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词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四章 帘风动1(第1页)

第三四章帘风动(1)

这日谢瑾果然带了两个骑兵营去扶鸾后山跑山,沈荨把陈吏目叫到自己帐里,把谢瑾拨给她的一千八百名士兵名册一起过了一遍。

陈吏目出去后,正好朱沉进来,沈荨收拾着案上的文书,低声对她道:咱们在西凉没被沈渊拔掉的探子,如今可以去联络了。

朱沉道:不如再等等,将军这回差点露了行迹,太后疑心都还未除

沈荨摇头,这事我不想拖久了,如今我在上京不好查,只能在西凉那边多下功夫。沈渊这几日,想必正为了皇上要撤四万兵马下梧州屯田的事伤脑筋想对策,咱们瞅着这个空子先把人联络了,再说西凉那位送亲使鄂云大概也快回去了,得盯着他,看他平日里来往密切的人都是谁。

朱沉想了想,行,那我这就去办。

沈荨嘱咐道:若是摸到情况了,叫他们先不要轻举妄动,等我去了骑龙坳,联络更方便些,到时再来商量着办。

午时沈荨去谢瑾大帐,人还没回来,祈明月掀帘进来,行礼道:沈将军。

咦,沈荨笑道,你没跟谢将军去跑山?

今儿清风去的,祈明月道:刚接到华英公主送来的帖子,是给谢将军和沈将军的。

沈荨接过来将帖子打开瞧了瞧,埋怨道:知道咱们军务忙,还来添乱,不就今年最后一次秋猎嘛,有别人去替她撑场面不就行了。

祈明月见她不回应,踌躇着说:送帖子的人还在外头等着,要得了回话才走,他说不必谢将军和沈将军两人都去,去一个就成。

沈荨叹一声,道:行吧,那就说谢将军脱不开身,我到时候准去。

祈明月笑道:是。

他走了没多久,谢瑾掀帘进来,手里捏着一封军报,脸上神情颇有几分严峻。

怎么了?沈荨站起身来。

谢瑾将那军报往她手中一递,道:你瞧瞧吧。

军报是北境军在樊国的探子加急送来的,樊国国内刚发生了一场政变,巴音王朗措杀掉自己的哥哥夺取了国内政权,接着又吞并了北边几个零星的游牧民族部落,樊国的局势版图再次生变。

这位巴音王可是个好战的,以往仗着手下的十万精兵铁骑,没少和西凉发生冲突。沈荨蹙眉道。

你再往下看。谢瑾道。

沈荨把后面一张信纸拿到前头看了看,心往下一沉,西凉遣了使臣去朝贺巴音王?

谢瑾提醒她,现在不是巴音王了,是樊国皇帝。

沈荨抬起头来,两人对视片刻,谢瑾叹一声,我以前跟朗措交过手,这位可是个硬茬,他手下的十万铁骑彪勇凶悍,战力非凡,只是以往他一直被前樊王压着,让他去攻打北边,现在可不一样了,而且若是这次他和西凉联起手来

他停住没说,眉心慢慢拧了起来。

沈荨想了想,道:要不去跟太后和皇上说一说,冬祭咱们就不参与了,早日把这批新兵带去北境。

谢瑾慢慢摇头:太后定下来的事,哪能轻易就推翻?我若去说了,定要安个草木皆兵,藐视祭天盛典的名头,何况我瞧你现下在太后那大概也说不上什么话,就别去惹人烦了。我问过礼部,祭天需要我们出八千士兵充入仪仗,剩下的四千士兵可以先带去北境,我留下来,你先带人走,不管怎么说,早些准备着没有坏处。

沈荨颔首,行。

谢瑾注视她片刻,自腰上摸出一枚钥匙递给她,以往的军情军报,都在案下的抽格里。

沈荨接了钥匙,笑道,这可是谢将军自己给我的,我没想要插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