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再塑人生的含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寻找财富密码(第1页)

第二天醒来,在刷牙的时候,李靖飞昨天晚上苦思冥想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路了,一时高兴的差点把漱口水喝进去,幸亏及时止住才避免乐极生悲。

90年代,在那个地方可以找到比较全的报刊杂志?除了机关单位及事业单位,另一个地方就是国有企业的阅览室了。时效性差了点,却能完美满足李靖飞的要求,疗效好就行。

像前面两天一样,学习到上午10点,今天李靖飞决定拜访工厂阅览室,按图索骥,带着答案找问题。

到了阅览室,管理阿姨一个人正在无聊,这是一个平素没什么人来,也见不到什么人的悠闲工作。

看到是工厂子弟进来,用一种看似熟络,实则完全可能记不起名字的语气问道:“你家大人要资料,咋么不自己来?”

李靖飞一笑:“阿姨,是我自己闲的无聊,想在这里看一会报纸,看完我会放回原位置的。”

听到后面这句,管理阿姨神色一动,脸上原本勉强的笑容自然了些:“没事,平时也不忙,整理也是给自己找个事情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1个多小时后,李靖飞终于从报纸堆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稍有遗憾的是,这是一篇咏叹调文章。

这是一篇以符合这个时代的新闻稿,从歌颂改革开放成绩开始,提及到国库券交易的专题报道,里面从政治的高度立题,着眼于政策的角度,描述了交易的活跃度和节节升高的交易量。

仔细看完报道后,又找了另一篇从另一个侧面的关于国库券交易的报道,这一篇简接提到对前去兑换的市民的采访,里面提到他们对回报的满意及兑换的便捷(答案当然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反馈)

又找了几篇相类似的报道,注意把间隔时间不长的报道挑出来,对比了一下里面提到的汇报率细节,李靖飞原本有点紧张的心松了下来。

怀着激动的心情,心情大好,和管理阿姨有一搭没一搭说话的时候,嘴里不由的带了几分油嘴滑舌,不想居然找对了频道,让阿姨对他的观感大好,对他提出的借这几份报纸回家看这种有点不太合理的要求,都只是微微皱皱眉,大手一挥同意了。

回到家里,把报纸上的“有用消息”摘抄到纸上,根据上面提到的国库券交易的那几家承办银行的几个柜台网点。

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打了快40分钟的电话,却只得到12个柜台的交易牌价。

打完电话暗自祈祷,希望老妈不要注意这个月可能会高的多的电话费,如果用自己的零用钱去外面打,一个是不方便,再一个是想了下自己目前的零用钱数量,5块大洋。于是默默的打消了这个主意。

这时候银行的服务态度还真是不咋样,听说李靖飞打电话是以个人名义,倒有一大把回答我们不知道,你找另一个部门吧。

过程有点曲折,但总算拿到了10个城市的价格,与过往记忆中的细节吻合,确实有交易差价,虽然随着国库券交易的逐步放开,价差不像开始那么大,但已经足以制造出可观的利润,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可观的交易量。

李靖飞思考了一会,整理了一下思路:

一、交易准备。可观的资金,看着自己兜里的五元人民币,苦笑了一下。

二、交易路线。A交易到B交易地之间,火车与汽车班次安排。特别是A交易点买进,马上赶赴B交易地,开市时间交易完成后,马上赶赴下一个地点,时间和行程必须要安排的非常紧凑。

三、交易安全。90年代的社会治安可谓一言难尽,各种车匪路霸层出不穷,万一遇到个二愣子“好汉”,那可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了史上最倒霉的啥了。

四、发挥复利效应。扣除交易成本,包含手续费,各种差旅费后,必一是要有可观的交易量和交易频次,才能发挥短平快的赚钱效应。

李靖飞把写下的第五条,谁去执行交易,这个问题,对于现在自己来说,有点无解。

李靖飞估计自己家的全部存款不会超过八千元,这个资金量,如果去交易,即便有利润,扣除交通住宿费后,也是很有限的。

如果自己能动用的本金是这个数字的10倍甚至百倍,只要交易量在各个城市柜台交易的限额之下,反复操作下,这个差价所能够带来的利润将会是相当惊人的。

咋么去弄这个本金呢?如果把自己想好的计划合盘托出,人家会不会担心投机倒把的罪名?即便不担心,人家为啥自己不去操作,而要把钱交给自己呢?

而如果选择不说出自己的全部计划,又咋么说服别人放心把钱交给自己呢?又以什么名义借很大的一笔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