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逆脉天骄全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部分(第1页)

“两位小辈,你们来得可是恰好呀,老夫与烟氏四兄弟正愁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呢。”玄天道人大笑一声后,便是牵引着光罩进入到了石壁之中。

让郑辰没有想到的是,这玄天道人打出的土灵罩,居然还有土遁的效用,二人所在的光罩在进入石壁里后,石壁里的石块和泥土全部自动让开了一条通道。

待得百息时间过去,一条真正的通道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条通道也不算很长,玄天道人带着郑辰二人只走了少许时间,便是到了通道的尽头,透过浓郁的金色光罩,郑辰却是看到了正前方大约十丈之外,竟有一圈圈不算强盛的仙光流转不息,隐隐之中,竟还有一股子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有着一声声细微的雷霆嘶鸣。

而在那仙光旁边,则是伫立着四个身形看着相差无几的男性修士。

见到玄天道人之后,那四位修士集体转身过来,竟是四位模样看着毫无二致的修士,仿似四胞胎一般,给人一种奇异无比的感觉。

“咦,玄天前辈怎么如此快就返回了?莫非是担心我们烟氏四兄弟带着这仙府偷偷离去不成?”对面的四人之中走出一人来,腔调怪异地言道。

“烟忌,休要胡言,玄天前辈已经寻到了足够的鲜血来源了,这才回转的。”又从另外三人之中走出一人来,指着土灵罩之中的郑辰二人,笑着言道。

“烟漓贤侄所言极是,老夫方才出去片刻,就遇到这两个小辈在外面窥视,便是顺道将他们抓了进来。本来老夫只是想去妖兽森林里抓两只低阶妖兽来贡献血液的,既然这两位小辈撞到老夫鼻子上,老夫也省些力气。”玄天道人淡淡地言道。

“这两位修士,一位是金丹初期,一位是元婴期初期,其体内蕴含的血液,应该也足够了。”另外两人之中,又有一人走了过来,扫量了一眼金黄光罩之中的郑辰二人后,点了点头,言道。

“烟袭,你倒是看得很准,不过,如此活活血祭了两位同道修士,只怕是有些残忍了吧,毕竟我们同属人类修士,从道义上如此行为,若是传扬出去,恐会为我们引来极大麻烦的。”最后一位修士,却是皱着眉头,不无忧虑地言道。

“烟丞,我说你怎么越是修为变强,胆子就越小了呢?且不说我们在这里血祭了这两位人类同道会不会被外人知道,即便是被外人知道了,又岂能奈何我们?别忘了,一旦血祭完成,这宇文天罡的仙府就归我们所有了。以如此高级的仙府保护我们,除非是仙尊期高手亲自前来,否则即便是有仙帝期高手来绞杀我们,只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位唤作烟袭的修士,没好气地白了烟丞一眼,继而宽慰道。

这四位看着一模一样的修士,竟是烟氏四兄弟,他们本身确实就是四胞胎,从长到幼分别唤作烟漓、烟袭、烟丞、烟忌。

“万一这二人之中,有大宗门的精英弟子呢?或者其中有某位是仙帝或仙尊的嫡传弟子呢?”那位唤作烟丞的修士,似乎看起来很谨慎,依旧执着地反问道。

“好了老三,如此几率实在太低了,若他们是什么仙帝与仙尊的弟子,或者是大宗门的弟子,岂会跑到这沟壑底部而来?我估计,他们应该是些喜欢寻宝的散修。”那位唤作烟漓的修士,也发话了,似乎是众人头领的样子。

“即便是如此,在我看来,还是以低阶妖兽来进行血祭为好。”那位烟丞似乎也有点忌惮大哥烟漓,但还是没能忍住,又提醒了一句。

“呵呵,烟丞贤侄顾虑得虽然不无道理,可这两人已经来到此处,大概也听到和见到了一些我们的机密之事,自然是不能放过的。依照修界的惯例,我们完全可以出手将他们格杀,以免机密泄露出去。当然,若是能够将他们的一段记忆抹去,也不用杀掉他们,可惜的是,以我们的实力,若是强行抹去他们的一段记忆,却是万难办到的,若是贸然出手,只会湮灭了他们的灵魂……左右都是个死,是否被血祭而死,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烟丞贤侄就不要那般执着于俗套了。”

那玄天道人却是笑呵呵地出声了,可却也是与烟丞执相反意见。

第三百零一章 摄魂魔阵(三更)

虽然置身在土灵罩之中,可郑辰依旧是将几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脸色自然是越发得难看起来,而一边的易尘更是面如土色,一副魂惊天外的绝望模样。

待得烟氏四兄弟与那玄天道人计议定下之后,玄天道人便是牵引着土灵罩向前而去。

在那仙光之前,众人立稳身子,眯着眼睛扫量了前面一番。

仙光之中,乃是一片火光与雷光交织的禁制,透过那禁制光华,隐隐可以看到一座高达三丈有余的如阁楼一般的建筑,正悬浮着,周身流转着仙霞,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极强冲击力。

那座华光四溢的阁楼建筑,便是那传说中宇文天罡的仙府里,据说其中有着宇文天罡生前所有的宝贝,而且那仙府本身就是一件品级极高储物法宝,极有十分强的灵性,并不是一件死物可以任人收取,而是会自动择主的高级仙宝。

面对如此宝贝,面对那堪比仙尊期高手的一生收藏,自然是让所有修士都会动心,即便是目前修界的那些仙尊,只怕是也会动心的。

玄天道人与烟氏四兄弟有计较了一番后,烟氏四兄弟便是各自取出了一面赤红色的三角幡旗,而后四人分别站到一角,将手中的阵旗插到地面上。

接着,从那烟漓手中,则是蓦然浮现出一个如同砚台一般的法宝来。

烟漓口中默默念诵着晦涩难懂的咒语,那砚台便是缓缓悬浮到半空,继而涨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