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扶苏一词出自哪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浮游祠(第1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浮游祠

楚扶苏心下思忖着,但若是牵扯到大宗这个层面,以他如今的修为,却是无力阻止了。

毕竟要想成为一座九洲大宗,那么首要的硬性条件就得是宗门之内至少要有一位十境以上修士。

以八境对九境,楚扶苏如今还算有相当把握,可是想以八境对十境,那几乎可以说是找死。

就算是九境与十境之间,都是存在一道天然沟堑的,比之八境与九境之间的差距要更大,更大得多!比如此刻的楚扶苏或者九洲,要是和太平店少主鬼见真的打起来,那么绝对不会有第二个结果,一定会是他们俩人惨败。

哪怕他们不是一对一交战,而是俩人联起手来共同对上鬼见,也绝无胜算。

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是败,还是死。

所以这件事就难办了。

当然“十境修士”也有高低之分,不可拿鬼见这位十境巅峰修士作为评判标准,但无论如何,十境毕竟还是十境,除非楚扶苏的实力再有一个质的飞跃,否则绝对只能退避三舍,无法正面抗衡。

楚扶苏最终并没有为难这位将领,在其位谋其政,处于对方的位置,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

只是在临走之前,楚扶苏还是留下了一句话,作为警醒:“战必有损,损必有亏,修道修力,更重修心。还望将军体恤生灵,逢战且慎!”

话落,楚扶苏和九洲小和尚已经同时身形一闪,消失在原地。

唯留月色清白,荒野平阔,列军阵阵。

沈重骑在马上,看着楚扶苏与九洲二人凭空消失的一幕,再回味了一番楚扶苏临别之际说的话,心中若有所感。

“战必有损,损必有亏,修道修力,更重修心……”随着不断咀嚼这句话,沈重体内灵力突然开始剧烈波动起来,似乎困扰他许久的境界瓶颈,竟然在此刻产生了松动!

沈重猛地抬起头来,对着楚扶苏先前所站之地一抱拳,也不管楚扶苏是否听得见,朗声道:“沈重谢过上仙点拨之恩,上仙所示绝不敢违,逢战必慎!”

紧接着,沈重翻身下马,招呼起身边甲士,一起动手将四下里这些尸首都聚拢在一起,再挖了一个大坑,将尸首埋进了坑里。

其实这已经不是沈重他们第一次做这件事了,相反,看他们熟稔无比的手法和近乎机械一般的流程,就知道平时没少做这种为人收尸的事。

沈重右手搭在腰侧剑上,望着身前这座新坟,喃喃道:“如此,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紧接着,他一挥手,甲士们重新上马,向着别处巡弋而去。沈重自己也需要赶紧寻一处安全之地,尝试能不能突破化凡六境的瓶颈。

远处,一座山岭青石之上,楚扶苏遥遥望着这一幕,自然也将沈重的话听进了耳里,将他们收殓尸骨的手法看在了眼里,他默默点点头,看来这位名为沈重的将领,确实悟性不差,没有什么高师领路,靠着自己摸索实战,竟然能够有机会突破至鸿蒙境,从此超凡脱俗。并且带兵有道,应当也不是一味嗜杀之人。

如此,楚扶苏也再不停留,对着九洲说道:“走吧,看来找个机会得去探一探那山河殿与望气宗了,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来路!”

北梁国和南柯国,隔着一条通沙江遥遥相望,原本两国之间一直相安无事,可不知为何从数十年前起,两国国君就像是突然结下了什么解不开的死仇一样。不惜掏空国库,

民不聊生,也要连年征战。

摆出了一副誓与敌国不共戴天的决绝架势,以此,这一战便持续了数十年不止。

通渡河,作为通沙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两岸都坐落了不少城镇村庄,这里位于北梁国和南柯国的交界处,一直没有明确划分归属。以至于此处既有北梁国的百姓,也不乏南柯国的国民。

原本这样的区域应当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就将一座座村庄推平,将一座座城镇改造成了雄关要塞,用以拒敌。

但是经过最初的几年,两国不断你来我往,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刚建城我又来抢之后,这块地界反而成了一个无用的鸡肋之地。

这里的所谓鸡肋当然不是指这个地界失去了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而是两国实在太过势均力敌,双方都没有那个实力与能力,能够在占据之后还可抵御住对方的猛烈攻势,使得关隘建成,从此可以据关而守。

尤其是近几年,这块地界突然出现了一位浮游大仙,竟然无惧于两**阵前压,放出话来,此处地界作为他的修道之地,不可再起兵戈,否则便会迎来他的猛烈报复。

北梁国和南柯国自然没那么轻易就被这喊话吓到,但在经历了最初完全没当回事,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那位浮游大仙突袭入阵,杀了个七进七出,使得两国边军损失惨重,事后连那位浮游大仙的影子都没找到之后,两国倒是安稳了不少,也就渐渐失去了对这块领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