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倾我一生一世换取岁月静好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四人有说有笑的,谁知道遇到了个熟人,是村里的周婆。周婆一看她们娘四个便夸张哎哟一声靠过来:“你们还不回家啊,再不回家就晚了,你家发财啦!”

“啥事啊。”赵芸没听明白。周婆便兴奋的比划说:“对岸的金龙庄有姓白的富户修了桥,说是要把生意做到这边,所以修了桥。正好啊,在你家隔壁,占了你家墙外新开的一亩菜地。你家男人漫开要价,说那一片的十几亩都是你家的,那富户也不在乎,给了一百两银子的补偿呀。你男人天天花天酒地,日子过的好的呢。借了二十两给江照明,帮助他自立门户,自己做工头了。还又接了百花楼的那个香香回来,天天胡混呢。”

周婆说的十分婉惜:“你家那地都是如雪开出来的,补了钱哪能都便宜外人啊,还不赶紧回去要钱啊。”

赵芸听后虽然刚开始有点惊讶后来就没反应了,江烬雪如雪也没什么反应。怪不得,这几个月江照春都不来找事要钱,原来是如此。他有钱更好,一辈子都不来找事,她们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便配合着周婆笑了笑,没有提回家的事。

江照春确实发财了。而且不止一百两,是一百二十七两。他把自家门外开始,包括小土坡,一直到山底,全都算是他自己的地盘。一亩十两,一共十二亩七分。

那白家有钱的很,这一百两就像是打发要饭子一样,丝毫没犹豫的就答应了,给了银子,第二天便开工建桥了。

虽然是为了自家做生意,可这桥建了也好事一件,两村的村民都十分的高兴。造桥是个困难事儿,所以不到十米宽的金龙河过了二个月也才建了三分之一。

江照春有了这一百二十七两,第一便是买了凌罗绸缎换了身皮。然后便是买了滚粗的金链子金戒指挂了显摆,然后便是大方的充胖子,谁来借钱都答应,结果江照明二十两,江照堂五两,梁氏要十两,这个一两,那个五百的,没几天便只剩下五十两了。于是便揣着钱再次去了百花楼接香香回来。

这回香香满意多了,新盖的青砖瓦房,崭新的家俱,还有崭新的被褥,那都是看着舒服用着更舒服的,所以也比上回来的时候好伺候多了。两人天天床上床下,打情骂俏的,让人看着都恶心。

周婆跟娘几个吹嘘了半天,便说回龙头庄等她们回家,然后回了龙头庄便四处宣扬,赵芸娘四个要回来了。

村里人听到都激动的等着看好戏,这正宫娘娘对小妾,肯定精彩啊。可惜村民天天扒着路口望了都半个月了,也没等来人。

香香也听说赵芸要回来,天天跟江照春闹,让他休妻,可是江照春没什么合理的由头。赵芸踏实肯干,又生了三个孩子,而且如雪说房契是她的名,万一休妻名不正言不顺的,这房子不是自己的,休了妻,自己被她们赶出去咋办?于是便天天哄着香香,这等了半月赵芸也没回来,于是香香也消停了。

赵芸娘四个自然不把这些钱看眼里,只要江照春别来找她们,他就是得了一万两,她们都不眼红。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开心,盘算着一百多两,怎么着也能个一年,她们就能清静一年了。

又过了半个月,郑雨胜他们该起程了,赵芸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瑞雪整理好了行装,送着他们到了镇口。江烬雪送上为二人做的新衣,郑雨亮开心的看着如雪,一直的傻笑。郑雨胜也是神情一亮收下衣服颇有深意的看了烬雪一眼,似乎在说,你的心意我懂啦。

烬雪也想通了,郑雨胜要是将来真有缘,也是可以的,所以对他回了一笑。这一笑,在郑雨胜看来,就是定情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出人头地,等她长大娶她过门。

赵芸看着牛车没影了,那还是不愿意回家。方氏就安慰她:“我第一年送他们去读书也是这样,现在也习惯了。你要是难受啊就多给瑞雪做衣服,看着衣服就想着他回来的样儿,渐渐就好受了。”

赵芸擦着眼泪点头,忽然看到自己还一个小包裹呢,连忙递给方氏:“方姐,'这是我给你做的一件衣裳。正是秋天穿的。”

方氏一听,连忙激动的打开,“哎呀,这真是太好看啦!”米黄的缎子,上面绣了蝴蝶祥云,太阳下都有些闪闪发光了。“这……怎么好意思啊……哎呀太漂亮啦,我哪舍得穿啊!”

赵芸被她瞪着眼睛激动的样子逗笑了:“大姐,你对我家的帮助别说这件衣服了就是一百件都报答不了。你就收下,早晚穿上一回也得瑟得瑟。”

方氏笑的合不拢嘴,抚着上面精美的刺绣不住赞叹:“这烬雪的手艺真好啊。小小年纪,能绣如此传神啊!真是难得。”心里便想着郑雨胜心仪于她,如果江照春真能改好,肯定要把姐两都娶回做自己郑家的媳妇。

走了瑞雪,娘三好几天不适应。一到吃饭时就下意识的叫瑞雪,晚上睡觉时娘三睡一个坑也想着瑞雪。不过时间长了也就渐渐习惯了。如雪便想着不用照顾瑞雪,自己一个人在家无聊的很,想跟着进铺子当学徒。

江烬雪想了想,便说:“我会刺绣,娘会制衣,你要想学就进前铺学卖布料。”

“为啥?”赵芸和如雪都很奇怪。

“你们想,我会绣,娘会做,如果如雪会卖,而且又懂得衣料的话,咱们存些钱不就可以开家自己的衣铺了吗?”

“这?”赵芸有些激动:“咱们可以开自己的衣铺?”如雪也有些不相信的张起了嘴:“咱们能开衣铺,那真是太好啦!”

江烬雪笑了笑:“不过要开衣铺不是简单的,租铺子进布料本钱可不小。估计也不下于五十两,所以咱们得存钱了。”赵芸一听开衣铺就有了尽头,“不如咱们接些刺绣缝补的活计在家做,添些进项。”江烬雪想想点头:“到是可以,不过也不能太多。毕竟咱们是给韩家干活的,万一累着了精神不好,误了正工就不好了。”赵芸连忙点头,如雪也跟着说:“我也会干的,咱们三个一起干。”

有了目标就有干劲,赵芸几乎就全好了,药也停了。第二天上工时,赵芸找到韩娘子说了要送如雪进前铺帮工,不要钱,只学习。韩娘子看到赵芸精神也好了,也不叫她师姐了便也添了喜意。怜惜她家不容易,便答应了:“先到西边的铺子吧。一边打杂一边学着,每月给个二百文。”

赵芸一听连忙道谢。西边的铺子就是普通衣铺。自古便是东为尊,所以东边的铺子进出的都是富贵人家,西边铺子都是普通人家。

如雪一听也十分开心,每月还有二百文,又能学习又有钱,这真是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娘三还有方氏,四人每天一早同吃早点,中午一同吃饭,晚上一同下工,吃晚饭后还一起帮人家缝补绣花之类的,真是比一家人还亲热,日子过的也十分快乐。

方氏原本也是经常替人缝补的,她有二个儿子,虽然不缺钱,可想着儿子将来都要娶媳妇,得存本钱。万一二个儿子都去科考也要路费,还有钱打点,多少钱都不嫌多的。所以她这些年从来都是白天上工,晚上缝补。而且她手艺好,周围人也都知道几乎都送活来,她一般都做不过来,经常推掉的。如今四个人一起做,那知道的人都奔这边来。

37。一卷 家暴…三十六  没文化,真可怕

这活缝补的不仅好看,而且有些破洞的地方有时烬雪还会适当的绣些图案挡着,价钱又不贵,所以生意是十分好。虽然生意好,可她们也只是会干到戌时便上床休息了。

如此赵芸家有三两半的进项,而且缝补还能有一两,所以一个月能存上四两。瑞雪走时给他带了三两,现在家里共有十两的存款了。

看着桌上的碎银子,娘三个都激动的眼睛含了泪,似乎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开衣铺做老板了。天已冷了,想着家里做了那么多的新被还有冬天的新衣服,于是休沐这天,娘三坐牛车回去带被子。刚到村口就看到金龙河上立起了一座新桥,是用青砖垒的,桥头还雕了石狮,十分威武。自己家就在桥边,如雪开采的菜地也被修成了路,十分宽敞。

娘三看到桥,便有了喜意,不约而同的要上桥走走,看看对面的金龙庄。三人上了桥,河上吹的风便迎面扑来,夹杂着河面的湿气,让人神清气爽。这桥有十多米,并不长,可是她们第一次上桥便十分的贪恋,不舍得走的快了,几乎是一步一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