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高考那一年类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节(第1页)

&esp;&esp;但气氛确实有些尴尬,趁着老驴没有说什么,他们赶紧绕过对方冲下了楼梯,曾泰然一下子冲太快没站稳,差点跌个狗吃屎,好在纪时和周伟乐走在前面,曾泰然砸在他们背后没摔下来。

&esp;&esp;“急什么,跑慢点!”

&esp;&esp;老驴看到这群学生都有些发笑,他这外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知道的学生肯定不是一个两个,他有回逛超市还听到前面的学生在说老驴老驴什么的,那还不是他们班的学生。

&esp;&esp;毕竟在他的带动下,化学教研组的题就从来没简单过,老驴在理科班的名气就类似于“没得命”老师在文科班的名气,绝对是年级上的大红人。

&esp;&esp;生气他当然也不会生气,这年头没被学生取过外号的老师才是少数,他也不太计较那些小事,他的关注点永远在学生成绩能不能提上来这件事情上。

&esp;&esp;……

&esp;&esp;一逃脱老驴视线之外,曾泰然就被揍了,纪时在后面踢他屁股,周伟乐个子更高,拽着他一路到操场上,刚到草坪就把他扔了下来:“曾泰然,你不是依旧日常煎熬的等待

&esp;&esp;纪时下车之前没提前给纪爸打电话,下车走了一会,他估计这会田里挺忙,干脆就从十字路口往西走,十字路口往东就是他们初中,往南再拐一点就是小学,这条路他不知道走过多少遍了。

&esp;&esp;初中的时候周五放假他妈经常忘了去接他,纪时都是骑自行车回家,再小一点还骑不了车的时候,他自己能从天亮走到天黑,除了有点怕狗之外其他还好。

&esp;&esp;反正遇到熟悉的邻居会带他回家,而且这一路上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妈和他爸也不怕他丢了。

&esp;&esp;现在也是一样,除了有些晒之外其他还好,说起来,高中之后,他就没怎么走过这条路了。

&esp;&esp;从东往西,先是镇上的服装店,他们本镇人又勤快又省,服装店基本做一家倒一家,还在坚持的只有做了几十年生意的本地人,房子是自己的,不怕亏本,也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能扛得住大妈们一次比一次狠的还价。

&esp;&esp;然后是超市、医院、电影院和浴场,最后是镇政府,这个时候他们镇还没和隔壁镇合并,广播站和政府里还都有人,不像之后那么冷清,但是电影院确实破败得不行了,上面长满了杂草,以前负责放电影的夫妻俩家就住在影院里头,现在应该是搬了,电影院就更没人管了。

&esp;&esp;回家的路其实不长,也就三四里路,不过纪时小时候就觉得这条路特别特别漫长,他有阵子特别懒,连自行车都不想骑,就觉得这条路特别长。

&esp;&esp;他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家能住在学校旁边,最羡慕的职业是在学校附近开小卖部的,又能买文具又有零食吃。

&esp;&esp;再往西就是隔壁村了,他们一个村都挺大的,下面分了不少小组,纪时身上背的东西少,他走着走着就开始跑,跑跑停停再跑,其实这一片住了不少他的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也有老师家在这一边,以前他坐他妈的自行车总要和他妈指,这是谁家,那又是谁家,可毕业几年之后他妈提起他某个初中同学,他连人家名字和长相全想不起来了。

&esp;&esp;过了桥,再走上一段不短的路,纪时路过了邹勇和周婷璐家门口,周婷璐她爷爷在门口择菜,看到纪时冲他一笑:“时时,你爸没去带你啊!”

&esp;&esp;“我没让他们带。”

&esp;&esp;纪时跑得有些热了,干脆把书包提在手上,背上就稍微舒服了些,经过村口,再绕个弯,就到他们家附近了。

&esp;&esp;村口是现在的村委会,也是纪时小时候幼儿园的所在地,他们村委会现在还破破烂烂的,不过好歹还保留着原来的建制,再过几年,等他们村好不容易有钱重建了新的更气派的村委会,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和一个更大的村合并了,村名也改成人家的,关键那个村离他们还不近,距离挺远的,主要的干部也是别的村的。

&esp;&esp;纪爸就嘀咕过几次,每次纪时回来他就指着村委会的标志牌念叨,颇有点保守主义的意思。

&esp;&esp;主要是他们镇已经被合并过一次了,村子又被合并了,按他们那边人的想法,怎么也应该自己并了别人,偏偏回回都是被别人并。

&esp;&esp;老百姓也是很有自尊心的。

&esp;&esp;……

&esp;&esp;纪时到了家,他爸他妈果然还在田里忙,家门口晒了不少粮,靠窗户的台阶上挂着上午洗的衣服,但温度高,已经差不多全干了。

&esp;&esp;这个点回家基本是见不着人的,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纪时家大屋的门也锁上了,不过厨房没锁,他搬了张小凳出来,去看《扬子晚报》上的题和答案。

&esp;&esp;题还没看上几道,他手就黑乎乎的了。

&esp;&esp;他们这边的《扬子晚报》印刷起来都挺黑的,有种说法是《扬子晚报》在苏省各地的印刷由各地负责,他们这一片的印刷插,油墨味道重,有毒,又说苏南的油墨干净,摸起来手不黑。

&esp;&esp;具体到底怎么样纪时也没法验证,但他们对待苏南的态度就是——一旦自己家哪里不好或者要求得不到满足,那就是看看人家苏南怎样怎样,可一旦到了网上,那就是苏南有什么了不起,海市的小弟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