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情圣台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部分(第1页)

僚机构打交道,就算和同学们相处,包括和父母朋友相处,总有不能随心所欲的地方,得因时因地因人,伺候着不同的场景~~

跟自己相处的时候呢,一方面,自己的身体,得好好伺候着,比如脸,不伺候着它就会长各种东西,让你知道你该伺候她了~~身体机能也是,到了点儿得吃,到了点儿得拉,到了点儿得洗,虽然觉得每天重复这些事情很烦,不伺候着也不行~~

另一方面,自己的精神,竟然这个想象中最应该为自我所掌控的东西也并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当它悲伤的时候,我控制不了~只能任由情绪低落~当它高兴的时候,我也不能完全控制,还记得那次在某老师的课上笑到抽,根本忍不住~~心情好的时候,就算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能笑着面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算遇到可笑的事,也是苦笑~~我发现自己控制不了~~我能控制的只是让自己的理智保持在常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要做出“越雷池”的事~~我的理智总是在干“伺候着”这样一件事~~

于是我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从外到内,包括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不觉得是属于自己的,为什么又有“我”这样一个存在?“我”到底是谁?我连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不拥有,也不拥有他人的身体和思想,那究竟我赖以存在的支撑在哪里?

好奇怪~~

5月9日

集中更新~~

终于能用自己的帐号上网了~~郁闷坏了~~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我这连着几天跑网络中心跑久了,也把网络中心于学校各个角落的分布点摸清楚了~~今天一同学说我天天跑,跟群众上。访似的~~我想也是,就这么点小事就跑了五趟,群众真要有点事可不得上。访个一年半载的~~

学校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官僚机构,网络中心本身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却设了N个点,从A点传话到B点,B点又解决不了,还得找外面的网络公司来解决问题~~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养这么多闲人~~

再次BS一下某教授,盲目哈美哈西,上课就只会说,人家西方怎么样怎么样,美国怎么样怎么样,中国有吗,没有!~~靠,你对中国这么不满你怎么不去美国啊~~现在听他的课除了睡觉我就想扁他!!

tmd官僚恶心的学校!!!

嘿嘿修改修改~~

一大早的,想拿把菜刀把网络中心的人砍了!!!!~~~~~

还是不能上网,5555555555555~~~

8月6日

越发BT~~

今天吃了个生鸡蛋,肚子难受,难受到我想吐又吐不出来~~格外难受~~

最近的日子过得越发小资,越发BT,越发虚幻,越发的享受自虐的快感~~

幻想拿着刀片一片一片地凌迟自己,细细品尝~~很想舔噬自己的血~~

想到生鸡蛋是自虐的后果,痛苦的外表下竟活跃着一颗兴奋的心~~

PS:说到小资,我今天买小日本产的糖了~~买回来后心里难受得很,现在对着那漂亮的包装也没有了吃的**~~也许哪一天我也会买SONY或者佳能的相机了,会买资生堂的化妆品了~~真的很难受~~面壁去~同志们表拦偶~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她叫薇,蔷薇的薇,一直都是个聪明上进的美丽女孩子,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2001年至2007年,她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硕士毕业后,到广州某名校任学生辅导员仅半年,便于2008年2月25日在广州大学城宿舍楼跳楼身亡,当时她刚刚度过25岁的生日。

她祖籍安徽,家境并不是很好,父母病退在家,2人的工资只有500元,大学本科还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我们都很感慨,过了那么多年苦日子,为什么到某名校刚开始新生活半年,就自杀了呢?

她刚刚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活,到广州工作初期是有些不适应,因为秋季新生入学,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很忙,平均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另外,从她的博克上看,工作后常常有“被逼酒逼到哭的悲惨饭局”,“被恶心的领导恶心的占便宜的不堪回忆”,尤其是所在单位的C处长最让她厌恶,“而且酒量的不同直接造就了人际关系的不同”,造成了领导的喜好、岗位分配的差异。

不过这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难免的事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也不必将社会过于理想化;而且半年来她也越来越适应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我现在已经开始理性的琢磨如何有效应对酒局,还有,我终于开始吃虾和蟹这一类的玩意儿了,因为如果不吃这些,那就只能吃鳄鱼肉穿山甲肉猫头鹰肉等更加恐怖的东西……”;但本已开始适应的她为何“突然”自杀,让我们唏嘘不已。

她没有留下遗书,她自杀的原因,自然是千头万绪,无法弄清楚的。事后看来,表面上或许可以说是因为“逼婚”。女孩子到了25岁,家里催得紧些,本属正常现象。

据警方透露,2月24日(周日)上午,有位34岁的单位领导向她“示好”;中午她给大学一位同学发短信说自己大哭了一场(她反对相亲、同事介绍,“内部消化”的立场,不少同学都有耳闻,其在网上对此也曾明确宣示)。

她是周日夜晚在宿舍开始上网检索有关自杀的咨询,于次日凌晨2点坐电梯到达顶层(电梯中有录像为证),当时身着睡衣,外面披了她新买的大衣,脚上穿着拖鞋;将近7点的时候她跳楼身亡。那一夜,广州有雨,她站在楼顶上四个多小时,应该很冷!

她身亡的案情并不复杂,迅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某名校按照“相关规定”交给她的父母1万8千元,其父母也是十分厚道的老人,并没有任何异议,不到一周她的后事便办完。

某名校处理自杀这类事件也颇有经验,对她父母和当时赶到的个别同学全程“陪护”,安抚得十分“周到”;在校方的强烈要求下,她的追悼会在周五下午3点举行(她的同学都希望追悼会至少要在周六举行),许多在北京等地她生前好友及亲属,除个别代表周五一早乘飞机赶到广州外,都未能参加。

或许有人担心,一旦人多容易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吧。她的追悼会如期平稳举行,不少人如释重负,可以安心度周末了,甚至追悼会还没开,在去追悼会的路上,个别人也便“有说有笑”起来;短暂的追悼会结束后,同学们在广州各自找宾馆住下,订明日的机票启程;她的父母也于第二日中午坐火车返回老家……

匆匆地,她25年的生命便结束了,她的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哀思。自己、家人和社会这么辛辛苦苦,培养这么多年,刚刚参加工作便夭折……她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了呢?

——或许对她工作的单位,什么痕迹也留不下,她追悼会的遗像还是同学们在北京做好带去的;某名校校园论坛悼念“她老师”的帖子,网管见一个“和谐”掉一个(据说如此处理这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有她大学同窗好友一个用日文写的悼念贴子一度幸存了一段时日。想必不久后还会有一大群人竞争她身后留下的位子,毕竟中国高学历人才“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