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金玉王朝强宣怀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第1页)

“从九一八之后,日本就对中国有所觊觎,但他们断不敢在上海这种地方下手,毕竟这里有各国租界,真要闹出什么事,国际影响甚大,各国都会出面调停的。再说了,图书馆夜里也有人值守,偷书他们是偷不了的,总不可能来硬的。”

张元济虽然觉得闻言想多了,还是跟他耐心解释道,毕竟这个晚辈的话也是一片赤诚。

但闻言不依不饶:“万一他们真来硬的呢?您看一战后,英美对德国就一退再退,他们不一定会为了我们出头的,到时候日本人再找个借口,说是我们先挑衅的,就像东三省那样,哪个列强给东北通报出头了?”

张元济还是摇头:“上海跟东北不同,这里有各国领事馆和租界,日本人自诩立明治维新之后便是文明国度,不可能冒着有碍国际观瞻的风险,干出损毁文化的事情来。”

闻言真被这番话整得彻底绷不住了。

没错,上海是国际都市,有各国领事馆在,各方利益纠葛错综复杂,所有人都觉得日本人要下手,也不可能挑上海这种地方,可偏偏日本人就选了这里,正是“你越认为他不敢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事实证明,日本动手之后,各方除了谴责也只有谴责,当他们发现正面战场无法速胜时,才会考虑列国的调停。

所谓公理,都是在实力的基础之上才能谈论。

可闻言要怎么把这些话告诉张元济?

他没法将还未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只能选了当年五四的事情说。

“表舅公,您还记得五四的导火索吗,也是因为一战后巴黎和会,各国要私自将青岛的特权转给日本,在他们眼里,只要有利益,谁是不能出卖的呢?您这些图书可是咱们的文脉,千万不能出事!”

张元济笑了:“上回你母亲见了我,还说起你只顾贪玩,我看她也看走眼了,你这份忧国忧民的心是很好的,这样吧,我给你开张特殊借书证,往后你也可以去看那些珍本,不过可说好啰,不准带回去,不准损坏,那些可是我的宝贝!”

这时郑笙正好过来,张元济拍拍闻言的肩膀,让他们年轻人自己玩,就走开了。

闻言长出口气,有种劲没处使的无力感。

郑笙:“你跟外公聊了什么,怎么这副表情?”

闻言就把刚才浅井遂来找,加上后面两人对话说了一下。

郑笙皱起眉头:“我知道外公那些珍本一向有许多人关注,上回还有个美国学者找上门,索要其中一批图书的影印本。不过像日本人这样想借原本去参展的,外公估计不会答应,路程太远了,哪怕碰掉个书皮,他都要难受。”

虽说如此,但郑笙的看法与张元济大同小异,他也觉得日本人顶多就由使馆出面威逼利诱。

“若是外交层面出面,外公也认识些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再不济就发动他的文豪朋友们在报纸上讨伐,浅井遂总不敢硬来的。”

闻言:……

他不能说这爷孙俩太天真了,因为他知道问题关键出在哪里了。

闻言是已知结果,去推导过程。

而张元济和郑笙是未知结果,由平时的逻辑去推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