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谢翀沈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时疫(第1页)

乾清宫。

文武百官、太医院众人皆在大殿,

“锦州已死了大半的大夫,百姓求医无门,有的去苦佛寺求伽罗法师,有的拖家带口走出锦州到邻县、邻镇求医,如此一传十,十传百,锦州四周的郡县州俯皆感染了时疫。”朝中大臣蓝太傅说。

景隆帝问:“是谁先发现时疫?”

李太医回道:“禀皇上,微臣细问过报信的人,最先发现时疫的是一位年轻的妇人顾氏,她发现时疫后,立刻叫地方官员和苦佛寺主持关闭锦州城门,切断感染源,不得让城中百姓带病离开锦州。”

“皇上,当务之急,是要派太医院速速前往锦州,早日找到时疫的方子,才能挽救老百姓的性命。”上官大人说道。

谢玉瑾站了出来道:“微臣愿意带着内子谢氏一同前往锦州。”

沈菀走出来,和谢玉瑾跪在地上。

哪怕景隆帝不提,沈菀也要亲自去一趟锦州,因为阿珠和她的爹娘都在那。

景隆帝把希望放在沈菀的身上:“沈菀,你有几成的把握控制住时疫,不让时疫在上京城散播?”

“臣妇没有把握。”沈菀说道:“还请皇上下一道禁令,感染时疫的郡县州俯,闭关锁道,上京城城门各派一名太医镇守关卡,在城门外设立棚子,接纳收容发烧、咳嗽、呕吐的百姓,扣留在城门外医治,非必要能不出城便不出城,能不出户便不出户,安排人每日在大街小巷洒下药水去去病气,呼吁众人,不聚餐、不出户,保护好个人人身健康。”

前世,锦州并不曾发生过时疫。

这一世怎么突然爆发?

而景隆帝觉得沈菀说的有道理,便传令下去,按照沈菀所说的去做。

这时,丞相刘大人说道:“皇上,微臣听闻,锦州百姓因闭锁城门一事,已出现暴动,此时若仅仅派几名太医到锦州恐怕无法平息百姓内心的恐慌和不安。”

景隆帝:“那丞相有何打算?”

刘丞相:“微臣以为,若能派一名皇子与太医一同前往锦州,既能镇民心,又能彰显皇上爱民如子之心。”

刘丞相说完,又有几名刘家党纷纷上书,觉得丞相说的有理。

沈菀回头瞥了一眼丞相刘嘉南,唇角扯了扯。

刘家的人那么明显,摆明是想借在着时疫解除晋王的囚禁。

“太子殿下尚在养病,且时疫凶险,太子身为储君,不宜前往锦州,以免染上时疫,动摇国本,余下便是燕王、齐王以及晋王殿下,燕王殿下外出云游,齐王殿下一直不大理朝政之事,闲散惯了,恐怕到了锦州难以控制场面,倒是晋王殿下……”丞相刘嘉南欲言又止。

孙尚书道:“晋王殿下待罪之身,怎可前往锦州。”

刘嘉南道:“正因为晋王殿下犯下大错,所以才是最适合前往锦州的人,如若晋王殿下能够处理好锦州时疫,归来时,功过抵消,如若不幸感染时疫,那晋王殿下也已给皇上留下皇长孙这一血脉,后继有人。”

谢玉瑾与沈菀静静的听着,在刘嘉南把话说完时,二人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太子身体废掉以后,景隆帝对晋王便有了私心,丞相不提,景隆帝也会选晋王去锦州。

景隆帝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百官,良久后,声音沉沉地说:“赵太医、李太医、张太医、安太医、傅太医,前往锦州。”

景隆帝看向沈菀:“朕封沈菀为女医官,和太医们一同前往锦州。”

景隆帝看向谢玉瑾:“谢玉瑾跟着晋王带一万玉林军前往锦州,到了锦州后,一切听从晋王安排,即日启程,早日到达锦州,朝中若有谁自愿前往锦州,可站出来。”

“皇上,微臣愿意随晋王一同前往锦州。”顾屿舟父子站出来,异口同声的说。

景隆帝看了一眼顾家父子说:“你父子二人只能离开一个,那就顾屿舟吧。”

“多谢皇上成全。”顾屿舟作揖行礼。

安排前往锦州的人先下朝,留下来的人,要为有可能也爆发时疫的上京城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