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1979当富翁陈大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节(第1页)

&esp;&esp;所以,给人多分点也正常。

&esp;&esp;话说到这儿,合作就是板上钉钉了,剩下的就是后续工作,像是什么入股交钱、城市的选择还有赚钱计划的具体内容等等,都得好好再商量、讨论。

&esp;&esp;对于去哪个城市,苏盼没有参与,只是提出“最好选择有纺织厂和纺织原材料的地方,那样布匹的价格会更实惠”的一个建议,至于具体去哪,她觉得还是让沈大佬选择,给他个自由发挥的机会。

&esp;&esp;选去哪儿发展可是个极为慎重的事情,沈惊蛰这一时半会的也真是不好选择。不过也不着急,只要赶在他生日以前离开京市就行。

&esp;&esp;几个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苏盼却没有多留。

&esp;&esp;离开前,苏盼对沈惊蛰叮嘱道:“我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我来京市比你们来得早,对市面上的一些人和事都有些了解。有些事我不好直接说,但你们最好先别摆摊,再换个隐蔽点的招待所住,别那么张扬。”

&esp;&esp;沈惊蛰不知想到了什么,十分郑重道:“苏同志,谢谢你的嘱咐,我们一会儿回去就换地方住。还有,你放心,我们不会卸磨杀驴,等我们选好了要去的城市,就

&esp;&esp;两天后,苏盼和沈惊蛰在约定好的地点成功交换了计划书。

&esp;&esp;先不说这内容怎么样,就说这字……

&esp;&esp;嗯,是够“漂亮”的。

&esp;&esp;苏盼磕磕巴巴地看着这写了几页纸的计划书,只觉得自己好像是重回小学课堂上从零开始学汉字似的,面对眼前这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儿的文字……

&esp;&esp;好吧,她应该知道的,沈惊蛰在自传里写过,他只有小学毕业,受文化程度都是蹲局子的那二十年里面自学成才的。

&esp;&esp;这字,难看点也能理解。

&esp;&esp;不过别说,沈惊蛰字儿虽说难看点,但写得内容却十分精彩,不少都是后世才会出现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理念,可以看出,他拥有的不仅仅是眼界,完完全全是老天爷赏饭。

&esp;&esp;苏盼满意地收起计划书,对同样露出对自己欣赏目光的沈惊蛰说道:“沈同志,咱们的合作进行到这一步,是不是也该互相交个底儿,谈谈关于钱的事儿了?”

&esp;&esp;沈惊蛰正有此意,见苏盼也主动提起,更是没有半点隐瞒,直接说道:“苏同志你也知道,我和瘦猴儿他们是发小,从村里出来的时候就说好了有苦一起吃,有钱一起赚,所以我们四个人的钱一直都是放在一起的,真要出钱,我们四个人出的钱也得按一份算,所以……”

&esp;&esp;这话的意思,苏盼明白。

&esp;&esp;他们四个人的钱算一份,自己出的钱算另一份,两份不一定非得一样多,但三七分账,他们四个人占其中七成,她则是占其中三成,怎么算自己都不吃亏,所以怎么说这钱她也不能出得太少。

&esp;&esp;苏盼问:“你们打算出多少?”

&esp;&esp;沈惊蛰:“我们出来几年,赚了不少也花了不少,中间也赔过钱,但这次机会难得,我们商量以后决定把手里的钱都拿出来,一人一千,全都用来做这次生意。”

&esp;&esp;一人一千?

&esp;&esp;这个数对于平均工资还只有几十块的当下而言,可真不算少。

&esp;&esp;别人不知道,就说苏盼这回从兰花市来到京市前从刘淮那儿弄来的钱,也才不过两千多,可这还是刘淮母子俩靠着中饱私囊攒了好长时间才攒下来的呢。

&esp;&esp;按这个钱来对比,沈惊蛰这几个人可真是没少挣,但这里头恐怕不仅有他们捣腾衣服赚来的钱。毕竟这做生意都得要本钱,不说别的,就说他们批发衣服的钱是哪儿来的?还有几个人去特区总不能是腿儿着吧。

&esp;&esp;所以,苏盼估计沈惊蛰是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开始想方设法挣本钱了。

&esp;&esp;而在那个时期的挣钱途径,除了当工人和挣工分以外,也就只有黑市了。

&esp;&esp;但苏盼并没有探究沈惊蛰这些钱来源的意思,对于他所说的钱都拿出来以后还有没有其他富余,她也一点都不好奇。

&esp;&esp;反正四千块钱是实打实地拿出来用来做他们共同的赚钱买卖,盈利也有自己的一份,至于其他的,那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