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化极口服液是治什么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部分(第1页)

不过引天劫焚身,行天地气脉之术,都是在参悟天道之后方能做到的。不能洞悉天地运转之本的人,自然无法引来天劫助力飞升了。

天道有常,脉途不同。每一个气脉师都有自己的修行之道,认知之力。所以一些前辈高人也只能是从旁指点,许多事情不能代劳。

况且,何为天道,玄之又玄,不名不道也!此物本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历来能悟到天道并且成功渡劫的罕有人在。

三宗气脉师们之所以这般辛苦修行,也主要是为了能够突破前人的成就,一朝升天,成不朽之身。

那些钻研黑暗脉术(当然不是指红灵暗宗了),行逆天之举的气脉师们,心中想着的也是那一天自己能够飞升渡劫。他们忤逆人道,毁坏天常,无非是想以此入道,寻捷径飞升而已。

气脉一宗存封灵大陆已历数千年,而能成功飞升渡劫的无非就是那几人。虽然渡劫成功的例子很少,可修行气脉,想渡劫飞升的却不乏后来人。正所谓前仆后继,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一代倒下了自有后一代跟上。

气脉修行为世人所接受,并不是说他们飞升渡劫的人很多。而是他们存在于世间的力量真的很惊人。气脉一宗统领封灵大陆修行一脉已有数千年之久。他们钻研出的脉术大都杀伤力极大,而且有些脉器也是威力惊人的。对于世俗之人来说,气脉师们能不能飞升成仙,他们不关注。他们关注的是,气脉师们奢侈、尊贵、傲然的生活。是以,天下的人都想成为气脉师,天下的人都往三宗气脉里面挤。可三宗气脉招收门人都是非常谨慎的。即便是五行宗与yīn阳宗每年的招新大会,能够通过的也是凤毛麟角。

当历史的年轮扎到封灵纪年即封元8760年时,也是气脉一宗诞生将近五千年的时候,他们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

三宗气脉,繁花似锦;脉行之术,百花争鸣!

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也就是在这之后,气脉一宗迎来了它的新敌人:修仙武脉。气脉一宗,随即陷入了一千年的蛰伏时期。

气宗一脉掌控封灵大陆已然有数千年了,随着武脉修仙的出现,千百年来气宗一脉积存下的矛盾也随之爆发。

由于大多数气脉师为人倨傲,恃才傲物,有些人甚至有不把三大国国主放在眼内的迹象。是以,天下之人对于气脉师的映像,有时确实是不敢恭维。最为关键的是,偌大的封灵大陆除了三宗气脉还有另外一宗气脉师存在。

这便是,暗灵气脉,这个一个邪恶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浑身恶臭的存在。他们修习的大都是黑暗脉术,随着脉术的加深,便一个个的都成了嗜血成狂的大魔头。每次封灵大陆发生惨祸,其后必有暗灵气脉的些许影子。天下之人对于暗灵气脉是深恶痛绝,再有三宗气脉一直对于暗灵气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最后,全天下的怒火都挤到三宗气脉的头上了。

君王之术,良才巨贤,既不为我所用,则必毁之。许多气脉师不把三大国国主放在眼内,这引发了三宗气脉潜在的政治危机。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给三宗气脉带来灭顶之灾。

三宗气脉师人数有限,虽然每年五行宗与yīn阳宗都有招收门人的大会,可能选中的毕竟是少数。至于一些气宗小派,则大都是欺世盗名,欺诈钱财之辈。是以天下之人对气脉一宗的看法也是良莠不齐。

修仙武脉则不同,他们大都以习武强身为基础,广告天下招揽四方之士。修仙武脉门派众多,方式各异,而且都是广收弟子,门徒遍布天下。武脉本是一些不被气脉一宗选中的人自行组织的。发展到后来,俨然便成了足以与三宗气脉分庭抗礼的存在。

其实,修仙武脉创立之初,暗灵气脉助力不少。他们暗暗教习修仙武脉之人基本的修行方法。至于渡劫飞升之事,自然是他们拿来赚取修仙武脉信任的本钱了。

那些暗灵气脉师门,本是想着借修仙武脉的势力来打压,甚至可以说是削减三宗气脉的实力。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修仙武脉的兴起居然会祸及整个气脉一宗。甚至发展到后来,气脉修行一宗几乎被修仙武脉蚕食殆尽。

气脉一宗不是普世门派,修仙武脉却是广收天下之人。本来,练武强身,保家卫国就是正常之事。是以,当气脉一宗沉醉于以往的辉煌时,修仙武脉于不觉之间占据了天下大片的江山。到最后,气宗一脉根本拿不出本钱与修仙武脉相争。

天授奇才,不一定都是外显的。有些人就是大器晚成,大才藏拙的那种。有一个人,就是典型的如是天才。他先天不足,筋骨不佳,修习脉术十年未有寸进。他叫龙坤,是一个被气脉一宗抛弃的弟子。他师承五行宗,可呆在五行宗二十余年,却没有学会五行宗中的哪怕是最为基础的入门脉术。

他不是招新大会海选上的,他是出生在五行宗的。他的父母都是五行宗的气脉师,他的家族可以说是五行宗中难得的几个气脉氏族。祖辈更是出了无数的优秀气脉师。不会脉术的他,在气脉龙家受了多少的白眼,此处就不多述了。

他的存在给五行气脉龙家带来了莫大的耻辱。是以,在他三十岁时,气脉龙家将他扫地出门。

大丈夫存于天地之间,定然要有一番自己的用武之地。龙坤在离开五行宗之后,加入了当时修仙武脉最为强大的门派:天真宗。

龙坤是修仙武脉出的第一位仙人,也是修仙武脉亘古第一的大宗师。

进入天真宗之后,龙坤发现,修仙武脉的一些修行方式与气脉修行很是相像。当时的他并没有一味的接纳这种修行方式,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适合气脉一宗的修行方式。龙坤凭着自己独特的创思与坚毅的忍耐之力独创了一套修行的方法:这便是今rì的修仙武脉之本。

气脉修仙,在于引天劫于自身,世人喂之“渡劫飞升”。龙坤修仙的方式却不同,他是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身体构建的。气脉一宗要想飞升,只能是借助天劫。龙坤却是另辟蹊径。他通过自身积聚的庞大能量,吸收了大量的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继而导引着身体内的这分他称之为“灵元”的力量,逐步改造自身的构建,最后白rì飞升,成就仙体。

续龙坤之后,修仙武脉不断有人白rì飞身成功,是以,气宗一脉真正被替代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气脉师伤人靠的是十指,咒语,意念……可统称为脉术。许多脉术确实很强大,可脉术乃是悟天地之本的行术。大德之人悟得大理,创造了一门脉术,可后人却很难学会。是以三宗气脉中许多厉害的脉术往往都是只有几人或是一人会。许多更为高深的脉术,一经钻研出来,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敢问津。

修习高深脉术是很危险的,一不留神是会有xìng命之忧的。三宗脉祖们在规定门人修习脉术时也会倍加注意。是以脉术一宗虽然执掌封灵大陆数千年,真正的可以称得上是脉术高人的却无有几人。成功渡劫飞升,成为天地气脉师的更是少之又少。

而武脉传人伤人靠的是体术与兵器。他们rìrìcāo练,按招寻式;伤人有形,压人以力。他们的兵器更是形sè各异,刀枪剑戟无所不有,棍棒叉绫无所不用。

对于气脉师来说,他们是不屑于用兵器的。他们参的是天道,悟的是大理,伤人只用脉术,从来不会借助兵器利刃。

随着修仙武脉的rì益壮大与气宗一脉的rì渐消沉,一场“天下虽大,谁主乾坤”的大战在所难免。

封元9150年,修仙武脉正式向气宗一脉提出挑战。由三大国国主共同钦定的“双脉大战”在圣城“永安”举行了。届时,天下之人如过江之鲫般涌向圣城。这场比试,修仙武脉的七宗十派公然打出了挑战三宗气脉的口号。

明白天下大势的人都知道,这场比试还是确定天下谁主的大战,虽然双方仅有五人参加比试。

气宗一脉沉沦已久,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掌管封灵大陆数千年的气脉一宗难道就没有可以拿的出手的五个气脉师吗?

修仙武脉,崛起迅速,门人弟子遍布天下,隐隐有主宰天下的气势,他们推选的五人能否技胜一筹,拔得头冠?

种种的猜疑,致使此次“双脉大战”盛况空前,整个圣城被挤得水泄不通。听闻那供奉在这圣城之中已有千余年的皇族后人也到场观战。

当此之时,气宗一脉已经是人才凋敝,根本不是修仙武脉的对手。不过脉行之术怎会没有后继之人啊,三宗气脉还是有许多的高阶气脉师的。

可这些人大都神游物外的,就算呆在三宗也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类型。外加对于这种世俗之中的比试,他们根本不屑一顾。到最后三宗气脉来参加大战的只是几个年轻之辈,可以想象,他们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