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再创风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怒意(第1页)

朱祁镇,仔细的看着手上的奏疏。

事情的原委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

岳峰于正统三年在河南郑县县令任上被评为上上。

可惜的是“活动资金”有限,最后只能等待铨选。

于是就被平调到了邺城县为县令。

两年间也是战战兢兢,实心任事,把邺城县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以预知的是,来年评价大计之时,如果邺城县还保持着如今的势头,一个上上也是必然的。

按照大明如今的选官制度来讲,岳峰已经达到了升官条件,最差也是去一府为同知一年,随后就可以主政一府了。

可是呢,有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

正统四年,秋。邺城县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县城的大事。

县学之中,两名家境优渥的县学子弟,因为嫉妒另一名家境贫寒的学子文章做得好。

于是就伙同街上地痞将其绑了,随后就是长达一天一夜的折磨。

而孩子一日未归家,家里如何不急?就托了在县衙做衙役的邻居帮忙。

这衙役倒也是个能干事的,在傍晚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这几个孩子和地痞。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被绑的孩子已然没了人形。

如此一来,一下子消息就传开了。

那衙役也是个聪明的,眼看着形式不对,立刻就以官府的名义,将那两个学生押解进了县衙。

至于那几个地痞,等到他想起来找过去的时候。

已经被周围的邻居们殴打的不成人形了,甚至有的人认出了这几个地痞的样子,拿了引火之物奔着他家就去了。

还好岳峰反应算得上快,制止了邻居们的冲动之行,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可是那几个地痞却是两个重伤不治,一个永远的瘫了。

岳峰对于这几个地痞也是恨的牙痒痒,可是往常这几个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也没有,弄的岳峰很是头疼。

到了这次,岳峰直接就下了判词,这几个地痞“与拍花子有所勾连,符合《大诰》中,路遇拍花,打死勿论”之条款。

故邻居们并无过错。

可是到了这两个虐杀同窗的学生身上时,却犯了难了。

原因也不复杂,这两个学生是当地乡绅之后。

这个乡绅乃是以从三品衔致仕。

归乡后亦是多做善事,修桥补路,而且为人也正气。

可惜的是,正统三年时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偌大的家业,却留下了一个捐生继承。

新的家主虽说也有举人功名,可毕竟是捐来的,想要做官那是想都不要想了,勉强也就是保住家业罢了。

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了。

这俩儿子倒也争气一个考取了举人一个虽说没能中举,可也有秀才功名在身,但是,总的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到了这里也算正常,事情坏就坏在,一代不如一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