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日剧永远的孩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第1页)

笙一郎返回二楼,故意用明快的声音对奈绪子说:&ldo;大白鼠跑了。&rdo;

奈绪子瘫倒在榻榻米上,身子歪向一侧,她的精神和身体好像完全崩溃了。

&ldo;不要紧的。那小子还会照常过日子,工作啦,什么的……&rdo;笙一郎说着说着忽然听见奈绪子发出痛苦的呻吟,只见她身体蜷曲着,用手按着腹部。她那翠绿的和服的下半身,被黑红黑红的液体浸透了。

笙一郎赶紧奔过去,叫着她的名字把她抱起来。奈绪子脸色蜡黄,痛苦地紧皱着眉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笙一郎赶紧打电话叫急救车,随后一边安慰奈绪子一边问她家门的钥匙在哪儿。急救车来了,笙一郎锁上门,跟奈绪子一起去医院。

笙一郎站在急诊室外边等着。医护人员紧张的招呼声,金属医疗器具的碰撞声,奈绪子的尖叫声,不时从急诊室里传出来。笙一郎实在听不下去,逃也似的跑到大厅那边去了。过了不一会儿,一个护士叫笙一郎过去。在急诊室前边的楼道上,一位不到30岁的医生问笙一郎:&ldo;您是她丈夫吗?&rdo;

&ldo;不……是朋友。&rdo;笙一郎说。

医生为难地说:&ldo;她家里人呢?&rdo;

&ldo;她是单身,父母双亡,有一个哥哥,但远在外地……这么说,她的病情很严重?&rdo;笙一郎不安地问。

医生表情很复杂地笑了笑:&ldo;不,母亲已经脱离危险了。&rdo;

&ldo;母亲?……&rdo;

&ldo;啊。&rdo;

&ldo;也就是说?&rdo;笙一郎好像察觉到什么了。

医生点点头:&ldo;很遗憾。正在输液。两个小时以后,如果没什么异常,就可以回家了。&rdo;说完跟笙一郎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护士过来对笙一郎说:&ldo;请您到这边来。&rdo;说完带着笙一郎走进急诊室。

急诊室里摆着六张床,奈绪子闭着眼睛躺在其中的一张床上,左胳膊打着点滴。

&ldo;在她身边坐坐行吗?&rdo;笙一郎礼貌地问。

&ldo;您请。&rdo;护士说完就出去了。

笙一郎把屋角的一只小圆凳搬过来放在奈绪子的右侧,轻轻坐下,关心地看着她的脸。奈绪子微微睁开了眼睛。

&ldo;啊,把你吵醒了。&rdo;

奈绪子躺在枕头上摇摇头,意思是我没睡着。

&ldo;不要紧吧?&rdo;笙一郎问。奈绪子的嘴角稍稍动了一下,她想用微笑回答笙一郎。

笙一郎想打破这难耐的寂静,轻声把医生的话转达给奈绪子:&ldo;医生说了,两个小时以后,如果没什么异常,就可以回家。&rdo;

奈绪子想点点头,可是,呜咽声却从紧咬的牙齿之间挤出来,忍了又忍的眼泪夺眶而出。

笙一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安慰她,轻轻地握住了她的右手。奈绪子用仅剩下的一点力气回握笙一郎。笙一郎的左手也握上去,两只手包住了奈绪子的手,无言地抚摸着。

与此同时,武藏小杉站附近的久坂家里,传出可怕的吼叫声。邻居冈部太太被这吼叫声吵醒了。她睡觉本来就轻,有一点儿动静就醒。听见吵嚷声,心说出什么事了,不由得坐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吼叫声变成了悲痛的哭声。

冈部太太把睡在身边的丈夫捅醒:&ldo;久坂家的声音不对,好像出什么事了……&rdo;

这时,声音没有了。丈夫说,大概是狗啊猫的在闹吧,催她快睡觉。冈部太太只好躺下继续睡,就在她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仔细一听,这回不是人说话的声音,而是木材燃烧和爆裂声。冈部太太再次从床上坐起来。虽然挂着窗帘,也能看出外边一定是什么地方失火了。

&ldo;这是谁家呀……&rdo;冈部太太拉开窗帘一看,惊呆了。只见久坂家大火熊熊。一楼厨房的窗户被打碎,火苗从里边蹿出来。白烟、黑烟,包裹着整座二层小楼。火焰冲破烟雾,顺着墙壁爬上屋顶,屋顶翻卷着红色的漩涡。

第八章 1979年盛夏

1

从附近山上传来的知了的叫声一天比一天响起来,犹如巨大无比的耳鸣,包围着整个双海儿童医院。

7月中旬,梅雨季节已经过去。坐在最靠近海边的教室里每天可以听到海潮声,也被那讨厌的蝉鸣淹没了。

优希感到烦躁不安。再过一个星期就要放暑假了。八号病房楼即将出院的孩子们登灵峰的出院纪念活动,听说将于8月11日举行。优希如果不赶快把出院的事定下来,恐怕就赶不上登灵峰了。

自从那次爬明神山失踪的事故发生之后,优希一直遵守医院的规定,老老实实地听医生护士的话。表面看来,参加做花坛、打扫院子等劳动疗法也好,在土桥那里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检查也好,优希都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小组会上,她也开始发言了,不过从来不说什么具体的事情,只说几句诸如&ldo;今天这一天过得也不错&rdo;之类的话。内心深处的东西,依然紧紧地捂着盖子,不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感情,一般不与外界的事情发生联系,即便偶尔发生联系,也是少之又少,感情的回路,随时处于切断状态,处处保持着对外界的警戒感。

但是,在登灵峰这个强烈的愿望的支撑下,优希扮演着跟以前一样的&ldo;好孩子&rdo;的角色,有时表现得十分真诚,甚至忘了自己是在演戏。她觉得已经完全取得了年轻护士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