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材料之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先提供,成本估计下来也就一万来块钱。这钱你们可以每月部分归还。

我给你算一笔账,你自己寻思一下,看这笔生意做不做得。”

老康点点头,如果对方帮着提供设备,虽然要记帐,但如果也包销,拿这笔生意倒是可以听一听。

“我们生产的设备,叫做软驱,具体是做什么的,你可以不去了解。你只要知道,这种软驱,每台都需要几十上百个电阻——当然,电阻率要求不同,但型号也不是特别多,你单独生产一种也可以——每个电阻都不贵,也就是两三分钱。一台所需的电阻,总共就是两三块。

单独来看,一台软驱需要的电阻赚不了什么钱,但积少成多就可怕了。

我们每月的产量是十万台以上,这就是说,光电阻这一项,我们每月的采购费就达到了二三十万!如果这批电阻,你可以提供,那每月的纯利润……,我是指扣除了水、电、人工,以及该归还给我们的设备款后,每月纯利润能达到一万多块,甚至两万也有可能。”

老康的呼吸都急促了,旁边那个同来的拖拉机手眼珠子都瞪了出来。

每个月一万多块!

妈妈呀,这么赚钱?

他们公社捆一块每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啊!

郭逸铭看他们表情,笑了起来:“呵呵,不过我不觉得你们一下子就能挣到这么多。每台一百个电阻,十万台就是一千万。你一个月三十天,每天就要生产三十多万个电阻,说实话,我不认为你们做得到。所以我有个建议,你们可以回去,联系更多像你们这样,具有自主经营权的乡镇企业……哦,是社队企业,一块来做。

多点人也分不了多少业务,十个企业来分,每个也能分到一千多块,这笔收入可不少了!”

老康连连点头。

他当然知道对面这个年轻人说得是真的。真要每月一万多块,他还真的害怕,这么大一笔收入,财帛动人心,难说不会有人跳出来抢夺。

照这个年轻人所说,把这笔业务分到十个社队企业里,每个企业每月赚一千多块钱,那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要不了一年,他们就能成为万元户,万元户啊!

想到这里,他气都粗了,恨不能马上就跑回去联系人。

“对了,我还可以提醒你们一下,这电阻材料的制造,可以不用去电子厂买。我们这里有电阻材料的制造技术,设备也可以按照预付的形式借给你们用,还款条件一样。这样就多了一个项目出来,你们又可以多找几家社队企业,让他们也跟着赚钱,而且有了他们提供的材料,你们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向国营大厂去求购原材料了。”

郭逸铭最后这句话,可是把老康感动坏了,他们最愁的就是原材料没着落。虽然可以从国营大厂那里匀一点,但每次不需要请客送礼,也只能要到一点点,下次还要求人办事。如果能帮他们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那对他们来说才是顶天的大恩大德。

“如果我们以后产量跟上来了呢?”

老康在吃了定心丸后,心也开始活了。人就是这样,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有一口饭吃,那就高兴得欢天喜地,但有了饭吃以后,又想吃饱,吃饱了以后,还想穿暖。

不过没有这种私欲驱使,人类文明也不会得到发展,这就只能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了。

像现在,老康的第一笔业务还没做成,他的眼睛已经盯到了以后。每个月一千万电阻,他肯定自己做不出来,就是对方给了设备,他们也要熟悉以后,产量才能慢慢跟上来。但只要数量掌握了,那就不是问题,第一个一千块到手,只要一年,他们赚的钱就足以再买一套设备,然后第二年,只用半年,他们又可以买第三套,这样不断向上翻,迟早他们能靠自己一家的生产能力,把电阻业务全部吃下来。

想到这里,他又不想把业务分出去了,但不分出去,又怕顶不住压力。

矛盾啊!

郭逸铭对他的小心思,连猜的兴趣都没有。这只算是他搞的一个风险投资,老康不愿做,有的是社队企业哭着喊着扑上来做。在这个时代,每月净赚一千多块、甚至是两千块,这收益对他来说拔根汗毛都比它粗壮几十倍,一些国营大厂也不看在眼里。但对这些社队企业来说,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知多少人做梦都想挣这笔钱。

社队企业能否如他所愿,逐渐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元器件供应网,看看再说,不用着急。

反正就算打了水漂,也不过十来万而已,这点风险都不愿冒,哪里去找稳赚不赔的生意做去?就算他们研发的混合并行处理器,如果没有旁上DEC的大腿,何时能够推广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呢!

他看见老康这就开始想以后了,也不觉得好笑,还是很客气地给他解释:“老康啊,我们要的元器件,可不止一个电阻。其他的电容、电感、线圈、压电器件、真空器件多得很。你放心,你要是发展起来了,业务只会更多,三十年内,你不用怕没有活接!三十年后,想来你也发展成一个大型元器件供应商了,到时候找你拿货的,可不就只有我们一家了,到时候全世界的电子厂商都会向你们进货,那你们就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