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侯txt来自远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71 第七十一章(第1页)

夏种过后即是秋收。

沉甸甸的谷穗压弯茎秆, 风从北方吹来, 拂过一片金色麦浪。

距离秋收越近,赵嘉越是绷紧了神经, 除了组织人手到田间地头巡视,驱逐食谷的雀鸟小兽, 更是每日询问有经验的农人,确认天气是否会产生变化, 是不是要提前抢收。

并非他杞人忧天,而是之前的经验告诉他, 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 不提前做出准备,难保今年的收成又会泡汤。

“郎君放心, 这几日都不会有雨。”

熊伯的身体早已经痊愈,除了横过胸前的两条长疤,再不见半点伤重的影子。

村寨的事情有卫青蛾和乡老打理,虎伯留在畜场, 和熊伯轮换带着青壮下田。

这让熊伯有了更多闲暇,依照赵嘉的吩咐, 指点孩童和少年们开弓的要领。兴致起来, 还会抄起长棍, 为他们演示如何敲断马腿, 在乱军中杀敌求生。

季夏过后, 赵嘉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不是在田头就是在村寨, 同时还要教导卫青等人读书习字。稍微得些空闲,就会到演武场观看少年和孩童们演练。

在少年和童子各自选定几块靶子,轮番开弓射箭时,赵嘉靠向围栏,拍拍枣红马的脖颈,让它自行去吃草,随即和熊伯商议秋收之事。

“今岁多开了不少荒地,提前做些准备,免得遇事慌张。”

知晓赵嘉的担忧,熊伯想了片刻,向赵嘉提议,可在近日就组织人手下田收割。

除了曲辕犁和耧车,匠人和老农聚到一起,造出了收割谷子的器具。虽然使用过程中会留下不少谷穗,需要人力再清理一遍,但比起全靠人力收割,着实能省去不少力气。

第一次看到成品,赵嘉半晌没认出这是什么。

匠人简单解释一番,就拉起车身两侧的挡板,牵引出轮状的弯刀,又在车前套上犍牛,由一人踏上车栏,扬鞭进行驱赶。谷车缓慢前行,凡车轮过处,高草尽被割倒。虽说参差不齐,还需要不少改进,仍是让赵嘉看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还是那句话,有的事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想到。

一旦揭开蒙在眼前的薄纱,劳动人民能够发挥出的力量,真心超出想象。

如果说曲辕犁和耧车有赵嘉的因素在内,谷车则是实打实的西汉出产,凝聚的全是工匠和农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说不出所谓的机械原理,却能直接动手做出来,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心生敬意。

“谷车已制出八架,匠人都在赶工,会木工的青壮也在帮忙,不出三日就能增至十架。”

熊伯按住肩膀,转动两下胳膊,扬声叫住少年,让他们继续瞄准一百步的靶子,九成的箭矢能射中靶心,再将目标移到一百五十步。

“十架,应该够用。”

赵嘉双臂搭在木栏上,身体微微前倾,“明日开始收麦,尽速将麦田收完,再收粟田。”

熊伯点点头,见少年和孩童陆续射空箭壶,转头对赵嘉道:“郎君练几箭?”

“不了。”

赵嘉站起身,抻了两下胳膊,笑道,“等下要去麦田。”

熊伯没有多说,目送赵嘉离开,迈步走上前,让少年和孩童放下弓箭,各自抓起一把木刀,捉对练习劈砍。

妇人们聚在溪边,用木棒捶打布衣。

卫绢和几名少女抱着木盆、提着木桶,将洗干净的衣物送回木屋后晾晒。

遇赵嘉策马经过,少女们纷纷停下脚步,笑着同赵嘉行礼。其中两人还红了面颊,直至赵嘉走远,仍舍不得收回视线。

“阿鹊,莫要看了。”

卫绢拉了拉少女的衣袖,不似同伴打趣,而是轻声提醒,“赵郎君有爵位,将来要做官的。”

阿鹊面上闪过一丝黯然,少女们也变得沉默。

“我晓得。”

阿鹊抬起头,坚定道,“赵郎君甚好,纵不能嫁,我亦喜他。”

话说开之后,少女的心情豁然开朗,酸涩黯然随之消去。旋即扬起声音,唱起古时传下的调子,歌声清脆悦耳,诉尽对少年的倾慕。

少女们都被感染,一边向前走,一边随声应和。歌声未必多么娇美,却带着独属于边郡的爽朗和生机勃勃。两个少年扛着工具走过,面对面,都没留神,险些撞在一起,当场闹出笑话。

湛蓝的天空中飘过几朵白云,金褐色的身影穿空而过,留下一声响亮的高鸣。

来自草原的风压倒翠绿的青草,鼓起少女身上的布裙,吹开乌黑的鬓发。歌声和笑声融入风中,彼此缠绕,一同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