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第一章抄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你的嘴巴被虫子咬了(第1页)

永宁宫。

“再过几日便是元宵了,适才刘总管来问元宵宴可要备锅子,娘娘还在歇息,老奴便自作主张打发刘总管先回去,晚些。。。。。。”

“不必了。”太后半靠着金丝软枕,长发散在软枕上,卸了脸上沉重的妆容,倒是显露出一张较为年轻的脸。

说起来,太后也不过三十多的年纪,因保养得宜,肌肤白嫩也跟二十多的女子一样。只不过平日打扮老成,故而看着年纪重了些。

“我现在哪有心思去设宴,今年的元宵宴不办了。”她说。

“可往年元宵命妇们都要入宫为娘娘祈福,今年就这么取消会否不妥?”老嬷嬷说。

“有何不妥?外头如今怎么声讨哀家的你又不是不知,那些个命妇为我祈福?届时别看哀家笑话就好了。”

“您是太后,谁人敢笑话您。”

“哼。”太后冷笑,不语。

过了会,外头有人高喊:“皇上驾到!”

两人对视了眼,老嬷嬷立马道:“老奴出去相迎。”

“老奴恭迎皇上!”

老嬷嬷匍匐在地上,以脸磕地久久不起。

皇上停下脚步:“母后可醒了?”

老嬷嬷没说话,倒是肩膀先颤抖起来,紧接着抬起一张泪眼盈盈的脸:“皇上啊,您总算是肯来见太后娘娘了。娘娘早就醒了,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等皇上来。”

闻言,皇上大步入内,果真见太后被人扶着坐起。

他顿了顿,规矩地行了一礼:“母后。”

太后侧过身子,挺直脊背,不看他。

气氛些许僵硬。

这时,老嬷嬷慌忙爬进殿相劝:“娘娘这是何苦呢?您盼着皇上来,如今皇上来了又何必怄气。这可是您怀胎十月千辛万苦生下来的骨肉,血亲之情浓于水,再怎么,娘娘跟皇上是母子,母子哪有隔夜仇的?您快看看吧,皇上孝顺,来探望您了。”

须臾,她又爬到皇帝脚下:“老奴今日就算拼了命不要也得把心里话说出来。太后娘娘这些天实在不容易,虽心中有气可心里却是惦念着您的。旁的不说,前两日病得吐了血也瞒着没让人告诉皇上,就怕皇上担忧。可这事即便太后娘娘打死奴婢,奴婢也要告诉皇上。太后娘娘苦哇,许多事看着不得人心,却竟是为皇上好的,皇上英明神武,什么误会是不能解的呢!”

“你这个多嘴的老虔婆!快出去!”

说罢,太后别过脸去,揩了揩眼角。

皇上听了这番话,只低头沉默。过了会,开口问:“母后身子好些了?”

老嬷嬷一喜,当即悄悄地退出殿外。

永宁殿前的雪已经扫得干干净净,老嬷嬷站在台阶上望了会天,低声道:“这天总算是要晴了。”

端茶的小内侍不懂,也望了望天:“干娘,儿子瞧着跟前两日没什么两样啊。”

老嬷嬷啐他:“你能瞧出什么,待你也像干娘一样在宫里待上半辈子,这宫里的天便也能猜个七八了。”

时隔两个月,皇上再次踏入永宁宫,这个消息顿时从宫里飞出来。

信国公府,承恩侯匆匆进书房,急得嘴巴冒泡。

“听说皇上去探望太后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慌什么?”信国公正在看信笺,眉头也未蹙。

“怎能不急?”承恩侯坐下,连茶都没来得及饮一口:“听说京兆府找到了那对被压死的祖孙,仵作验过了,那对祖孙早在佛像倒塌前就已经死了。这摆明了佛像倒塌的事漏洞百出,舆论风向说变就变。”

说起这事,他心头纳闷:“这次崇安寺的事是让何人办的?怎么办得这般糊涂?”

信国公放下信笺,坐回去:“崇安寺的事很古怪,有人察觉了我们的谋划在其中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