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世中华大酒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部分(第1页)

1802年秋,库图佐夫没有携家眷,独自前往乌克兰沃伦省戈罗什卡村,在那儿一住就是两年多,实际上这是对他的一次放逐。与世隔绝的库图佐夫在那里日复一日的打发着他那漫长、单调的日子。在给妻子的信中,他经常谈到自己孤独的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

一代名将落得这般境地,说明历史中白头老将蒙冤受辱,绝非是只有中国历朝历代所有。

那时的无所作为和经济拮据使得库图佐夫极为烦恼。1804年,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流露出郁郁寡欢、悲观失望的情绪:

“现在给你寄去一千卢布,今后将尽力而为,直到离开此地为止。每当我看到庄园荒芜败落的景况,无论对工作和改善经营都毫无兴趣。由于绝望,有时真想抛却一切,听凭上帝的摆布。

我年纪已大,身体不好,再也挣不下什么产业了,我很怕在晚年落个贫穷潦倒的下场。青年时代付出的全部心血,遭遇的一切艰险和身上数处创伤都已付诸东流……”

库图佐夫跟苏沃洛夫有着相似的命运:他们都曾遭到诬陷。迫害,放逐。没有战争时他们被遗忘在偏远的小村庄里,当战争阴云密布时,沙皇才会想到只有他才能信任。

就在给妻子写了那封悲观之极的书信之后,库图佐夫的命运有了转折。俄国再次介入了反法同盟战争【第三次反法同盟】,亚历山大一世把库图佐夫拉上了战车。

但是战争中库图佐夫虽然一再有精彩表现,比如说,因为奥地利军早一步在乌尔姆战役中溃败,俄军未能与其达到会师一处目的,只能独自面对强大的法军。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军队,进行了从布劳瑙到奥尔米茨的著名的退却机动行军,并在阿姆施泰滕击败缪拉,在迪恩施泰因战败莫尔季耶,使俄军脱离了被法军合围的危险。可是奥斯特里茨会战的失败却又让他再一次堕落入了深渊。

即使那一仗中不管他的一点事情,有着三皇会战之称的奥斯特利茨会战,俄军方面亚历山大一世才是真正的指挥者。可是在战后库图佐夫成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在来到古里耶夫要塞之前,库图佐夫的职位只是跟米罗拉多维奇一样——军长,步兵上将军衔的军长。非是乌拉尔河一带局势实在危险,亚历山大一世绝不会派出库图佐夫出马。

伤口在疼痛,因风湿病而弯曲的双腿艰难的支撑着库图佐夫高大肥胖的身躯,每一天早晨醒来他都总是感觉周围的东西越来越模糊。当年那只差点被土耳其子弹直接打中的眼睛现在已经完全失明了。库图佐夫经常想起他的朋友和老师苏沃洛夫是怎样在孤苦伶中死去的,每当想起这些他心中就备感悲伤和凄凉。

但是坚韧、坚强的性格让库图佐夫服从沙皇的命令替他征战沙场。

命令下达到时,库图佐夫正在摩尔达维亚对战土耳其人,他丝毫不了解东方的战事。可是他义无反顾的奔赴古里耶夫。

在摩尔达维亚库图佐夫干的很漂亮,虽然争权夺利下军队总司令普罗佐罗夫斯基很看他不顺眼。

当初库图佐夫刚刚来到摩尔达维亚的时候普罗佐罗夫斯基还是喜出望外的呢他这样形容库图佐夫:

“……在这里指挥军队,再也找不到比步兵上将库图佐夫更强的人选了。他对这里的所有地方、人民和习俗都很熟悉,他也熟悉多瑙河对岸的地理和土耳其的各种策略。我可以担保,他忠于职守而且知人善任……我对他在部队中的表现极为满意,他实际上是我的助手。总之,我承认他在军事艺术上是国王陛下的优秀将领……”

让一个老资格的元帅这样称赞,库图佐夫虽然也绝对是老资格,但也绝对是少见的。然而,普罗佐罗夫斯基很快就害怕起来,因为库图佐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他更有才能,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开始下降。

所有的人都知道,库图佐夫曾劝告他不要以较少的兵力,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强攻布拉伊洛夫要塞,而普罗佐罗夫斯基没有采纳这个正确的建议,结果俄军被击退,出动八千多名士兵竟损失了五千多名。在年迈的元帅陷于绝望之中时,是库图佐夫冷静地安慰他,并使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摩尔达维亚集团军的俄军军官们开始逐渐向库图佐夫请示指示,而不是向他。

普罗佐罗夫斯基心怀不满,向沙皇大进谗言,而亚历山大一世也准备以攻打布拉伊洛夫要塞失利为借口,再次将库图佐夫排挤出军队。

可是就在库图佐夫将要又一次被“光荣流放”的时候,东方传来的一封封恶报拯救了他。西伯利亚等地也在向莫斯科派出信使,但是奥伦堡总督区速度无疑会更快一些。

相对于荒芜的西伯利亚,奥伦堡总督区以及更大面积的草原总督区的重要性就高出太多了。

接到米罗拉多维奇的求救之后,虽然莫斯科认为,中国很有可能会同时向西伯利亚发起进攻,但是欧洲战争现在进行的已到最后一刻,普鲁士王国彻底成为了过去,奥地利也将步入倒霉的行列,法军的铁蹄已经踏到了波兰的土地上。

1806年的冬季对于俄军来说是一个可悲的冬季。埃劳之战,俄军有23000人伤亡,另有3000人被俘。虽然列昂季。列昂季耶维奇。贝尼格森的反击也上法军损失惨重,但是俄军流的血太多了。

这一战结束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冬季就过去了。拿破仑发起了新一轮的春季攻势。俄军和奥军在强悍法军的冲击下连连后退,不管是亚历山大一世还是列昂季。列昂季耶维奇。贝尼格森,亦或俄军前线的另一名悍将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都不敢做出从欧洲战场调大军增援东方的决定或建议。

库图佐夫没有回莫斯科,在那里他见不到亚历山大一世,因为这个沙皇现在依旧在波兰前线。但是库图佐夫向沙皇去了一封报告,他请求亚历山大一世把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组建的预备队调来加强到东方战场去。他在报告中写道:

“只有加强了军队,我才有可能为拯救奥伦堡,并且对鞑靼人发起主动作战。”

亚历山大一世的回信在库伦佐夫走到喀山的时候转到了他手中。沙皇十分明确地告知库图佐夫,那些预备队他是指望不上的。他是这样答复道:“因您提议下令调遣的预备队现在尚未准备就绪,不予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