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幸之所幸的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他问得那么有礼貌,她虽然想要拒绝终归有点不好意思。手机还放在她包里的最底层,她只好拿下背包把裤子鞋子拿出来才摸到那只手机。

她把手机递给了他。

他接过来笑着说:“看来你收获还蛮多的。”

她的脸一下子就变作了通红,她开始觉得借他手机是错的。

他拨出了一个号码,然后礼貌地还给了她,他说:“这个是我的电话,我已经帮你存好了。”

果然,她是错到家了。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来《栀韵》吗?”

“哦,我觉得我可能不适合。”

“怎么会呢。无论是作品还是人,都很适合啊。”

她突然发现这个温阳和自己记忆里的温阳似乎是两个人,温阳应该是很呆的,现在的这个人却有些油腔滑调了。她觉得或许是因为他当老板了,形形色色的人都需要接触,才变成这样的。

“可是我的心在跟我说我不适合啊。”

温阳眼睛一沉,说:“哦。”

不远处有一个风韵依旧四十多岁的女人在叫:“阳阳!阳阳!”隔着很多的人,那声音依旧尖细清晰,董纤不得不联想到她年轻的时候应该生了一副好嗓音。

温阳局促地“哎”了一声,大概没料到他妈妈当着这么多人叫他“阳阳”。他抱歉地向董纤笑笑,说:“你等等我,我妈大概找我有点事。”

董纤也笑了,她点了点头示意他过去。她想,那样的叠称也许是表达了父母对于孩子宠溺的爱吧。像她的父母,就从来没有这样叫过她。

她双手抓着背包的带子用右脚摩擦地面转了半个圈圈,然后看见马路对面将要停泊的公交,她想都没想,就直接向马路对面奔去,紧赶慢赶,终于进到了公交里面占了一个座位,等她意识到温阳也许还会来找她的时候,公交已经徐徐开动了。

他并不一定是真的还要找她的,她这样安慰自己,再说还留了电话,没有什么事的。她静静地坐在车里望着窗外,有一株枫树悄悄露出了红色的叶子,她想起秦苏苏跟她说的“红叶疯了”的笑话,笑容竟然不自觉蔓上嘴角。她对自己有点点的失望,出来一趟,她心情好了很多,也许因离开李蕴而低落的心情终将会成为过去。

温阳的电话过了一个星期才来,这比她预期的晚了很多。也许秦苏苏说的是对的,温阳看中的其实是她的文字。在电话里他没有责怪她那天走了的事,也没有追问她的地址,只是聊了一些家常,还有问她自己有没有写些什么东西。她说有啊,只是太乱了。温阳说你可以发给我看看,我不介意做你的校对。她说她没有办法发,因为她没有电脑,用不了邮箱。他沉默了好久。她觉得他一定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上哪还有二十多岁的人没有电脑的!可是穷人实在是太多了,她偏偏是一个典型。他又问,那你平常是用什么写啊?她说笔和纸啊!他说那你寄给我也可以。她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发邮件算了。

她只好去“借用”公司的电脑,到了下班的时刻,她说还有点事情没有处理完,于是她很顺利地在行政刘姐那里拿到了办公室的钥匙。刘姐嘱咐她做完事情之后一定要记得把门锁好。她很郑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每天晚上的打字生涯也开始了。除了誊写纸上的字之外,她还稍微修改了一些,那些小诗和短文她都发给了温阳,自己仍然要继续攻克的是一篇小说。

对于她来说,文字是温暖的。因为没有李蕴的时间里,都是它陪伴她走过,它像一个老朋友,抚平她的寂寞。

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心情是美妙的,她似乎是找到了自己的用处。温阳给她送来了样本,还有一些稿费。可她总是觉得不太相信,温阳给的稿费也被她细心收理好,她怕她自己不值得。

温阳后来一再跟她邀约,她也懒得每次再发邮件,便创了一个微博,有灵感的时候写了,他也能看得到。

写了五个月的小说终于被她投了稿,可是很久了,也没有任何回应,她觉得是石沉大海了。石头上也绑着她的心,一起沉下去了。温阳的稿费她也拒绝再收。

温阳找她喝咖啡,她去了,也是因为烦闷,似乎自己的梦想受了创,再无实现的可能。温阳看见她紧缩的眉头,安慰她,世上的伯乐总是比千里马少的。

她还是低着头,说:“这么说来,你是我唯一的伯乐?”

“也许你可以多写写,或者投给不同的人,总会有人喜欢的。”

虽然她不很相信,但她还是抬起头来对着他笑了一下。她望了望窗外,透明的窗玻璃上凝聚了很多水珠,让这个世界模糊了些。已经农历十二月了,南国还是不想下雪。她对下雪也没有什么期待,她并不觉得美,反而下雪不好出去,呆在家里,她总是觉得格外寂寞。

浑浑噩噩地到了假期,温阳提议要送她回家。她拒绝了,她说她没什么行李,不需要送的。温阳没有再坚持,可是眼睛总沉下去。她觉得他像一只刺猬小心地收敛好自己,他是一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小刺猬。

“我们是朋友,对吗?”她伸出手去触摸伞外绵绵的雨雪。

“嗯,是啊。”他看着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