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日常类似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第1页)

两人就在九爷府里的花园中吃酒,一侧有两个弹唱的正和着丝竹唱着昆曲《望江南》。

八爷说了句公道话:&ldo;这也是大哥心疼女儿,说是趁着过年的好日子下旨。&rdo;

九爷冷笑道:&ldo;就显着他家有女儿是吗?我就把话撂在这里,咱们兄弟家的女儿哪个都跑不掉!皇阿玛往外嫁的多了,就他心疼,咱们都不心疼?谁生的谁心疼!&rdo;说着恨恨的喝了一杯酒,对着唱曲的骂道:&ldo;唱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给爷滚!!&rdo;说着把手里的酒杯摔过去。

等唱曲的都下去,院子里就清静多了。

九爷打了个酒嗝,满面酒色,眼里却含着泪,粗声道:&ldo;他嫁个大的就能把小的留家里,我能吗?他能为大格格封景山,我能吗?回头我的闺女嫁出去,我这个当阿玛的能为她挣什么脸面?&rdo;

八爷见他越说越多,喝道:&ldo;老九,你喝多了。&rdo;

九爷说的手都在颤,咬住嘴不说拼命吃菜,一会儿就把两边腮帮子都吃得鼓起来了。

两人闷头坐着喝酒吃菜,不一会儿两人就都塞饱了,席上的菜难得吃空了八、九成。八爷也不多留,吃完就告辞。九爷无心留客,送到门口就完。

另一边,四爷对直郡王封景山的事并不怎么在意,有本事别让女儿嫁啊,嫁出去了再来给她拼命壮声势,不过是图个心里好受罢了。

戴铎身在江南,听说是租了个小院每日出门会友。他在四爷府里也是得了几年好处的,来往南北两地办货也落了不少银子。他每月都要送几封信过来,上一封说是打算在城外买几亩地做个地主,信里还赋诗一首言志:采ju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四爷心道,这是安心要当闲人了?他就在江南做个田舍翁也不错。

这个月的信倒是有趣多了,信里说戴铎花了不到六百两银子就占了二十亩地,虽然不算多,可江南乡下的地也是很贵的,近郊处的地几乎都被江南各大家把持着。二十亩看着是不知道从哪位大人手里漏出来的,没留在自家人手里,反倒被戴铎一个外人买到手里?

四爷拿着信细想,有一个可能:皇上年后要南巡,大概是要办江南某些人,所以这些人这正在清理家产?留给子孙后代?

他把戴铎前几封信都拿出来看。戴铎从三四封信前就开始念叨着要做点什么营生,一时说要开铺子,某某大街的某铺子,原来是某家某房开的金铺,如今兑出来了,他想着盘过来开个笔墨纸砚书的铺子,再请一两个秀才进来代写书信云云。

一时又说何处有一座房子,才盖了年,好泥好砖好工好料,里面家具齐全,连下人都是刚买的,主家才住不了到一年就要出手,就是贵了点要一千两百两银子,小三进的院子。戴铎写了要是他住进去要在这里栽几株竹子,那边栽一丛ju花。

最后嫌贵还是没买。信里说叫一个浑身铜臭的商人买去养二房了,实在有ru斯文。

四爷当时还以为他是要银子,还叫苏培盛给戴铎送二千两银子过去。

现在看倒像是一回事。

先是铺子,然后是新房子,最后连田都开始卖了?

四爷恍然大悟,戴铎用了四五个时间来提醒他这件事。江南必有大事发生。皇上这次南巡就是为了这个。

到底是什么事呢?

他想不通,最近没听说哪个地方大员犯事了,当然天下间所有的官满头都是小辫子,特别是江南那边的,不愁抓不着人,只奇怪是谁落了网?

看戴铎的样子也是没打听出来,只好这么头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都写出来给他送来。

真是个忠心之人。

从书房到东小院,四爷一直在想这个。

李薇正站着让针线嬷嬷给她重新量尺寸,这次坐完月子后,她惊恐的发现站着的时候看不到脚了!!

必须减!什么时候妆镜装不下脸就更恐怖了!

因为这个的缘故,新年的衣服尺寸必须全都重新量。针线嬷嬷给她量着,她时不时的问一句:&ldo;胖了吧?腰现在有多少了?&rdo;

嬷嬷只管笑:&ldo;没胖,主子就放心吧。保准给你做得看不出来!&rdo;

她更庆幸现在的旗袍全都是直筒,不是后世的那种特别显身材的。到时外面还要裹上斗篷,下面再踩上三寸的花盆底,身高一拉长人就显得不那么胖了。

嬷嬷打算给她做几件大袖筒的短袄,下摆敞得大些,坐下来就不显肚子了。

量好了尺寸还要挑料子,正好四爷进来,李薇见了礼,拉着他道:&ldo;爷替我参谋参谋?&rdo;

四爷正想得脑仁痛,就是想来这里换换脑子的,见此过来一一扫过铺来的料子,扫了一圈指着一匹艳紫色的道:&ldo;那匹不错,拿来我看。&rdo;

这紫色发蓝,嬷嬷拿过来后,他摸着瞧了瞧道:&ldo;拿银灰色的皮子镶个边,做个斗篷吧。&rdo;

嬷嬷问:&ldo;里面衬什么皮子?&rdo;

&ldo;羊皮,拿好羊皮衬在里头。&rdo;他道。

看了一会儿衣料,给几个孩子都选了几件,李薇逗着他也给自己挑了一匹砖红的料子裁了件坎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