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迢迢有礼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节(第1页)

&esp;&esp;十七分钟倒计时开始,正方一辩开始陈词。

&esp;&esp;对这道辩题的正方而言,论点上能做的突破很少,更多在于实战上的操作问题。对面三分钟的陈词刨去例子,概括起来只有几句话:迢迢有礼fvp

&esp;&esp;等到一辩和四辩的环节结束,场面上剩下的东西已经不多,正方充满信心的口号被反方用现实往下拉,在这种情况下,大众的情感倾向会更偏向正方,这种时候就需要庄慧提出反方真正的倡导。

&esp;&esp;但开头前庄慧接着前一轮质询结了一部分,融合数据资料再次论证在当下想要践行正方这个——争夺话语权——改变话语内涵——践行内涵的三步骤有多难,最后落回到这个不合适的口号上,用最通俗易懂的反问作结:

&esp;&esp;“我方首先就不理解正方为什么要执意使用这个男权遗留下来的不妥当的口号,并且就算您方使用,您方也会在今后无数次面对我方今天提出的种种质疑。到那个时候,我们难道需要消耗额外的资源和精力去专门配备一位介绍人员、甚至是一支辩论队来解释——为什么今天我们推进性别平权需要使用“女士优先”这种像是在阐述女性特权的口号吗?”

&esp;&esp;破完对面的论,紧接着才来到反方真正的倡导上,举例了俄罗斯“二月革命”前妇女工人为了庆祝国际妇女节而开展的示威游行,当时她们的口号是“我们要面包和和平”,这种绝对正当、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获得绝大多数妇女支持的诉求最终迎来了俄国革命,使得妇女们成为“英雄的妇女工作者”,社会地位大大提升。

&esp;&esp;近年来,外网上轰轰烈烈发展的“too”运动,更是从口号开始就紧紧地将女人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女性之间真实存在的命运共同体。国内自发组织的女性卫生巾互助盒,即使在开展初期也受到男性的嘲笑和污名化,但发展到今天,在立足女性普遍的生存经验、赢得女性的普遍支持之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esp;&esp;“……纵观历史,真正推动性别平权、推动女性权益的种种运动,其口号无一不是女性最赤诚的、流淌着热血与热泪的呼号呐喊,但绝没有一句口号是从男人口中夺来重塑的。

&esp;&esp;“从现实实践方面看,提出全新的口号要比强行扭转一句已经根深蒂固的、带有男权色彩、历史遗留和刻板印象的‘女士优先’更加可行。而从情感上看,我作为一名女性,我不愿意接受由男人创造的话语作为女权运动的口号,难道我们女性创造不出更合适的口号了吗?难道强行扭转内涵的口号比独属于我们的口号更好吗?

&esp;&esp;“我方坚决不这么认为,因此,‘女士优先’应该是我们所要摒弃的,我们想发出只于我们的声音,因为只有那样的声音,才能真正让我们看到性别平权的未来,感谢。”

&esp;&esp;庄慧的陈词已经拔高得足够高,也阐述得足够充满希望。但对面三辩的实力同样很强,已经及时调整思路,开始攻击他们三点弊病中的其中一条“刻板印象”,拿出各国军属优先的例子来压他们,问这种优先是一种歧视吗?

&esp;&esp;但法学院一个个都是老油子,又开始跟他们绕弯子:“对方辩友,军属的优先来自于军人的杰出贡献,这本来就是多给的部分,叫做‘优先’很正常啊。而您方也说得很明白,女性原来就没有,把这部分还给我们当然就不叫优先啊。”

&esp;&esp;“好,对方辩友承认‘优先’它可以不含有歧视,那么我们今天在赋予‘女士优先’这个词新内涵的同时,难道就一定会带有歧义吗?”对面先结后推。

&esp;&esp;但庄慧不吃这套:“对方辩友,你完全忽略‘女士优先’的历史遗留问题,我方一再跟您方强调,改变旧词的内涵比创造一个新词更难。”

&esp;&esp;“对方辩友执意不愿意相信‘女士优先’有获得新能量的可能,那我们换个话题好了,您方刚刚说还给我们应得的不算优先是吧?”

&esp;&esp;“当然。”

&esp;&esp;“那您方也提到了,当下的女性权益很差,那么当社会觉得这不是你应得的时候,拿回它我们可不可以用优先?”

&esp;&esp;“当然不可以,这样相当于承认了这个社会觉得你不该拥有的价值观,这也恰恰是我方所担心的。”

&esp;&esp;“对方辩友,您一边又极忌惮于这个不友好的社会,一边又不安于现状,您方这样的思维是否存在矛盾?”

&esp;&esp;“完全不矛盾,我方这叫先考察现状再付诸合理的行动,我方始终强调要改变,但我方要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去改变……”庄慧说到一半,就看对面已经落座,于是抓紧速度把后半句说完,“我方不倡导大家傻乎乎地相信并且进入‘女士优先’这套男权话术并抱着伟大的愿望企图改变它,我方倡导另起炉灶,谢谢。”

&esp;&esp;一轮焦灼的质询过后,总算来到路佳的part,她起身把矛头对准争执不下的几个交锋:“对方辩友,当下女权运动正在争取的受教育权、同工同酬、财产继承权等等,是女性作为人天然应有的权利、还是社会给予我们的额外优待?”

&esp;&esp;正二回应:“对方辩友,这当然是女性天然应有的权利,但恰恰是因为连这部分天然权利都缺失了,我们才更应该呼吁‘女士优先’,拿回我们缺失的这部分权利。”

&esp;&esp;路佳顺口结掉:“对方辩友说得好,是‘拿回’我们应有的权利,而不是‘多’给我们或者给我们‘优待’。然而‘女士优先’这个词的字面意和‘平等’天然背离,因此我们拒绝在推进平权运动时使用这样一个不恰当的词汇。”

&esp;&esp;然后不等对面开口就往下推:“再问一个问题好了,您方觉得当前这个父权社会对女权运动的态度是怎样的?”

&esp;&esp;正方到这会儿都无奈了,对面的论很油滑,反应又很快,有种打不烂穿不透的厚猪皮的感觉,在战场上逼得人暴躁:“我们的国家在2011年就制定了《妇女发展纲要》,旨在消除性别差距,我们可以看到未来。”

&esp;&esp;“对方辩友,我们的国家当然是很好的,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社会主义旨在解放全人类的生产力,是最有可能实现性别平权的制度,”路佳从善如流地开口站稳脚跟,随后反戈,“但请注意,我的主语是这个父权制社会,或者说、这个父权制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男人、那些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男人,他们对女权运动的态度是怎样的?”

&esp;&esp;“对方辩友,思想是会进步的,当下的我们和百年前的我们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正方打不过现状,只能开始后撤。

&esp;&esp;路佳便乘胜追击:“对方辩友,首先跟你讲一个吊诡的事实,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女性地位倒退了二十五年,再跟你讲一个吊诡的事实,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2021》告诉我们,新生儿性别比普遍在110:100以上,最高甚至能达到120:100,这样的性别比,甚至比三四十年前还要畸形。这些例子都血淋淋地告诉我们,思想不但没有进步,而且在倒退。”

&esp;&esp;“所以再回到刚刚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相信在场的所有女性都心照不宣。父权制社会以及那些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男人,他们在极尽所能地打压女权运动。他们在试图掌控‘女权’这两个字的解释权,由他们判断什么是‘好女权’,什么是‘田园女拳’,进一步将女权这个词污名化,借助语言的力量迫使女人就范。

&esp;&esp;“在这样的环境中,男人说‘女士优先’就能证明‘女人地位已经很高了’;而女人说‘女士优先’只会被骂‘平权不是特权’‘女拳只要特权不要义务’。这正是这个口号可怕的一点,因为它由男性创造,它当下的解释权更多地属于男人。”

&esp;&esp;“对方辩友,如果现状真的这么差,那么不论什么口号都会被污名化,您方那些新口号和我方并无差别。”

&esp;&esp;“但对方辩友,我们至少比您方少几步,女人创造出新词汇后,它诞生之初的解释权在女性手中。更何况我们的新口号可以回避掉‘女士优先’那些有关刻板印象的、有关性别歧视的部分,我们不会让女人陷入‘女人地位已经很高了’的幻觉中,我们能够通过口号告诉她们——这些本来就是属于女性的,你要勇敢地把它拿回来。”

&esp;&esp;“对方辩友,当下的女人都已经开始觉醒了,女人不是傻子,她们能分清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包不包含性别歧视,要不然女士优先车位也不会在女性的指责下变成爱心车位。”

&esp;&esp;“对方辩友说得好,现在正是觉醒的女性在告诉你,别搞‘女士优先’了!这个词既然这么容易被误解,在推广之后只会一直经历被曲解、尝试纠正、再次被曲解的死循环,就像滚石的西西弗斯,继续重蹈女性被曲解、被蔑视的漫长历史,您方为何要执意舍近求远呢?我方实在不理解。”路佳说完,一屁股坐下。

&esp;&esp;……

&esp;&esp;“下面,有请反方四辩做总结陈词。”

&esp;&esp;苏迢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