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踏天无痕境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部分(第1页)

陈海赴任之后,虽然说涉及粮秣物资收储分付那一块油水最大,但他没有搞什么动作,还是由以前的仓吏负责;这些仓吏能占据这些位置,也都是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或附属宗族出身的官员。

陈海既不屑于从军饷物资里抹油水、中饱私囊,也没必要与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争利,搞得大家相处都不愉快,但他同时将战械、兵甲修缮这一块的事情都分割出去,由周景元从桃花坞调了匠师、匠工到潼北府成立新的铸造场承接这一块的事务,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潼北大仓原计划要编四百名匠工,承担战械、兵甲的修缮,陈海将这一块的事情分割给药师园所属的铸造场承接,四百名匠工的粮饷也将作为工费拔给铸造场。

除此之外,兵甲、战械的修缮,太尉府那边都会照既定的比例拔给一定的损耗材料,陈海自然也都全额划给铸造场了。

这里面肯定是有油水可以截留下来,但陈海身为潼北大仓的主官,总也要有点油水能捞。文勃源、樊春等人也都认可此事,何况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兵甲、战械,又结实又耐用,其他人又能有什么意见?

当然,唯有陈海心里清楚这里面的油水到底有多大。

其他兵甲、战械不提,仅太尉府用于粮秣物资输送的车马队,共编有八百具机关木牛,每走一趟,太尉府那边都照三成损耗的比例拔给用于更换的机簧部件。

倘若药师园铸造场能将实际损耗降到两成,就意味着每一个运粮周期,铸造场所截留的机簧部件及其他材料,就能组装出六七十具机关木牛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对陈海来说太容易,甚至都不需要对机关木牛做大的改造,仅需要在部件衔接处,增加能缓和冲击力的簧片;而同时用牛羊油脂熬炼出来的润滑剂除了能极大减轻锈蚀外,还能极大减轻机簧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

仅仅用一些小的措施,铸造场就能截留大量的修缮材料,而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器材极其耐用,西园军将领武官也都极欢迎,皆大欢喜。

***********************

陈海交出兵权,请调潼北大仓任职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在潼北府设立新的铸造场。

在陈海的授意下,曹奉、曹善父子,率曹氏及曹氏亲近的千余族人迁入潼北府。

曹氏族人迁出桃花坞,意味着此前在桃花坞北片编民入户的七八万流民,陈海彻底放弃对他们的影响及控制;陈海后期也会削减在桃花坞的投入。

桃花坞紧邻燕京城,那里是京郡八族及赢氏皇族的天下,陈海心知他这条小鱼在没有道丹境修为、受封亭侯乃至乡侯之爵以前,在燕京城墙脚根下,根本翻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然而潼北府的宗阀世族势力一向不强,这次又被数十万叛军狠狠的犁过一遍,府县有些样子的宗族势力几乎都被摧毁,看似荒芜一片,但对有心不受其他宗阀世族制肘,培植嫡系势力的人来说,潼北则是肥得令人眼馋的沃野。

叛军横扫过后,秦潼山北麓留下的势力真空,实在是太大了。

潼北府以西两百多里外,有一座聚泉岭,位于潼河的南岸,早先被一伙黑巾山贼盘据。叛军北撤,聚泉岭附近的山泽田地就收归官有。

曹奉、曹善父子奉陈海之令,仅用一千石粮食、十万斤铁料,就将聚泉岭山岭及方圆二三十里山泽岭地的地契换到手。

当然了,不是谁都能以这么廉价的筹码能从地方官府手里换得地契的。

此时能参加这场盛宴的,也只有西园军背后的屠氏、樊氏、赵氏以及其他与英王赢述亲近的宗阀世族。

文勃源作为英王赢述的嫡系近臣,除了出任西园军总管府监军使时,为方便镇压秦潼山叛军,还有节制地方之权。

此时文勃源及幕后英王赢述既然认定陈海逃不出他的手掌心,这时候就怕陈海不够贪,就怕陈海的野心不够大。

除了陈海之外,董潘想代表董氏在在潼北府兼并田地,也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更不要说占据一整座山岭了;而即便是姚启泰所代表的姚氏想将手伸到秦潼山来,也受到钳制,至少占不到特别好的地盘。

聚泉岭在潼北府以西绵绵群山里,看似不怎么起眼,山里有十数口泉眼常年不歇,泉水溪流绕山汇入潼河,故名聚泉岭。

十数口泉眼里,就三处是有灵气溢出的灵泉,聚泉岭在秦潼山里都可以说是难得的灵天洞府之地。

虽然秦潼山北麓,称得上是灵天洞府的地方也没有几处,但因为叛军扫荡过,潼北留下的势力真空太大了,不多的灵天洞府也足够西园军背后的宗阀世族分食了。

比如说左津谷作为进入潼北的要津,地理位置更加重要,附近的一处灵山就被屠氏占去。

北面的雷阳谷是西园军的主要防区,文勃源、樊春正加强在那里建造更多的军寨,樊氏一族则迅速将手伸了过去,协助建造军寨的同时,也不妨碍他们将附近两座灵谷的地契捏到手里。

位于秦潼山中麓、控扼连接京畿与秦西诸郡要道的南樟等府县附近的灵山灵谷,更是被赵氏及其他支持英王赢述的宗阀世族分割掉了。

这才是西园军挺进秦潼山之后,最大块、最肥美的盛宴,潼北大仓从粮草物资转运里所能抹下来的那些油水,还不够被真正的世族大鳄看在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