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类似花落燕云梦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我紧握匕首,对他们道:“你们还是不肯退下吗?我知道你们武功高绝,一定能够夺走我的孩子,但是你们绝不可能同时救下两个人,不要逼我动手。”

那些锦衣卫不敢过分靠近我,面露难色道:“请娘娘手下留情,饶奴才们一命。”

我见他们终于退让,心中稍安,高燧的啼哭声让我一阵心疼,却不得不继续向前走。

忽然之间听见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惊叫道:“元妍!”

我抬起头,见那呼喊之人身着翠袖黄衫,正是徐妙锦。

她乍见这副情景,急忙对锦衣卫道:“姐夫呢?你们不去禀报他,都杵在这里干什么?万一她们母子有什么闪失,你们谁担当得起?”

一名锦衣卫道:“回三小,皇上此刻正在殿中审问逆臣,龙颜大怒,奴才不敢……”

徐妙锦转向我,明眸带着不忍之色,说道:“元妍妹妹,姐夫他纵有千般不对,你也不要伤害自己和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闹成这样?让你非出宫不可?”

我忍痛道:“姐姐,我并不关心他为人处事对错与否。我只想带着我的孩子离开这里,我不想和他生活在一起。”

徐妙锦欲靠近我,微叹道:“妹妹,事已至此,四皇子是他的亲生骨肉,他绝不会放你们走,你们之间的关系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了断清楚的。如果他肯,他就不是他了!”

我心中却想起多年以前在明月山庄,另一个对他深情相许的女子湖衣哀叹他的风流倜傥时也曾经说过这句话,她们都深深明白朱棣的为人,她们都足够了解朱棣,在多年的等待后,却只剩下这一句无可奈何的评价。

我止住她道:“你不要过来……”

低头注目怀中的孩子,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恶劣心情,居然停止了哭泣,睁大了小紫眸看着我,那双紫眸中透出天真纯洁的眼神,与朱棣的幽邃、深沉截然不同。

我决不能让这可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又一个朱棣,天下间很少有人能够抗拒他的强势与霸道,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一次又一次反抗着他的强势,却只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屈服与无奈。

林希并不软弱,只是遇见了一个本不该遇见的男人。

我还没有移动脚步,一个红色身影如同天外飞来,不过一瞬之间,他已轻轻夺下我的匕首,同时接过我怀中的朱高燧,说道:“娘娘,何至于此?”

除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外,普通锦衣卫出手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如此不着痕迹,他的轻功分明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将我的围防顷刻化解,他若决心插手此事,我的计划就要付诸东流。

我看着他,轻声道:“纪纲,如果你还当我是好朋友,请你将燧儿还给我,不要过问我的行踪。”

纪纲怀抱着朱高燧,语气沉缓对我说道:“请娘娘不要责怪微臣莽撞!刀剑无眼,万一伤了小殿下,或是伤了娘娘您自己,就是锦衣卫失职。臣职责所在,不得不如此,请娘娘原谅。”

几名乳娘匆匆赶出殿外,吓得面无血色,纪纲将朱高燧交给乳娘李氏,几名锦衣卫迅速护卫着她们躲藏进紫宸宫。

我见纪纲口口声声称“臣”,对朱棣无比忠诚,且将朱高燧扣留于皇宫中,顿时泪下如雨,怒道:“你为什么要多管这些闲事?”

纪纲见我大哭,近前一步,冰冷的语气和缓了许多,说道:“臣永远都是娘娘的好朋友。不过,现在朝中局势不稳,图谋暗害皇上之人数不胜数,娘娘贸然带走小殿下一定会有危险。娘娘可知午后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徐妙锦急奔至我身旁,美丽的大眼睛里透出无奈之色,扶住我道:“妹妹别哭!皇上他又发谁的脾气了?难道这些天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纪纲说:“今天,是方孝儒。”

我听见这一句,几乎手脚冰凉。

朱棣从烽烟和血泊中走进金陵城,面对着一群誓死不肯合作的建文旧臣,毫不顾惜地举起屠刀。茹常排列的奸臣榜首恶“第一人”黄子澄,准备逃往海外觅兵救援金陵,在江苏太仓被武士擒获,面见朱棣口称“殿下”,抗节不屈,其宗族老少六十五人、妻族外戚三百八十人尽数被诛杀;

首恶“第二人”齐泰,奉建文帝密诏前往安徽,在广德被人抓获,不屈被杀,全家连诛,惟有六岁的幼子免于一死,发配官府为奴;

奸臣榜第三号铁铉,朱棣登基之时犹率残兵驻守淮南,被丘福设计擒获,磔杀于市,长子、次子皆被发往铁匠铺,妻女发往教坊司充为乐伎,明朝的教坊乐伎受人欺凌,与妓女无异;礼部尚书陈迪、御史大夫练子宁、中书使刘璟皆不屈而死;

所有奸臣榜中人,除定国公徐辉祖外,无一善终,朱棣碍着燕王妃的情面,并没有降罪于他,只是将他拘禁在国公府邸,不得外出。

他在朝堂上屠戮建文遗臣的整个过程中,最惨烈、最为后人所常提及之人就是方孝儒。

史载方孝儒是建文帝朱允炆最亲近、最信任的大臣,朱允炆对他十分尊重,几乎言听计从。方孝儒的父亲因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株连被杀,身为罪臣之后,却得到皇帝如此礼遇,方孝儒自身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视朱允炆为知遇之君,忠心不贰,誓死不肯迎降燕王。金川门之变后,他为朱允炆身着丧服,闭门不出,在家中日夜啼哭,朱棣命人将他系入监狱,派人反复劝谕,依然坚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