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宠妃无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她想起那天早上,他赖在她床上,定定地看着她说:“朕想立你为皇后。”

难道,他早已知道了她父兄的动作,是在不动声色地试探她?他想看她是否有和父兄暗中串通,野心勃勃地企图当皇后?那么,他此后多日留宿永乐宫并且不上早朝,也是一种策略?

他依旧对她心存芥蒂,始终对她有所防备?这个夜夜睡在她身侧的男人,这个她将托付终生的男人,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防范着她和她的家人!

子灵越想越觉得悲愤,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努力忍住了泪水,潸然往慈宁宫去。

慈宁宫里,太后正在送子观音像前静坐,屋内点着上好的檀木香,烟雾缭绕中,太后一脸的虔诚。知道子灵来了,她轻声地说:“萧贵妃也跪下吧,和哀家一起向观音菩萨祈祷,希望皇上能早日再添子嗣。”

子灵依言下跪,学太后一样闭目凝思,然而,她内心却五味杂陈,鼻子发酸,泪总是要往下掉,她终于忍不住开口:“太后,皇上因多日不上朝之事备受非议,太后仁厚不予责罚,但子灵深知难逃其咎。子灵想往白云观面壁一段时间,静思己过,自责自罚。”

白云观在冷月宫东侧,是一座僻静的佛堂。在往朝,若有妃嫔犯了错,偶尔也会被罚到白云观礼佛思过。子灵今日决心自请前往,一方面是为了向太后和孟宏煜表明自己绝对没有当皇后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是对父兄的一种无言反抗。因为,去了白云观便表示失了宠,父兄见此情形,或许会将立后一事暂时搁置不提。

“此事并非萧贵妃的错,你无需自罚。如今你正得圣宠,理应趁机为皇上添个一儿半女才是,若是生下皇子,将来还有可能当上皇后,何苦lang费这大好青春,把自己关在白云观?”太后似在劝慰子灵,又似在试探她。

“自进宫来,子灵深得恩宠,却不曾有孕好为皇上育下子女。子灵想去白云观虔心礼佛,日夜祈祷,祈求佛祖保佑皇上多子多福。”子灵不达目的不罢休,继续表明自己去白云观的决心。只是,不知道她倔强的坚持,太后懂了没有?

“那就依你吧,你且去白云观静修一段时间,玉儿暂时在哀家这里住一段时间。”太后懂了她的决心,也放心了。

注:

(1)宋,苏轼,《定风波》

第32章 偶相逢

子灵简单收拾了东西,便带着玉奴和筱如往白云观去了。

白云观树高荫浓,僻静生幽,鸟鸣清脆,又远离后宫,是清修的好地方,正合子灵心意。

这日,子灵搬了桌椅在庭院西侧的古树下读诗,听到冷月宫里传来悠悠琴声,忽然想起那日亏了苏子容的计谋,她才得以抓到德妃,至今,她都不曾登门道谢。于是放下诗卷,循琴声往夕花堂而去。

似乎对庭院里那株桃树情有独钟,苏子容依旧在桃树下弹琴。如今正是春末夏初时节,那株桃树繁花落尽,结着毛茸茸的小桃子,满树的叶子碧如翠玉。

她们之间似乎渐渐熟稔,也免去了宫里的繁文缛节。苏子容见到子灵来,并未起身问安。子灵也不介意,不请自便地在琴案边坐下,悠闲地喝着茶,听苏子容行云流水的琴声。

一曲终了,秋霁姑姑(1)收了琴,苏子容拿起桌案上的茶杯,也静静地品起茶来。她们半晌无言,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谁都不想打破这惬意的宁静,只想品茗闻香,随风入梦。

“谢谢姐姐。”苏子容终于打破了宁静,开口向子灵道谢。

“为何谢我?”子灵觉得奇怪,我不是来道谢的吗?怎么倒是她感谢我了?

“因为,姐姐令德妃原形毕露,了却我多年来的心意。”苏子容淡淡地说。

她和德妃之间有何瓜葛吗?为何从不曾听德妃提起?子灵记得,德妃倒是说过和苏子容不熟。

子灵忍不住好奇心,开口问她:“你和德妃之间,有什么不愉快吗?”

“何止是不愉快,简直就是大仇大恨。”苏子容脸色冷若冰霜,恨恨地说,“若不是她陷害,我何至于长困于冷月宫?”

原来如此!难怪子灵总觉得苏子容不喜欢德妃,原来她也曾被德妃陷害。

“是什么事?是否可以和子灵说说?”子灵问道。

“罢了,事过多年,我也习惯了这样淡如流水的生活,不想再提那些陈年旧事,免得心伤。”苏子容长叹一声,悠悠地说。

“既然妹妹不想说,那不提也罢。今日我是来登门道谢的,多亏了妹妹的妙计,才让德妃原形毕露,了却我一桩心事。”

苏子容定定地拿着茶杯,神游太虚,一言不发。良久,她才悠悠地道:“姐姐别以为到了白云观就可以远离是非了,很多事,躲也躲不了。”

慈宁宫里,孟宏煜正与太后对弈,歆玉在一旁看着,不停地聒噪:“父皇,玉儿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贵妃娘娘?”

“改日父皇得了空就带你去。”孟宏煜说。

“那父皇明日就得空带玉儿去吧?玉儿想娘娘了。”玉儿搂着孟宏煜的脖子撒娇说。

“观棋不语真君子,玉儿你别再吵你父皇了。”太后忍不住制止她,语气里满是怜爱。

“玉儿又不是什么真君子,玉儿是公主嘛。”一句童言说得孟宏煜和太后忍不住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