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世中华中国印白玉版最新交易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部分(第1页)

白莲教多大的影响力?教首一声令下,立即就敢起来造反的人又能有几个?聂人杰、张正谟等汇集了差不多整个宜昌府的教众也没凑齐两万人。

平日的信教,和关键时起来造反是两回事。同样,平日的受红巾军恩惠,和这个时候前来投奔红巾军也是两回事。

梁纲本以为能有个万八千人就是好的了,没想到最后竟是翻了一番,而可以想象的是,日后这人数还会继续增多!

只是这一万七千人众量多而质差,里面单家庭就接近了三千户,人口占据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三还多,单身来投的青壮汉子只有三千人不到,而把所有的青壮汉子都加在一起,能够按原先的资格规定进入红巾军的人更是才两千多一点。

如果非是有之前的那支红巾军打底,现在的全军两万两千人战斗力反而会连原先的五千红巾军都比不上。不过现在有之前的五千红巾军打底,全军只要稍加的整编,拉出去那就是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

两万两千人,按照战斗需要,梁纲编成前中后三军和老营四部。

前军,以第一大队、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三个主战编制为基础建立,每一部人数都在原先基础上(五百人)各自扩增一倍半,达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编制规模。

每一大队现在升职为营,营下按照最初每大队三百五十人为制,编练三个大队,以原先的各中队长充任。各级头领依次晋升一级。)

每一营营长直属部队为二百人,其中五十人为营属分炮队,配置xiǎo型臼炮四mén,大型臼炮两mén;一百人为营属警备中队,由营长直接控制;还余五十人为营属补给队。

而按照梁纲的设想,未来每一营还需要配置上侦察中队、工兵中队和卫生分队,补给队也要适当的扩大规模,每一营的总人数将达到一千五百人上下。但是现在情况不允许,后三种兵种梁纲有心而无力,明显是没那个条件。

中军,是梁纲亲自坐镇的地方,汇集红巾军火器化的

原先的炮队、火枪队,现在的炮营和火枪营都聚集在这里,还有亲卫营、骑兵营(升级)、侦查大队,以及人数多达四千的新兵营。

实际上炮营、火枪营、亲卫营、骑兵营虽然都从原先编制上升级为营,可是除了亲卫营扩充到了三百人以外,其余的三部都没有增加人手。火枪营还是那五百兵,骑兵营也还是四百骑,梁纲五百骑兵出山的愿望终是没能实现。而且还减少了,现在红巾军骑兵的规模都还没有恢复到与健锐营那一战之前的水平。

炮营则是在内部提拔,原先的预备炮手纷纷登上岗位。事实上自从炮队编练以来,它的人数就一直是有增无减。即便是在内jiān事件发生的时候,大批的随军骡马倒毙,整整二十mén的臼炮被销毁,可那些个炮手却依旧是动也不动的待在炮队中。

去年年节时候,炮兵大队进行了一次整编,一批xiǎo型臼炮被回炉,重造了二十mén大口径臼炮,给第一、第二、第三和火枪大队各配置了两mén,剩余的十二mén则留在炮队中。

现在三个大队虽然升级为三个营,但分炮队规模依旧没有改变,还是四口径臼炮加上两mén大口径臼炮。

而炮队在升级为营前却多出了十二mén六百斤重的五斤弹重炮,现在是二十口径臼炮,十二mén大口径臼炮,十二mén六百斤重炮的规模。虽然有四十mén火炮之多,可是总人数多达七百人的炮营中,炮手依旧还有近百人在空闲(七百人内涵补给队)。

ps:炮营火器营补给队亲卫营骑兵营侦查大队新兵营

后军,与战力为主的前军、中军相比,后军的战斗力无疑是弱了许多,甚至他的指挥着都不是一个领兵的人——王子元(辎重营)。

除了一个人数扩充到了五百人的预备队外,后军中还像点样的战斗力就只有辎重营的三百守卫和王子元亲领的二百守备队了,在这里也就是这一千人能称得上主力。

一千人的战斗部队外,剩下的就是医疗部、枪炮火组和辎重营,以及新组建起的运输队、劳务营。

这后两者都是由四十五岁——六十岁之间的男丁组成。说实话,在郧南山中生活,能活到六十岁的人还真没几个,甚至是五十五岁以上的都很少有。运输队和劳务营的人员真正年龄阶段是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间。

这些人战斗力不高,虽然必要关头时也能拿上去顶一顶,可要是没那个必要得时候就是以运输物资(向前军、中军和老营运送粮草、军需等物资)以及打扫清理战场为主。

总的一句话,后军重不在战斗力,而是在后勤。

最后一部——老营,与前三者相比,它的用途就更不在战斗了。虽然它有整整两千人,六个大队一个加强中队的警备力量编制(警备营,三百人一大队,二百人加强中队),和一个一百人的jīng锐守备队,但是非战斗就是非战斗。

老营的总人数超过了八千人,是红巾军四部中人数最多的一部,也是红巾军全部老弱fù孺的总集结地。上至梁纲的家眷,下至普通一新兵的父母,都集中在这里。

近三千户家庭,与其说是军中的一部,倒不如说是更像管理一村庄。

五户一甲,五甲一保,四保一屯,三屯一村,两村一乡。

全营共编了五个乡不到,做头目非是军中诸头领的长辈,便是老兵的家属,都是自己人,掌控力相当结实。

红巾军大规模招人之后,有相当数量的军属过来投军。梁纲招募的青壮中可是很多都是郧南大山中的流民出身。他们原先是家人不能带,没办法只能分开,现在是可以了,自然有那么一批找上

里面甚至还有一些是烈属。不过这年代中国家庭极少有三口之家的,五口一户才是正常,而要是再算上祖辈那就更多。尤其是之前来红巾军当兵的人,几乎没一个是家中的独苗,独苗谁来当反贼啊。现在他们死了,家里面拿到梁纲给的抚恤银子,自是有那么一部分安分守己了下来,或是干脆搬出郧南,到别的地方,靠着三五十两银子也能活下来。

但还有一部分熬在原地,现在直接找上了就梁纲所知,前来的这两三千户家庭中,有不下二十户都是之前就有两个家人在红巾军的,三个的倒还没听说过。

其中一死一生的居多,可也有五家是捧着两个烈属铭牌找上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信得过。让他们在老营担任保长、屯长之类中下级头目,十分有利于梁纲完全掌控全军。

老营的六个警备大队,只有三百人是老兵,其中职衔最高的也只是原先的副中队长,现在虽然也任了大队长一职,可是比起陈霸、王五、张世虎等人来依旧要低上一级。余下的一千五百人都是烈属子弟或是已有兄弟在前军、中军当兵的人,年纪也要稍微的偏大一些,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居多。最后的加强大队是老兵、新兵各自参半,由统领后营政务的王邵谊直接掌控。

剩下的一百人jīng锐守备队,则是梁纲特意拨过来保护李盈盈和罗yù娘安全的,由二十名原亲卫队队员和八十名各大队chōu调的尖兵充任,队长是由当初陪梁纲上襄阳的王登,另一个周浦和则是在警备营担任第一大队的大队长。

守备队在担负保护李盈盈、罗yù娘二人安全的同时,他们也要负责纠察老营的警备营军纪,就如同后世的宪兵差不多。而两千人的警备营则是负责老营的安全和兼职警察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