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成了反派的后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属于自己的酒楼(第1页)

第160章属于自己的酒楼信上的意思,大概就是少东家再来的路上遇到点事,原本快要到了,又被传讯回了京城。至于酒楼的事情,东家让掌柜的把信件交给县令。掌柜的也不好抉择,墨思涵只能去找慕思云商量,实在不行,就自己重新选址。而和悦酒楼也没了前几日的红红火火了,吃饭的人数也在慢慢减少。至于她的好闺蜜李海棠当日在听到自己的母亲和刘秀才都被带进了官府,并且还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她的母亲竟然还跟刘秀才狼狈为奸过,一想到自己也跟刘秀才狼狈为奸,甚至还被墨思涵抓包过。吓得李海棠都没有敢去把李嫂子保释出来,而她李海棠也因为名誉受损,没敢在村子里待下去。李海棠是有想过去找墨思涵闹的,但是一见到慕思云,她就怂了。最后只能躲在了自家舅舅家,好几天都没敢出门。李寡妇李翠花一开始还很豪横,自己是和悦酒楼的前台,但后期因没有新的菜品出来,最后也被和悦酒楼赶了出来。那些原本在祥和酒楼跑去和悦酒楼当了几日人上人大厨的男人,也灰溜溜的想要回到祥和酒楼,被掌柜拒绝了。慕思云找了县太爷,县太爷也拿到了另一封信件,看了信件后,立马明白少东家的意思,立马打包票,说少东家已经同意了,至于契约的事情,晚点还签。墨思涵紧张的心,这才落实了下来。接下来,她就要给祥和酒楼装修了。但是墨思涵不知道的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打听清楚这少东家的真实身份,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但这些都是后话,墨思涵接手了酒楼后,就宣布酒楼在一个月后重新开业。引来了百姓们的不满,但大多也都是期待的,因为这位少东家先是预先宣传了一番,这也是拉满了百姓们的好奇程度,纷纷等着祥和酒楼开业。和悦酒楼因不善经营,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而祥和酒楼在装修,所以百姓们不得不在家吃了一个月的自家菜肴。原本这也没什么?有钱人家依旧是有自家大厨的,但乡下老百姓就不同了,自从吃过一次祥和酒楼做的菜后,就像是上了瘾一般,觉得自家的菜都已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维持了一个月的装修和布置,祥和的酒楼终于再次营业了,经过前期的试营业,墨思涵很是满意。她带着自己的相公,在酒楼的升降梯上尝试了几次,总算是满意了。慕思云不动声色地将墨思涵兴奋的眸子收入眼中,其实他的双脚早就已经能够自由行走了。但是他却偏偏喜欢看着自家小娘子为自己忙前忙后,还坚持要带着他做康复训练,一股幸福感在心底蔓延开来。开业当天,不仅县太爷亲自送来了新的牌匾,更是带着许多达官贵人来捧场子。酒楼刚开业,生意自然红火,再加上,开业前,她就让美团团也就是自己培养的那些孩子,在四处宣传和发小广告了。孩子们穿着美团团的衣服,脚踩着滑板,穿梭在大街小巷卖力的喊着祥和酒楼重新开业了,开业第一天,优惠大酬宾等等。这墨思涵的一顿操作,更是让大街小巷的人一个个都好奇,原本就吃了一个月的家常菜,早就对期待了一个月的祥和酒楼开业后会是什么样子而充满了好奇。据说,这位年轻的少东家,不仅设置了贵宾室,还有大堂,更有甚者,就是还给普通老百姓设置了饭堂。但是这个老百姓的饭堂更是有着最大的优惠,一桌菜,四菜一汤,只要二十文,但必须拼团满五个人就能吃,也就是平均一个人四文钱。但如果一桌团了五个人以上,那也只收二十文,当然如果财大气粗的一个人愿意花二十文也是可以的。这年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县太爷的改革创新,他们的辛苦钱也涨了一些,所以难得去吃顿饭,还是可以的。而且大家还听说,这位年轻的少东家厨艺不错,甚至连隔壁镇子的人都特意包车过来吃呢。于是经过墨思涵的宣传,也大大的加大了开业当天的客流量,几乎不管是平民还是老百姓,都站在门口等着排队进去。为啥排队,因为祥和酒楼有个规矩,不准打架斗殴,要井然有序,不准插队,由于一系列的规矩很多,再加上还有官差把守,所以乖乖的排队才是硬道理。谁不知这家酒楼的少东家不仅是案首的娘子,还是县令大人的妹子,百姓们自然是要给祥和酒楼面子的,关键是菜好吃。这无论是达官贵人也好,你是富豪也罢,一律都要排队进门。那些富家公子和千金,有的为了能够吃到一顿饭,就安排了好几个小厮一大早就来排队。因祥和酒楼是按人数进的,只要你排队了,不管你是小厮还是主人,排几个,就安排几个进去。老百姓觉得这也算公平。第一天开业,墨思涵怕店小二忙不过来,把牛大壮和柳氏都拉来了。让柳氏和收留的几个女徒弟,在门口迎接客人,并且安排客人落座后点餐。当然在这之前墨思涵给孩子们培训的时候,就把柳氏也拉上了,为的就是防止几个孩子镇不住场子。好在这些客人都很遵守规矩,大概是门外为了官差的缘故,牛大壮和慕思海还有自家娘家大哥墨子航和二哥墨子枫在大厅帮忙传菜,店小二和掌柜的则是负责贵宾区传菜。慕思云和算账先生慕林在柜台里算账,慕小轩也在一旁帮忙历练。陈氏和自家大嫂、二嫂则负责炒菜,墨思涵安排了木子和大哥、二哥家的两个外甥帮着打下手,主要也是锻炼孩子以后当大厨的可能性,毕竟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有一门手艺才是王道。而院子里,还有一群请来的妇人,这些妇人都是村子里名声比较好的。有的也是附近的买菜的民妇,因墨思涵将他们的菜都买了,她们感激之余,也帮着洗菜,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拿到卖菜的钱还可以拿到酒楼少东家给的工钱,所以几个人都干得得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