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按兵不动。也没有一个人撩开窗看个究竟,估计也是一屋子无趣的人。

把帘子拉起来,又把帘子放下,这会儿嬷嬷带着窃脂姑娘直接上了搂,先给两房的客人们都请了安,那窃脂姑娘站在大厅里,门外

被人围得水泄不通,都是看热闹的。

而里面东西房的客人都被请了出来,站在二楼走廊的扶手前,一望就可以看见楼下大厅里亭亭玉立的窃脂姑娘。

西厢房的纨绔们站在廊下,而东房也出来了三四个人,面不熟,却个个眉清目秀,都是才俊的样子。

“这些人你有见过么?”陶艳站在杜安晨左侧,悄声问到。

“没有见过,这些人都不是我家老爷子的门生,也没有入朝为官后的俗气。”

*** *** *** ***

猜测间,嬷嬷上来赔笑到:

“各位贵宾稍安勿躁,我家姑娘面子薄,比较害臊,受如此抬爱,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如何选择,生怕选了一家又得罪了另一家。所

以姑娘斗胆设了一局,想要考考两家公子们的才情,希望公子能够当场作诗一首送给我家姑娘,就算以后不能跟公子们长相思守,也能

以诗寄情……”

嬷嬷喋喋不休说了一大推,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诗比才,谁家胜,谁家抱得美人归。

杜安晨得意地看了看东方回廊,突然从厢房里出来两个西域使节打扮的外邦人,胡子拉扎,又穿皮雕大褂和马靴,原先猜测的尊贵

客人,果然是他们。

四下有人调笑了,比才情,西域使节哪里是天朝才子的对手。

窃脂姑娘莞尔一笑,朝陶艳这边看过来,兜转了一圈,把目光停在杜安晨身上。这才缓缓捉笔,运气写下“窃脂”二字。

嬷嬷道:“姑娘是想各位公子,以她芳名作诗,要把姑娘放在诗中,各位请!”

东房的两个西域使节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汉族文化博大精深,就算是熟读诗经熟悉汉学的番邦文人,也不一定能在这个节骨

眼上对出一首来。

两个西域人窘困异常,这时厢房帐后有个书童打扮的人走了出来,递给西域使节一张纸,两人打开一看,不禁眉开眼笑,原先慌忙

的气氛全然消失。一个眼色,下人又从西域使节手里接过白纸跑下楼去,亲自交到窃脂手中。

窃脂展开,与众人共赏,也算是做个见证,以示公正。

那一尺白卷提道:

“美人多绿叶,窃笑红妆来,谁家香彻骨,百合脂中待。”

说的是,美人一般都有绿叶配村,所以美人喜欢红妆示人显得华贵,不知道今天是谁家的美人,芳香四溢,乍一看,竟然在脂粉堆

里开了朵纯洁百合。

窃脂姑娘今天穿的是素装,一身白,说她是万花丛中的百合,一点不为过。

姑娘知道东厢有人有意讨好,淡淡一笑,向二楼帘后之人一揖:“谢东厢公子抬爱。”

声音切切如吐玉,酥到男人骨髓里。

这回窃脂又抬头看了看西边的杜安晨,却见安晨似乎根本不给窃脂姑娘面子一般,只专心和身边的柳公子眉目传情。

窃脂有点不高兴,想来也从来没有人这样没当她一回事。

身后的赵陈二位公子看杜公子不帮腔,有点着急,论文采,这里只有杜安晨和陶艳尚可,其他人不过是酒囊饭袋。不出一声,就输

个精光,是在很没有面子。

杜安晨也不慌不忙,拿扇子捅了捅对着窃脂暗暗傻乐的陶艳,暗示他不要发傻了,赶紧拿出他“花楼对诗第一人,唯有科举孙山外

”的能耐。

陶艳回了神,“咳咳”两声清干净喉咙,笑颜盈盈一步步走下楼去。

众人奇怪他走下去干嘛,怎么还不开始对诗,却闻铿锵有力的男音,由丹田运气,冲出喉咙,铮铮有声。

“扰我心者,金玉满堂;偷我智者,罗衫娇娘;提笔行卷无墨,难煞东西两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