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末日之带着空间不愁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潘珍睾芸炀涂梢蕴逖槭栈竦南苍昧恕?br>

当饥肠辘辘的苏湄打开冰箱,准备给自己做点东西吃时,才发现,冰箱里能吃的东西不多了,只剩下半包面包片,2个鸡蛋,一根黄瓜,一小把面条,半盒午餐肉和一瓶子苏湄自己腌制的小黄瓜。

还有就是上次苏湄做的水煮鱼等,也一直放在冰箱里。已经放了两天多了,苏湄可没打算再吃他们。

把上次剩下的菜都倒进垃圾桶,苏湄打算在各自己下个面条,不过这次可没有鸡汤了,那就做个打卤面吧。

先把黄瓜和午餐肉切丁,锅内放少许油,把午餐肉下锅爆香,放进黄瓜丁快速翻炒,加点盐滴几滴酱油,就可以起锅了。苏湄家里的调味品也只剩下了盐和酱油了,把菜盛出来,锅子也不用刷,直接加水烧开煮面就可以了。煮面的时候顺便把两个鸡蛋洗净,放到锅里煮熟。

苏湄的午餐就是一碗肉丁打卤面加两个煮鸡蛋,还有一碟小黄瓜腌菜。虽然不算丰盛,但营养丰富,分量十足,苏湄胃口很好的干掉了两大碗面条。

苏湄决定下午去超市扫荡,最近光忙空间的事情了,都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准妈妈。苏湄可不想因为她的疏忽,她的孩子和她一起饿肚子。她需要很多营养品,虽然有些怕自己会因此发胖,但为了肚子里的小包子,苏湄决定——拼了。

吃完饭,喝了一杯灵泉,苏湄直觉这灵泉对她和孩子有好处,于是决定用它替换自己的饮用水。灵泉让苏湄不像过去那样容易疲劳,嗜睡,现在她很精神,一点要午睡的意思都没有。

看着电视上爆出的又一间“XX精”事件,苏湄不淡定了,她觉得自己该为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健康负责。过去是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有了空间,完全可以养一些家禽,自给自足。起码吃肉时,不用担心,他是否是“瘦肉”。

想着这些,苏湄决定现在就去一趟乡下,买些小鸡小鸭,如果速度快一些的话,回来还可以去一趟超市。这几天出行一直都是打车,坐公交的苏湄,第一次觉得没有属于自己的代步工具真是一件糟糕的事,这让她有很多计划都无法实现。

看了看上午刚领取的半个月工资,只剩下170块了。钱真是不禁花啊,不过这些钱应该刚刚勉强够用,光来回的车费大约就要100块了,再买点家禽,剩下的钱就不够超市购物的了。

把银行卡拿上,苏湄准备先去取钱。取钱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一个正在排队的中年妇女突然晕倒在地,他周围的人群都迅速远离她,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前帮助这个女人。后来还是银行的保安打了120,把妇女送到医院。

当时苏湄被人群挤在外围,因为怕拥挤的人群撞到自己,苏湄选择了呆在外面,没有往里挤。

看着冷漠的人群,苏湄知道大家不帮助那名妇女并没有什么错,现今这个社会,只有人吃人,见义勇为,热心救人反被无赖的事并不少见,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自扫门前雪的习惯,好像现在见义勇为,做了好事不留名只存在于故事之中,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

“唉,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多人都和刚才那个女人一样,本来好好的突然就到底昏迷,怎么叫也叫不醒……”

“是啊,我对门家的老李和他孙子晕倒了,现在都在医院呢,听说医院里最近都是这种病人。”

“唉,不知道有多少人会……”

取钱的时候,苏湄听到了几句人们的交谈,似乎最近正在流传一种新型疾病。不禁有些动摇,自己还去不去乡下?想了想,苏湄还是决定去,自己喝了空间的灵泉,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传染的。

苏湄好不容易在路边拦下一辆计程车,今天街上的车很少,人也不比往日少了不少。司机一听苏湄要去乡下,摇摇手,作势就要走人。苏湄好说歹说,并愿意给双倍价钱,司机才同意载苏湄,而且只同意送她到村子外,只等半小时,不管苏湄回没回来,他都会开车走人。

想想乡下很难找到计程车,半个小时,自己应该可以买完东西,苏湄才咬咬牙同意了。

一路上,司机表现的很不友好,离村口还有一距离就停了车,连连催促苏湄快点,一定要半小时之内回来。为了让司机等着自己,把自己带回去,苏湄只好强忍着怒火,向司机保证一定半小时之内回来。

苏湄就近找了两户村民,以双倍的价格买了7只小鸡,5只鸭子,5只鹅。因为苏湄来的不是时候,农户家里留得鸡鸭只够自己家的,都不愿意卖给她,最后还是苏湄拿了双倍钱,凑了两家才买了这么一些。

又在第三家买了两对小兔子,这事距离苏湄和司机约定的时间还有10分钟,苏湄赶忙的提着几个装着鸡鸭的竹篓和一条讨来的葡萄藤像村口赶去。

可是当苏湄走到村口的时候,应该停在不远处的出租车早没了影。“靠……”气急的苏湄不禁报了一句粗口,要知道现在距离半小时还有5分钟呢,这司机也太不讲信用了,就这么把自己一个人丢在了这,亏自己还给了他双倍的车钱。

这下,自己只能回去问村民附近有没有去城里的大巴了。到卖给自己鸡鸭的大爷家问了路,苏湄了解到离这最近的大巴的距离,腿脚快的也要走40多分钟,而且那的最后一班车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发了。

苏湄看看自己,自己怎么也不像是腿脚快的人啊,还提着这么多东西,等自己到了,直接坐明早头班车算了。

看着苏湄懊恼的样子,大爷小心翼翼的问“闺女,你是不是赶着去坐车啊?”苏湄点点头,“哦,俺儿子和儿媳妇正好要去那办点事,你要是不嫌弃,就坐俺儿子的车去呗。”说着用嘴努努靠墙边停放的一辆半旧农用三轮车。

苏湄当下大喜,这车虽比不上汽车,可也比人走快多了,说不定真的赶得及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