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再创风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增补(第1页)

北京,乾清宫。

朱祁镇看着先后送到的讣告一阵头疼。

过了好久,朱祁镇才吩咐道“告诉外朝,辍朝五日以示哀悼。”

王振应是,然后下去传令了。

如今要摆出来的的就是一个姿态,对于杨荣,朱祁镇其实非常希望给他一个爵位以示尊荣。

这个需要跟首辅杨士奇商议。

当然也是在告诉杨荣一派,虽说你们的领袖没有了,但是你们不用担心,我这个皇帝还是会罩着你们的。

相信那些人精子到时候该明白怎么做的。

如今让朱祁镇头疼的还是内阁局势。

杨荣这一走,一下子打破了先帝留下的辅政班底。

内阁的平衡彻底被打破了。

如今内阁还有四人,张辅只管军务,其他的一概无言。

杨士奇已老有心无力。胡荧却有些不同,这位曾经跟随郑和出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早就没了踪迹的朱允炆,礼部尚书也是酬功。

至于太皇太后为何将其列入内阁辅政大臣之列。

其实未尝没有请他教授皇帝养生之道的意思,毕竟连着两代皇帝都不是长寿的。

而这位胡荧据传可是跟着三丰道长修行过的。

而这位也不是个年轻的了,要知道历史上土木之变后深入草原陪伴帝架,后来迎回朱祁镇的时候,胡荧已经八十有余了。如今也已将近七十高寿了。

至于杨溥,怎么说呢,其表现真的很小透明,历史上也是透明的让人跟本就不知道三杨中除了东杨和西杨还有一杨。

所以,内阁增补已经是迫在眉睫。

而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内阁怎么增补?补几个?谁上谁不上?

弄不好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政争,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宣德十年那次,是太皇太后强力镇压,将三辅政变成了五大辅政大臣的格局。

所以才稳定的维持住了宣德后期的政策直到如今。

如今太皇太后隐退,他朱祁镇在皇极殿上大放豪言,然后外朝转头就出了政争。

别说被朝臣们笑话了,斑斑青史都不会饶了他。

所以如今大家都在看着,看着属于正统朝的内阁局势究竟会是如何。

而这样的局势却是朱祁镇第一次遇到。

还有,正统五年不仅仅是内阁需要稳定局势。

今年老天爷就像是顺应年轻的皇帝一样,热烈而暴躁。

正统四年冬,跟钦天监预测的一样是个暖冬。

这让朱祁镇一直以为是装神弄鬼聚集地的钦天监在朱祁镇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次脸。

但是呢,钦天监就像是开了光了乌鸦一样,告诉朱祁镇。

通过他们夜观星象等等等等一系列复杂而多变的观测,发现正统五年有可能又是一个旱涝不正常的年月。

而且春夏之交很可能起蝗灾。

不过这些还都是相对远一些的问题,真正让朱祁镇头疼的问题就在眼皮子底下。

去年的一场大水,整个北直隶如今虽说有大工吸纳。

可是随着于谦不眠不休总结出来的一份奏疏,让朱祁镇彻底没了底气。

于谦通过数据分析,告诉朱祁镇,今年因为去年大水最少要出流民十万户。

也就是说除了大工吸纳的人群以外,如果不加以赈济,整个河北大地就会出现十万户流民。

按照每户五人来计算,这就是近五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