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湖心的小岛像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卖参(第1页)

李家村在昆仑山的南麓,进村的道路非常差。货物只能靠毛驴、摩托车或人力运输。四个轮子的车都进不了村。

村子里只有两家有摩托车,一是李金山家,二是李金旺家。条件好一些的有三四家有毛驴,其他人家就是靠人力了。李家村穷和这不发达的交通关系很大。

这里一是没有投资建设的价值,二是山里的特产运不出去。孩子上个学还要去三十公里外的希望小学。世世代代也没有出个读书人,也就祖祖辈辈一直穷下来了。

汪如海一行四人雇了四辆摩托车,在前往李家村的山路上列队徐行。

李二狗和王氏背了一篓药材来到了李金旺家。李金旺一见二狗的背篓,眼睛一亮。

“二狗,这几天你都去了哪里?”

“叔,我进后山了。”

看见二狗精气神特好,似乎不同以往。李金旺心里一喜,可能二狗又挖到好货了。

“叔,这是我挖的药材,送给你的。谢谢你替我爹还了债,还为我赎回了老屋。”

“哎呀,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说谢了。你爹娘都不在了,叔不得照看着你点。再说了,赎回祖屋的钱也是你自己挖参赚的。叔只是帮你承担了些外人借的债罢了。你舅和你姑借给你爹的钱我没有帮你还。”

接过二狗的背篓,李金旺稍一查看就惊呆了,又有八支极品野山参!连参叶还是鲜的,就像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一样。这运气、这技术也太逆天了吧!

一般地,发现一株野山参都是不容易的事,更不大可能一下子发现好几株。挖参的人发现一株野山参,也并不是立即就开挖的,因为野山参一般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道路可行,寻参的时候不可能带足各种工具。当寻参的人发现人参时,一般是先用一根红线系住,做上标记,然后回去找人带上工具再返回现场,仔细地清理。有时候还要用水淘洗泥土,慢慢地清理根须,尽量地保持根须完整,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有时候,一个老参要多人合作,挖好几天才能完成。由于山里地形复杂,寻参的人往往会记错地方,返回的时候找不到那个系了红线的参也是常有的情况,因此,行内有人参会自己跑路的传说。

因此,二狗一个人同时挖出八支野山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光是参,那些药材也是品相极佳。就好像是水培的一样,不带一丝泥土,没有一点损伤!

他坚信,二狗有了奇遇。

“二狗,这些参都是你自己挖的?”李金旺问。

二狗现在不傻,他知道,麻烦来了。

“叔,不是我自己挖的,是我在后山捡的。”

“捡的?二狗,我们可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啊!”

“叔,那里是大后山,没人去的。我喊了半天都没有人答应。这都是没有主的东西。估计是挖参的人遇到狼了吧。”

李金旺赶紧把二狗拉进屋里,回手把门关上:“二狗,这个事情千万可别在外面乱说啊,可能会招人嫉妒的。说不定还会有人来讹你这参。”

说话间,屋外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四辆嘉陵摩托车停在了李金来家的院门口。来人正是汪如海一行。

“请问李金旺在家吗?”

李金旺把二狗留在屋里,自己出来,打量着这一行四人。

“我是李金旺,你们是?”

“听人说您这里有野山参的货,我们过来看看。”

李金旺一想:“不好,怕什么,来什么!这就有货主找上门了。估计这才是真正的挖参人。”

“不好意思,这参嘛,是我侄子刚拿过来的,我还没有弄清楚来历呢!”

“噢,有货啊,赶紧让我们看看。”

“额,这样不太好吧!”李金旺一把拎起背篓就往屋里走,他已认定来人肯定和这些参有关。

“兄弟,别紧张,我们只是冲着这参来的。只要是参没问题,都好谈。”

李金旺心想:这是人家找上门来了。好在货应该没有问题啊,要是有问题的话人家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