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第一厂工公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和神明大明做交易(第1页)

孟哥利特从来不知道,只要他坐上了谈判桌,那么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他不能让大明满意,那他就不可能再下谈判桌。

看着眼前还算比较平等的合作条约,孟哥利特思索再三,还是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署名字的最后,孟哥利特将名字最后的e换成了d,心想或许到时候还能用这一点和大明谈一谈。

看着直到签下合约之后才露出一丝笑容的朱标,孟哥利特总感觉自己被朱标坑了。

对于朱标来说,这次可是十分合适的大买卖。

第一艘全金属打造外壳的战舰,再有两个月就能竣工。

整艘战舰上装载了四十门侧向火炮,五门正向火炮,以及专门对近程的二十挺防御用马克沁机枪。

单单是材料的耗费,就高达五十万两白银。

以目前大明的经济,短时间内造出这一艘就有点费力,这不单单是白银的问题,而是矿产挖掘和冶炼效率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艘战舰,张天赐已经早早向朱元璋上书,为了纪念大明第一次向远洋探索而致敬,建议命名“致远号”。

这个名字的含义,只有张天赐知晓,但是能看到繁体的“致远号”三个字写到船体上,张天赐还是差点激动到落泪。

原本的历史中,致远是悲壮和失败的代名词,也是钉在满清额头上拔不下的名为“耻辱”的一根钉子。

但是在张天赐的心里,他就和后世无数的华夏儿女一样,最不惧怕屈辱的历史,也从不避讳屈辱的历史。

真正要做的就是要正视历史、直面历史!

将当年的仇、恨、怨全部记在心里,然后韬光养晦,直到重新强大那一天,再和曾经那些下黑手的蛮夷,好好“清算”!

张天赐这些复杂的心思,朱标这个明朝人自然是不知道。

对于他来说,致远号本来就要到海上找个一直和大明对着干的小国试一试炮。

现在孟哥利特主动送上门来,倒是正好以“帮助友邦复国”的名义,到葡萄牙去试一试这致远号的威力。

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也正好早点发现,早点改正。

也幸好当年朱元璋获得地图之后,让户部做过大致的海军预算。

出兵到欧洲一趟,如果是全副武装的六千人,大概就需要二十万两白银到四十万两白银左右。

航程所需的食品药品,以及装备的费用,将士们的军饷都需要大量的白银做支撑。

虽然和孟哥利特说,他们到欧洲需要两百天,但是那毕竟是故意夸大的说法。

实际上出军欧洲最快要八十天到一百二十天,如果算上打仗的时间,这一趟出去两年都有可能。

在这期间,将士的家属怎么办?家里有老婆孩子的怎么办?

总不能不管不顾,等将士出门两三年后回来发现,老婆跟别人跑了吧?

所以为了稳定军心,出军不仅仅需要给将士们增加军饷,还要帮将士照顾好家里的老弱妇孺,而这也成了一笔大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