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运昌隆中文说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下意识地,他准备出手。

但这时,顾惜朝打出了“神哭小斧”。

重达一斤的银色小斧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直打向韩世忠,发出淡淡的一道光茫。

这样近的距离,这么重的小斧,无论多高的护膛罡气也无法抵挡。威力真正要十倍于江湖中专破内家罡气的双锋针、金刚镖。

听见这一斧飞出,戚少商胸口隐隐作痛,仿佛当年被神哭小斧震伤,破了护膛罡气的情景回到了眼前,转而又开始担心韩世忠的安危了。

韩世忠大叫一声:“来得好!”刚才急速前进的身法刹那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倒退着弹出,电光火石之间,他的刀已入鞘,伸手就抓住了向他袭来的“神哭小斧”。

那只手就是刚才握刀的手!

这一刻,顾惜朝如身置冰窟。

面前这少年接住了他全力发出的神哭小斧!这么近的距离!

而且,他居然还有时间先收刀入鞘,再用握刀的手接下!

韩世忠的武功--可怕!

韩世忠掂了掂手中的银色小斧,笑道:“顾兄人长的俊秀,武器也这么精致。”随后伸手把小斧抛还给顾惜朝。

顾惜朝悻悻道:“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神哭小斧’的人。”

“为什么?别人都怎么说?”韩世忠问道。

“别人都说我卑鄙无耻、暗箭伤人。”顾惜朝淡淡道,然后用眼睛瞟了瞟戚少商。

韩世忠怔了怔,随及笑道:“江湖中人还真是有趣,面对面的较量哪有什么明器暗器,挡不住对方的杀招就是自已学艺不精,就只有把性命交给对方,没什么可怨的。”

顾惜朝冲着他一笑,满是释怀和感激,韩世忠不由得怔了怔。

很多年以后,韩世忠再次回想起那一笑的风情仍是不由得一阵心神摇曳。

一时间三人无话。

戚少商心中暗想,他日若有机会定要与这个少年高手切磋一番。

象戚少商这样的顶尖高手,想找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眼前突然冒出了一个象韩世忠这样的武功高强的人,他难免会手痒。

顾惜朝心中暗想,这个少年居然是一个武功深不可测的高手,幸好他对自已颇为敬重,以后定要好好笼络,让他成为自已的左膀右臂。

韩世忠心道:顾大哥笑起来很好看,不过他的武功看来比韬略要逊色很多。

顾惜朝提着戚少商的逆水寒自顾自地向京城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朗朗道:“明日我们就上路往渤海湾去,戚少商,逆水寒等你来再还你。我在营中候着你,可记好了。”

韩世忠追上去问道:“金使不是下月初三之后才能上岸嘛,顾兄为什么这么急啊?”

顾惜朝笑而不答。

。。。。。。

第二天天刚亮,汇合了戚少商后,顾惜朝仿佛临时起意一般,没有向任何人通报便带队上路了。

一行五十三人,骑了马匹,带着马车托运的辎重在雾色茫茫中出了城门。

一路上,他们走的时快时慢,有时在一处要呆上好几天,顾惜朝着人绘制那里谈细的地形图,并亲自和戚少商登到险峻之处仔细勘察。有时又连夜赶路,风雨无阻。

他所选的路线又是曲曲折折,往往复复,也不去寻什么驿站休憩,一路上弄得大家都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和准备往哪里去。这过程中,不管是谁提出的任何有关行程安排的问题,顾惜朝都不与解答。

韩世忠利用路上驻扎的间隙时间继续训练五十名官兵。其中二十名的神臂弓已练得百发百中,另外三十人,三人一组,拉弩者不负重,递送和射手各背负一弩以备调换,也把那十副强弩使用的挥洒自如。韩世忠还要求官兵每天检查调试那五十副弩。

又连夜赶了一路,这日早上,顾惜朝勒住马头,道:“我们到了。”

韩世忠道:“这是哪儿?”

戚少商看了看四周,他们尚未走出密林,道:“纵然不是莱州,也距它不远了吧。”

顾惜朝讶然地望了他一眼,道:“果然不愧是九现神龙,行军这许多日,你居然还能准确地判断方位,只此一项便是万中无一了。不错,此地便是莱州。”

他们终于抵达了渤海湾约定的上岸地莱州港。

在距港口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已然闲置的军事驻地,靠近海边,人迹罕迹。顾惜朝便选在此处让大家安营扎寨。

一切安排妥当后,顾惜朝立刻飞鸽传书给蔡京,告之详情,陈述为了此次行动的安全性才没有请示就擅自出发了。随后,他召集全部官兵,下了军令,为了防止敌人可能个个击破,不许他们私入莱州港,违令者斩。然后,他让韩世忠压阵,自已叫上戚少商准备去莱州港和地方官员联络疏通一下情况。

和地方官员交待了必要的事项后,顾惜朝硬拉着戚少商要去看海,同是没有见过海的另一个男人虽然无奈,却也欣然前往。