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随宇而安之宅们旧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部分(第1页)

不能视为他们的助力,反而应该看作是阻力。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从内部攻陷荷兰军。”

这一千多人,每一个都恨不得喝荷兰人的血,吃荷兰人的肉,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奋力反抗。荷兰人把地方的人藏在自己的堡垒之中,这就像自己背后立了一把随时会出鞘的剑。

张旭又走到地图前,比划给李群看。“我们在这里。”他指着东南沿海的一角说,越过浅浅的海峡,指着另一边,“荷兰驻军在这里。但是他们的大本营却在万里之外,这里几乎不存在补给线的问题了,他们以战养战,之前所向披靡,但在天朝这里行不通,因为我们几乎处处都是补给点。”张旭的手指在东南沿海划了一道。“拖也好,磨也好,他们毫无胜算,只是之前朝廷毫无动静,让他们以为天朝积贫积弱,其实不过是他们夜郎自大罢了。”

“我不想拖,也不想磨。”李群否决了他的说法,“第一,我要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第二,我要他们二十年内无再战之力!”

张旭愣了一下。“这样……”

“有问题吗?”李群笑了笑,低头看地图,“其实,第一点我早已想好,只等着适当的机会。我想有你相助,第二点会进行得更顺利,更快一些。”

“要大胜的话……”张旭亦低头看着地图,倏地眼中闪过异色,“原来如此……”

原来那一夜的抢滩登陆战真正目标在这里!

“你对刘向的行动了如指掌,对付他的事就交给你了。”李群微笑道,“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我相信你。”

天文地理,乃是帝王学。不过这门学问,有时候田里海边劳作的百姓比那些悉心钻研的人更加精神。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月刮了东风,下个月却刮北风,为什么地震前动物会有种种反应,下雨前蚂蚁要搬家,但是几百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俗语就是如此毋庸置疑,当某种现象,必然预示着另一种现象的到来。

李群不需要学诸葛亮借东风,因为这个季节里,每天刮的都是东风,他只需要确定明天不会改变风向就可以。但即便如此,荷兰人对他们选在澎湖湾东南角建立堡垒也没有一点戒心,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连这点常识也没有。

从李群让吴广厦准备一百条火船的时候,这颗炸药的引线便已经开始点燃了。

刘向集团连日来与天朝水师屡屡交战,但每战必大败而归,兵力大损,万般无奈之下与荷兰军连成一线。

决战那天,天气晴,大风,自东南而来。

李群仰望苍穹,双眼微闭,海风淡淡的咸,阳光正好,浮云几朵飘荡其上。

“你确定今天能大胜吗?”郭雍走到他身边,问道。

“你不该问我这个问题。”李群睁开眼睛,别过脸看他。“至少你要这么坚信,带着绝对的信念去打这场胜仗。”李群拍拍他的肩膀,“史书上会记你一笔的。”

郭雍咧嘴一笑,“那我又看不到了,谁稀罕啊。”

李群笑道:“给你儿子、孙子看吧。”

“那你就不想名垂青史?”郭雍有些疑惑,“你虽没有冲锋,但你做的事情最多。”

没有什么想不想的问题,大概就是不在乎吧,能名垂青史也好,不能也罢,那都像是天边的浮云,与我无关。所以不去强求有,也不强求无。

笑了笑,李群伸出手,“祝你凯旋!”

郭雍也不再多问,坚定一笑,双掌一击,紧紧一握!(虽然很破坏气氛,但我突然好想喊:give me live!)

威震天下,气壮山河!

巳时末(11点),天朝水师一百四十艘战船扬帆出战,郭雍领先头部队指挥,号角吹响,响彻东南!战船顺风而上,全速逼近!

郭雍沉声下令:“一二水师部队,两路突击!主力部队随我!”

令旗一出,后方战船得令,立刻转变帆向,分成两路攻击。

此时刘向正在荷兰军中待命,荷兰方面得知天朝水师大举出动,立刻提高警惕,不敢怠慢,全军出动迎战,在要赛前摆开阵势,荷兰战舰居中,海盗船四散策应!

郭雍举着西洋镜观测敌情,见对方阵势摆开,立刻一挥手:“按计划行事!”

两路突击,黑虎掏心!郭雍率领主力部队迎战荷兰军,以一二两路补助水师对付刘向。一路水师之中,就有张旭。

荷兰军全力迎击,火炮全开,对准天朝主力舰队狂轰滥炸。却在这时,天朝主力舰队忽地换了帆向,速度减缓,另有数十艘小型船只迎头赶,在大船大炮的掩护下,几十艘小船顺风蜂拥而上,在荷兰人看来这些人无疑是以卵击石,但变故便在此时突生,船上士兵在逼近荷兰战船之时,拉钩点火,船上不知放了什么东西,被风一吹,火势立刻蔓延开来,士兵在点燃小船之后立刻跳进海水之中,小船全帆速前进,像一支支离弦的火箭,直直射入荷兰主力舰队的心脏!

……

一声接一声的爆炸声中,海面剧震。

荷兰人在欧洲从未见过如此打法,怔愣之间,已然下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