怎么走下去。他不愿他的艺术成为商业运作的附属品。当然,更不希望,他的艺术生命就此终止。而他的妻子,好像没有为这烦恼过。

“孙洙,琴为心声,现在我只能这样弹了。我这样弹,孙洙,你用古筝,该怎么和?”

“我不知道,方老师。”孙洙迟疑,“我记得周老师,她用《彩云追月》跟您合奏。”

“你呢?”

“我试试,方老师。”

方言其实不想外物打扰这间琴室的安静。但孙洙弹琴,必须有古筝。听说孙洙有弹熟的琴在车上,俩人就把琴搬了过来。

孙洙坐在古筝前,调整着情绪,又调着音准,试拨几下弦,然后开始弹了起来。

熟悉的旋律响起,方言心头一颤。闭上眼睛,眼前尽是曾经的初见。

月光中,周星坐在学校的湖畔,指间流出的音乐,似乎随着夜色,随着湖水,在流动……

“人生若只如初见”,可是,初见,只有一次。霎那的心动,就如一石投进平静的湖水,激起了一湖的涟漪。石静而涟漪未止。那是足以珍藏一生的情感体验。可是,如果人生尽如此,人又怎么会珍惜?所以,虽然有如此感慨,但还是会想,幸好,初见只是唯一。

那时的周星的琴艺,也是孙洙不能比的。她的琴音似乎带着魔性,从第一个音符侵入他的心里,就开始拨动着他的心弦。牵引着他去追寻。在他见到她的人之前,她的音乐已经先入为主,控制了他的心灵。他知道,他已经在劫难逃。

第二次弹的时候,方言试着用钢琴音给她和音,可是他发现,孙洙好像在躲着他的乐音。而且,她的心绪有些乱。她跟他弹起来,还没她自己弹得自然流畅,甚至节奏都有些问题。

方言皱眉,他止住琴,见孙洙有些沮丧,觉得他可能有心事。他想跟他谈谈心。她来了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他也忙,并没有长谈过。

“你哥哥还没回来?”方言知道他们兄妹情深,哥哥,一直是她的心灵寄托。

他一直记得那个18岁少年第一次见他的情景。其实严格说起来,他好像还有几个月才是18周岁生日,可是他自己已经把自己当做成年了。他身材挺拔,还有少年的瘦削。可他模样严肃,把他们的证件都查验了个遍,最后才同意孙洙在这儿学琴。

他听说他家里的情况有些担心。怕孙洙的学费难以为继。虽然他很需要一笔学费来维持开销,但学琴若不能连续,不如不学。

少年说,学费是他的事,他无需担心。只要妹妹想想学,他就供。妹妹有梦想,他支持她去追梦。作为兄长,他有这个责任。

他果真一言九鼎,没有断过妹妹的学费。在他出国以前,还预交了三年的。听说为此他还动用了父亲的赔偿金。他那个所谓的义父还有意见。孙沫一句话就把他怼了回去。他说他,没有资格管这件事。

他走之前还特意找他谈过一次。郑重把妹妹托付给他,还说他回来会重谢。

可是孙洙一直都是懂事的孩子。她天赋不错,又很努力。他说他无需他重谢,他也是琴行的恩人。照顾孙洙,也是他和周星的责任。就那几年,孙洙已经成了他的家庭的一份子。

“快了,方老师。”提起哥哥,孙洙的眼睛有了光彩,“他说明年3月。虽然日子在一天天接近,可是我还是还是觉得慢。恨不得一觉醒来,就到了。”

见孙洙又显出儿时的天真与调皮,不由一笑,带着些宠溺。他伸出手,这次没有停住,就拢起了她的头发。她的头发,从小就柔顺,手感很好。假期时,她经常住在琴行,他甚至,还给她扎过头发。真是岁月如梭,转眼间她就长大了。女大避父,他是老师,更得避着。可是,有些习惯,总是改不了。

孙洙也享受着着久违的温馨。她的心中忽然燃起异样的情绪。她还想他像她儿时一样,把她搂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